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的活化在哮喘氣道炎癥中作用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全球范圍內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來在世界各國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類疾病。據統(tǒng)計,全球約有3億哮喘患者,全球患病率1%~18%,我國約有1000~3000萬哮喘患者,并有不斷增加的趨勢。哮喘是一種由基因與環(huán)境因素共同導致的復雜疾病。盡管哮喘基礎研究已取得較大的進步,但目前發(fā)病機制和發(fā)展環(huán)節(jié)尚未完全明確,臨床上對于哮喘的急性加重以及重癥哮喘的治療亦不是很滿意。因此,探討哮喘氣道

2、炎癥發(fā)病機制、尋找新的治療或預防靶點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研究重點和熱點。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以氣道慢性炎癥、粘液分泌增加、氣道重塑及氣道反應性增高為主要特征的免疫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其中,氣道炎癥為最主要的病理變化,并決定氣道阻塞和氣道高反應性的程度。隨著研究的不斷拓展和深入,關于哮喘發(fā)病機制的假說不斷增多,得到最廣泛關注的是哮喘發(fā)病的“衛(wèi)生學假說”,其核心為Th1/Th2失衡。該學說認為哮喘的發(fā)生是由于體內Th1/Th2平衡失調所致

3、,即正常人以Th1/Th2保持平衡,但哮喘患者體內則Th0向Th2分化過度,使Th2占優(yōu)勢。Th1/Th2失衡是哮喘發(fā)病的重要基礎,Th2優(yōu)勢是過敏性哮喘形成及進展的關鍵性機制。除了炎癥細胞和炎癥介質,氣道結構細胞特別是氣道上皮細胞也參與氣道炎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氣道上皮細胞(HBE)首先作為氣道的第一道防線抵抗外來侵害,同時在氣道固有免疫中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一)研究證明HBE是哮喘聯系固有免疫與獲得性免疫的橋梁。隨著對炎癥性疾病的深入研究

4、以及對炎癥通路的逐步了解,炎癥復合體(inflammasome)成為多種炎癥性疾病的研究重點,其中研究最多的就是NLRP3炎癥復合體。NLRP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eucine-rich repeats containing pyrindomain3)炎癥復合體是由NLRP3蛋白、凋亡相關點樣蛋白(ASC)和Caspase-1組成的多蛋白復合體。NLRP3蛋白能通過AS

5、C接合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前體pro-Caspase-1(45KDa)組裝成NLRP3炎癥復合體,組裝后的pro-Caspase-1能自動激活形成有活性的Caspase-1,活化的Caspase-1(10KDa和20KDa)促進IL-1家族細胞因子(IL-1β,IL-18,IL-33等)成熟與分泌,從而參與炎癥反應。
   為了揭示NLRP3炎癥復合體組裝后激活的Caspase-1在哮喘氣道炎癥的作用機制,本研究選擇了C57B

6、L/6小鼠和人氣道上皮細胞(16HBE)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在哮喘小鼠模型以及人氣道上皮細胞炎癥微環(huán)境中Caspase-1的表達,以及下游細胞因子IL-1家族細胞因子的生成,并通過Ac-YVAD-cmk阻斷Caspase-1活化觀察其是否可以引起IL-1家族細胞因子表達的改變,從而為完善哮喘氣道炎癥機制研究及治療方法上提供參考。
   第一部分小鼠哮喘模型建立
   目的:建立OVA致敏和激發(fā)雌性C57BL/6小鼠哮喘模型

7、。
   方法:SPF級雌性C57BL/6小鼠(南方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18只,6-8周,體重18~20g,隨機分為3組,對照組(A組)、哮喘組(B組)和Caspase-1特異性抑制劑(Ac-YVAD-cmk)組(C組),B、C組小鼠于實驗流程第0天、7天、14天給予腹腔注射雞卵蛋白(OVA)液200μl致敏,A組僅用生理鹽水替代致敏。B、C組小鼠于第21-27天霧化激發(fā),給予2% OVA40ml,經超聲霧化器霧化吸入30mi

8、n,1次/天; C組每次激發(fā)前30min給予Ac-YVAD-cmk溶液5μg/g腹腔注射;對照組用生理鹽水代替OVA霧化激發(fā)。術次激發(fā)24h后,各組小鼠霧化吸入乙酰甲膽堿,用BUXCO無創(chuàng)肺功能檢測儀記錄氣道反應性監(jiān)測指標增強呼氣間歇(Penh)值。第29天采用水合氯醛麻醉小鼠,摘眼球放血處死,75%酒精消毒,行支氣管肺泡灌沈術,回收BALF,離心取細胞沉渣,重懸充板行細胞計數;涂片,瑞氏染色,細胞分類計數;取右上肺組織4%多聚甲醛固定

9、,酒精脫水,石蠟包埋,常規(guī)HE染色,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組織形態(tài),氣管和血管周圍炎癥細胞浸潤情況。
   結果:
   1.致敏、激發(fā)哮喘過程小鼠行為學觀察:B組、C組誘發(fā)哮喘后后出現不同程度呼吸急促、立毛、前肢搔鼻和煩躁不安,然后出現口唇紫紺、呼吸急促、二便失禁、活動度減低等癥狀,而A組未見上述癥狀。
   2.無創(chuàng)肺功能檢測氣道反應性結果:當乙酰甲膽堿濃度為3.125g/L、12.5g/L、25g/L和50g/L

10、時,各組Penh值比較,B組明顯高于A組和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BALF中細胞總數和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百分比:①BALF細胞計數:B組BALF細胞總數(28.43±3.45)×104/ml,高于A組(9.01±2.33)×104/ml和C組(22.89±4.61)×104/ml(F=46.682,P=0.000)。②BALF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數:B組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為(22.35±4.91)%,明顯高于A組(1

11、.07±0.20)%和C組(13.58±2.13)%(F=71.916,P=0.000)。③BALF淋巴細胞百分數:B組淋巴細胞百分比為(32.32±6.12)%,明顯高于A組(10.76±2.02)%和C組(18.50±3.18)%(F=34.688,P=0.000)。
   4.肺組織病理學觀察:A組小鼠肺組織細支氣管和肺泡結構清晰,未見明顯炎癥浸潤;B組小鼠細支氣管壁和周圍有大量炎癥細胞浸潤,主要為淋巴細胞,支氣管腔內可見

12、粘液分泌,C組小鼠細支氣管壁和周圍可見炎癥細胞浸潤,杯狀細胞增生,但與哮喘組相比,支氣管和血管周圍炎癥明顯減輕。
   結論:雌性C57BL/6小鼠OVA聯合鋁劑腹腔注射致敏后,再用OVA霧化激發(fā)的方法成功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出現哮喘癥狀和氣道反應性增加,符合哮喘氣道炎癥的病理生理改變。
   第二部分哮喘小鼠肺部Caspase-1表達和IL-1β、IL-33生成
   目的:觀察哮喘小鼠肺部Caspase-1表達

13、和下游細胞因子IL-1β、IL-33的成熟與分泌,探討可能的機制。
   方法:取3組動物肺組織標本各3份,1份采用Trizol試劑提取總RNA,逆轉錄為互補脫氧核糖核酸(cDNA),以此為模板行PCR擴增。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PCR)檢測Caspase-1 mRNA表達水平;1份加預冷的含蛋白酶抑制劑(PMSF)的RIPA裂解液,冰磨3~5min,離心取上清,BCA法測定蛋白含

14、量,繪制標準曲線,計算蛋白濃度,SDS-PAGE電泳和免疫印記反應,半干法轉膜,顯色,曝光,1mage J軟件分析;1份用預冷的PBS沖洗后濾紙吸干,稱重,剪刀剪碎后,加入PBS液,冰磨2min,離心取上清,BCA法測定蛋白含量,參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IL-1β、IL-33的檢測。
   結果:
   1.小鼠肺組織中Caspase-1 mRNA的表達:每個樣本的Caspase-1的相對mRNA表達水平直接用樣品各自管家基

15、因GAPDH的表達來標準化初始mRNA量。以2-ΔΔCt值比較,A組(2.12±1.33)和C組(5.99±4.20)均低于B組(15.97±8.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0.653,P=0.004)。
   2.小鼠肺組織Caspase-1蛋白的表達:通過Image J軟件分析B組Caspase-1/β-actin(0.56±0.03)較A組(0.47±0.03)和C組(0.28±0.03)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6、F=73.916,P=0.000)3.IL-1β和IL-33的分泌: B組肺組織勻漿上清IL-1β(76.49±9.43)pg/mg及IL-33(73.08±6.67)pg/mg含量均高于A組[(37.51±9.13)pg/mg,P<0.05;(32.79±5.92)pg/mg, P<0.05)和C組[(64.74±8.65)pg/mg, P<0.05;(46.94±2.38)pg/mg, P<0.05)。
   結論:Casp

17、ase-1活化及其下游IL-1家族細胞因子(IL-1β,IL-33)增加并參與哮喘氣道炎癥。
   第三部分脂多糖誘導人氣道上皮細胞Caspase-1表達
   研究目的:觀察LPS誘導人氣道上皮細胞過程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表達情況。
   方法:16HBE細胞復蘇后以RPMI-1640(含10%胎牛血清)為基本培養(yǎng)液,0.25%含EDTA的胰蛋白酶消化傳代,每周傳代2-3次。2×1

18、05/ml接種于6孔細胞培養(yǎng)板培養(yǎng)24h后貼壁,用PBS液和無血清RPMI-1640培養(yǎng)基清洗,37℃,5%CO2培養(yǎng)箱中無血清RPMI-1640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用LPS(10μg/ml)預先將16HBE細胞致敏,制備氣道上皮細胞哮喘模型,37℃、5%CO2培養(yǎng)箱內培養(yǎng)24h,PBS液為空白對照,LPS組加LPS(10μg/ml)培養(yǎng)24 h;LPS+組Caspase-1特異性抑制劑(Ac-YVAD-cmk)(以下簡稱LPS+cmk組)先用

19、Ac-YVAD-cmk(10μmol/L)預處理,1h后再加入LPS(10μg/ml)培養(yǎng)至24h。四氮唑鹽(MTT)法測定各組細胞增殖能力,RT-PCR檢查各組細胞Caspase-1 mRNA的表達,western blot檢測各組細胞Caspase-1蛋白表達,ELISA檢測各組細胞上清液中IL-1β的生成。
   結果:
   1.MTT檢測及OD值測定:三組人氣道上皮細胞MTT檢測及OD值測定。陰性對照組OD值為

20、0.57±0.10,LPS組OD值為0.54±0.06,LPS+cmk組OD值為0.51±0.08,各組OD值比較P>0.05(P=0.611,F=0.520),各組細胞增殖無顯著差異。
   2.各組細胞Caspase-1 mRNA的表達:以2的-ΔΔCt次方比較,對照組(1.33±0.33)和LPS+cmk組(1.50±0.24)均低于LPS組(3.11±0.57),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7.564,P=0.003)

21、。
   3.各組細胞Caspase-1蛋白的表達:以灰度掃描結果(Z值)比較,LPS組為0.85±0.11,LPS+cmk組為0.48±0.06,對照組為0.24±0.03。LPS+cmk組與對照組Z值均小于LPS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55.158,P=0.000)。
   4.各組細胞上清液IL-1β含量變化:與LPS組[(52.34±2.47)pg/ml]相比,陰性對照組[(15.73±6.83)pg/ml]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