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抗病毒治療的HIV感染人群臨床癥狀和死亡及其影響因素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艾滋病在我國的流行經歷了傳入期(1985~1988)、播散期(1989~1994年)和增長期(1995年至今)。從1999.年起,報告感染人數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艾滋病疫情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的影響已經逐漸顯現。隨著2003年底國家“四免一關懷”政策的出臺,為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費治療被正式列為各級政府的責任和常規(guī)工作,并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但對抗病毒藥物耐藥的出現,使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以及持久力受到威脅。發(fā)達國家因治療時間較長,開展了

2、多項有關HW感染者對抗病毒藥物耐藥毒株的流行情況及其對AIDS發(fā)病以及死亡影響的研究。我國由于大規(guī)??共《局委熼_始較晚,以及經濟和技術等方面的原因,開展有關HW感染者抗病毒治療后耐藥的調查和研究較少。本次研究試通過調查了解我國開展抗病毒治療后耐藥毒株的流行及其對接受抗病毒治療的HIV感染者臨床癥狀及生存的影響情況,為指導我國抗病毒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目的: 1.了解接受抗病毒治療的HIV感染人群臨床癥狀及影響因素

3、 2.了解接受抗病毒治療的HIV感染人群死亡情況及影響因素 研究方法: 1.橫斷面研究:于2006年8月-2007年3月在全國除貴州、寧夏和西藏以外的28個省(市、自治區(qū))開展橫斷面調查,對符合標準的接受抗病毒治療的調查對象現場采集流行病學資料和血清學樣本,實驗室檢測免疫學指標(CD4)、病毒學指標(病毒載量)和(基因型測定)耐藥性指標。采用統(tǒng)一問卷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為患者的一般情況、近一個月臨床表現、治療情況、服藥

4、意愿和服用情況。采用χ2檢驗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以近一個月是/否出現因AIDS導致生活不能自理、持續(xù)反復發(fā)熱2周及以上、持續(xù)反復1周及以上的腹瀉(每天≥3次)1-3種臨床癥狀為應變量,出現以上1-3種臨床癥狀則應變量Y=1,以上3種臨床癥狀均未出現則應變量Y=0。分析近一個月臨床癥狀的發(fā)生情況以及影響因素。 2.前瞻性隊列研究:在我國HW抗病毒治療庫中,病人在開始抗病毒治療后隨訪時間為0.5個月、1個月、2個月、3

5、個月,3個月以后則每3個月隨訪一次,并填寫隨訪表,死亡病人填寫治療終止表。本研究將2006年8月-2007年3月調查的2227名對象的HIV耐藥橫斷面調查數據庫同我國抗病毒治療庫利用抗病毒治療號連結,獲得死亡數據(截止到2008年3月31日),有16人因抗病毒治療號碼缺失而未納入分析,故共調查2211人。采用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進行影響死亡的單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根據多因素分析結果繪制初始使用一線治療方案人群死亡的Kaplan-Mei

6、er生存曲線。 結果: 1.調查的2227人中,初始接受早期一線方案治療占47.7%(1062/2227),初始接受后期一線方案占52.3%(1165/2227);早期一線方案治療人群,近一個月內出現因AIDS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的占1.4%(15/1062),出現持續(xù)反復發(fā)熱2周及以上的占7.7%(82/1062),出現持續(xù)反復1周及以上的腹瀉(每天≥3次)的占7.8%(83/1062),出現以上1-3種臨床癥狀的占13.

7、2%(140/1062);后期一線方案治療人群,近一個月內出現因AIDS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的占3.5%(41/1165),出現持續(xù)反復發(fā)熱2周及以上的占5.0%(58/1165),出現持續(xù)反復1周及以上的腹瀉(每天≥3次)以上的占4.6%(54/1165),出現以上1-3種臨床癥狀的占10.6%(124/1165)。 2.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初始使用早期一線方案治療人群,①近3天內漏服(OR=2.85,95CI

8、%:1.11~7.33,P=0.0296),②直接發(fā)放藥物的機構,在縣級疾控中心或者醫(yī)院領取藥物(OR=0.41,95%CI:0.23~0.73,P=0.0025),③CD4細胞計數小于200個毫升(OR=1.70,95%CI:1.15~2.52,P=-0.0078),④耐藥情況(以病毒載量小于1000拷貝/微升(均不耐藥)作對照,病毒載量大于或等于1000拷貝/微升且耐藥的OR=1.55,95%CI:1.01~2.37,P=-0.04

9、64)與應變量“是否出現因AIDS導致生活不能自理、持續(xù)反復發(fā)熱2周及以上、持續(xù)反復1周及以上的腹瀉(每天≥3次)中1-3種臨床癥狀”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初始使用后期一線方案治療人群,①停止治療(OR=5.70,95%CI:1.53~21.24,P=0.0095),②近3天內漏服(OR=3.10,95%C,.1.38~6.96,P=0.0060),③CD4細胞計數小于200個/毫升(OR=1.66,95%CI:1.13~2.43,P=0.00

10、96)與應變量“是否出現因MDS導致生活不能自理、持續(xù)反復發(fā)熱2周及以上、持續(xù)反復1周及以上的腹瀉(每天≥3次)中1-3種臨床癥狀”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截止到2008年3月31日,研究的2211人中,共死亡70人,觀察總人年為2913.94,死亡率為2.40/100人年(95%CI:1.84~2.97)。死亡人群中男性占61.4%(43/70),女性占38.6%(27/70);平均年齡40.9歲(X±S=40.9±8.8歲);主

11、要死亡原因為艾滋病占88.6%(62/70),意外死亡和自殺各1人,分別占1.4%,其他原因6人占8.6%。 4.在單因素Cox回歸分析中,文化程度、直接發(fā)放藥物機構、近一個月按時服藥比例、領藥間隔、CD4細胞計數、耐藥情況和是否停止治療與死亡的關系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單因素分析中P<0.10的變量以逐步回歸法納入多因素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分析,sls=0.05,sle=0.05,最終進入模型的變量為:①停止治療(HR=2.21,

12、95%CI:1.06~4.60,P=0.0350);②CD4細胞計數(以≥350個/微升為對照,200~350個/微升的HR=2.63,95%CI:1.01~6.85、P=-0.0477,100~200個/微升的HR=4.52,95%CI:1.76~11.56,P=0.0017,小于100個/微升的HR=17.73,95%CI:7.32~2.93,P<0.0001);③耐藥情況(以病毒載量小于1000拷貝/微升(均不耐藥)為對照,病毒載

13、量大于且等于1000拷貝/微升且耐藥的HR=2.12,95%CI:1.21~3.71,P=-0.0087)。 結論: 1.初始使用早期-線方案治療人群,近3天內漏服,CD4細胞計數小于200個/毫升,病毒載量大于或等于1000拷貝/微升且耐藥是近一個月內出現因AIDS導致生活不能自理、持續(xù)反復發(fā)熱2周及以上、持續(xù)反復1周及以上的腹瀉(每天≥3次)中1-3種臨床癥狀的危險因素,從縣級疾控中心或醫(yī)院領取藥物為保護因素;初始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