張伯端道教思想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對生命的終極關懷幾乎貫穿于一切哲學和宗教派別。與其他宗教派別相比,道教對生命的終極關懷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即以術顯“道”,亦即通過對各種證道之術的運化來彰顯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道”。而在道教所使用的各種道術中,煉丹術(內外丹)對于證道、體道則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從道教的發(fā)展史來看,唐末至宋、元兩朝堪稱內丹道獲得突破性進展的時期。其間,北宋內丹家張伯端以其《悟真篇》彪炳于世,奠立了嗣后內丹道發(fā)展的理論基礎。
  張伯端(98

2、3~1082),字平叔,后改用成,號紫陽,浙江臨海人。關于張伯端的度師究為何人的問題,歷來存在較大分歧。南宋后期的著名內丹家白玉蟾認為張伯端所遇到的度師是劉海蟾,并由此構筑出一個世傳法系:而南宋時期的另一內丹名家、張伯端的徒孫翁葆光則指傳授金丹之道給張伯端的是青城丈人;還有人依據(jù)張伯端“夢謁西華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之語,認為張伯端的度師是西華真人;某些當代學者則干脆將該問題視為一個假問題,認為張伯端極可能沒有具體的度師。綜合起來

3、考慮,青城丈人是張伯端的度師的可能性比較大,此青城丈人與劉海蟾頗有淵源,甚或就是劉海蟾。
  張伯端的道教思想集中體現(xiàn)在其《悟真篇》中。該書以詩詞歌頌等形式,總結了宋代以前內丹的正統(tǒng)法訣,繼往開來,成為道教史中承前啟后的一部名著。除了《悟真篇》,張伯端還有《金丹四百字》,《禪宗詩偈》(即《悟真篇后遺》),《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八脈經》,《紫陽真人語錄》等著作傳世。
  張伯端的道教思想,深受《道德真經》和《陰符

4、經》的影響,更與《周易參同契》以及鐘呂內丹道有著極深的淵源。從道教修煉術的歷史來看,外丹燒煉與內丹修煉經歷了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被外丹道和內丹道共同奉為經典的《周易參同契》,到隋唐時逐漸彰顯于世。鐘呂站在內丹學的立場,對《周易參同契》丹道理論進行發(fā)揮,在相當程度上擺脫了《周易參同契》自隋唐以來內外丹兼宗的舊模式,開創(chuàng)了獨具特色的內丹道。張伯端則在繼承鐘呂內丹道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解讀《周易參同契》的方法,抽繹出《周易參同契》的丹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