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1)了解胃印戒細胞癌黏液分泌性狀、數量和分布,探討?zhàn)ひ寒愘|性表達的機制及其生物學意義。
2)探討胃、腸表型分型及其與K-ras基因突變和預后的相關性,評價K-ras基因突變作為胃印戒細胞癌分子靶向治療靶點的可行性,為胃印戒細胞癌患者的治療、預后評價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
方法:
1)電話隨訪2000年~2008年在我院行胃癌根治術的胃印戒細胞癌患者163例,調查患者的生存狀況,了解死亡患者的
2、死亡時間和死亡原因。
2)對163例癌組織和30例正常胃黏膜組織行黏液組化染色,檢測兩組中黏液表型表達狀況;同時結合免疫組化Envision法檢測胃黏膜上皮免疫表型標記MUC1、MUC5AC、MUC6和腸黏膜上皮免疫表型標記MUC2、CDX2的表達水平,并根據腫瘤細胞胃、腸黏膜上皮免疫表型標記物表達水平的差異,將胃印戒細胞癌分為三種類型:胃型印戒細胞癌(只表達胃免疫表型標記),腸型印戒細胞癌(只表達腸免疫表型標記),混合型印戒
3、細胞癌(同時表達胃免疫表型和腸免疫表型標記)。
3)抽提腫瘤組織基因組DNA,PCR-DNA直接測序方法檢測163例癌組織中K-ras基因第12、13和61密碼子突變狀況。
結果:
1)163例患者有143例獲得隨訪資料,隨訪率87.7%。62例患者生存,81例患者死亡。
2)癌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查見Ⅰ型印戒細胞癌137例,Ⅲ型印戒細胞癌26例,無其他三種類型發(fā)現。
3)163例癌組織和30
4、例正常胃黏膜組織內中性黏液、唾液酸黏液和硫酸黏液檢出率分別為69.9%(114/163)、42.3%(69/163)、19%(31/163)和100%(30/30)、0%(0/30)、0%(0/30);兩組中MUC1、MUC5AC、MUC6、MUC2、CDX2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20.9%(34/163)、73.6%(120/163)、28.8%(47/163)、46.6%(76/163)、39.3%(64/163)和50%(15/30)
5、、80%(24/30)、60%(18/30)、0%(0/30)、0%(0/30)。
4)中性黏液、唾液酸黏液和硫酸黏液檢出率兩組間均有顯著性差異(均P<0.05);MUC1、MUC6、MUC2和CDX2的陽性表達率兩組間均有顯著性差異(均P<0.05);MUC5AC的陽性表達率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
5)中性黏液更多見于腫塊≤5.0cm病例,唾液酸黏液更多見于腫塊>5.0cm患者;黏膜內癌中性黏液檢出率
6、顯著高于黏膜下層浸潤癌(P<0.05),相反,黏膜內癌唾液酸黏液和硫酸黏液檢出率顯著低于黏膜下層浸潤癌(均P<0.05);淋巴結轉移組中性黏液檢出率顯著低于無淋巴結轉移組(P<0.05),而唾液酸黏液檢出率顯著高于無淋巴結轉移組(P<0.05);(Ⅰ+Ⅱ)期癌組織內中性黏液檢出率明顯高于(Ⅲ+Ⅳ)期(P<0.05),而唾液酸黏液檢出率則顯著低于(Ⅲ+Ⅳ)期(P<0.05)。
6)胃、腸表型標記表達水平與印戒細胞癌形態(tài)學分型無相
7、關性(P>0.05)。
7)MUC2陽性表達與腫瘤浸潤深度和淋巴結轉移呈正相關性(P=0.001和P=0.002);CDX2陽性表達與腫瘤大小、浸潤深度以及腫瘤TNM分期呈正相關(P=0.004和P=0.001);MUC5AC陽性表達與腫瘤浸潤深度呈負相關(P=0.001)。
8)根據胃、腸上皮免疫表型表達差異,查見胃型印戒細胞癌、混合型印戒細胞癌、腸型印戒細胞癌分別為63例(38.6%)、71例(43.5%)、29
8、例(17.9%)。
9)腸型印戒細胞癌更多見于腫塊>5.0cm、有黏膜下層浸潤、淋巴結轉移和(Ⅲ+Ⅳ)期的病例中(均P<0.01)。
10)163例癌組織中,K-ras基因突變率為12.27%(20/163),所有突變位點均位于12密碼子,突變類型包括:GGT→GTT(8例),GGT→GAT(10例),GGT→AGT(1例),GGT→TGT(1例)。13和61密碼子未檢出突變。
11)K-ras基因突變更多
9、見于MUC5AC陰性、MUC6陰性以及腸型印戒細胞癌中。
12)生存分析顯示,MUC2陽性患者中位生存期明顯低于MUC2陰性患者(P<0.05);非胃型(腸型和混合型)印戒細胞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明顯低于胃型印戒細胞癌(P<0.05)。
13)單因素分析顯示腫瘤浸潤深度和MUC2陽性表達與預后相關(均P<0.05),腫瘤大小、患者年齡、淋巴結轉移等因素與預后無相關性。多因素分析顯示腫瘤浸潤深度和MUC2陽性表達可以作為獨
10、立的預后因素(P<0.05)。
結論:
1)胃、腸表型標記及其分型與胃印戒細胞癌的生物學行為和預后密切相關,腸型胃印戒細胞癌臨床生物學行為和預后均較胃型印戒細胞癌差,該分型彌補了傳統形態(tài)學分型的不足。建立統一的、科學合理的免疫表型分型標準,對印戒細胞癌有重要價值。
2)本研究首次發(fā)現在胃印戒細胞癌中,K-ras基因突變率為12.27%,12密碼子是突變熱點。
3)K-ras基因突變更多見于腸型病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胃印戒細胞癌的預后因素分析.pdf
- 胃印戒細胞癌的臨床特點及預后分析.pdf
- 大腸癌中Annexin A1表達與K-ras基因突變的相關性分析.pdf
- 胃印戒細胞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因素分析.pdf
- 肺癌患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K-ras基因突變和GSTM1基因多態(tài)性的相關性研究.pdf
- K-ras基因型與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預后的相關性研究.pdf
- 大腸癌中EGFR、Ras蛋白表達及K-ras基因突變的研究.pdf
- 肺腺癌中K-ras基因突變及血管內皮因子的表達的臨床意義及其相關性分析.pdf
- 散發(fā)性大腸癌K-ras基因突變與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關系的初步研究.pdf
- 大腸癌及其癌前病變中HPV感染與K-ras基因突變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pdf
- 先天性膽管擴張癥K-ras基因突變分析.pdf
- 初治NSCLC患者EGFR及K-ras基因突變狀態(tài)分析.pdf
- K-ras基因突變及表達對胰腺癌診斷的研究.pdf
- 結直腸癌患者血漿K-ras基因突變檢測的研究.pdf
- 成骨不全癥致病基因突變及其與表型相關性分析.pdf
- Survivin,PTEN在胃印戒細胞癌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K-ras基因狀態(tài)與結直腸癌臨床病理的相關性研究.pdf
- 結直腸癌K-ras基因與臨床病理的相關性分析.pdf
- K-ras基因在胰腺疾病中表達和突變的研究.pdf
-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病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與K-RAS基因突變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