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線粒體是一種普遍存在于大多數(shù)真核細胞的動態(tài)細胞器,其形態(tài)、大小、數(shù)量和分布隨著代謝條件的不同發(fā)生變化,具有多形性、運動性、易變性、和適應性等特點,其主要作用是通過氧化磷酸化產生直接能源物質三磷酸腺苷(ATP),享有“能量工廠”的美稱。大多數(shù)惡性腫瘤細胞在線粒體氧化磷酸化途徑供給ATP不足的情況下,往往更多依賴糖酵解提供能量來滿足其快速生長的需要。但是與線粒體有氧代謝相比,糖酵解代謝是非常低效率的產能過程。氧化磷酸化
2、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內膜的電子傳遞鏈上,電子傳遞鏈由一系列能可逆的接收和釋放電子或氫質子的脂蛋白復合物組成,主要由四個大型跨膜蛋白復合體組成,分別是線粒體呼吸鏈復合物 I、II、III和IV。線粒體也可以通過電子傳遞鏈產生副產物活性氧(ROS),腫瘤細胞內的ROS水平往往比正常細胞高。另外,線粒體還涉及腫瘤細胞的凋亡與自噬過程。
自噬是一種程序性死亡機制,根據細胞物質運到溶酶體內的途徑不同,可分為大自噬、小自噬和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
3、三種。一般情況下自噬所說的是大自噬,指細胞內長壽蛋白質和損傷的細胞器被雙層膜包裹,并運送到溶酶體降解和再利用的過程。自噬廣泛存在于機體病理生理過程中,如癌癥、神經退行性疾病、心血管及肺部等疾病都和自噬有密切聯(lián)系。近年大量研究表明線粒體功能與細胞自噬有關聯(lián),已被證實線粒體功能與自噬體的形成和成熟相關,當線粒體功能障礙時,自噬體參與損傷線粒體的降解,維持細胞內線粒體的質量,從而促進細胞存活。
熊果酸(Ursolic acid,UA
4、)廣泛存在于天然植物和中草藥中。具有許多重要的生物效應,如抗腫瘤,抗炎,保肝和降血脂等,而且低毒。我們課題組最近發(fā)現(xiàn)熊果酸可通過誘導腫瘤細胞產生自噬相關性死亡,從而發(fā)現(xiàn)熊果酸抗腫瘤的新機制。但是在熊果酸誘導腫瘤細胞自噬相關性死亡中,線粒體的作用還不清楚。實驗目的本實驗旨在探討線粒體在熊果酸誘導 TC-1癌細胞自噬相關性死亡中的作用。
方法:
利用細胞培養(yǎng)技術,熊果酸實驗濃度分別為0μM、10μM、20μM、30μM,
5、作用TC-1細胞24小時后,普通光鏡下觀察細胞數(shù)目及形態(tài)的變化;各種濃度熊果酸分別作用1、2、3、4、5天后,采用MTT法檢測熊果酸對TC-1癌細胞增殖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細胞術檢測線粒體膜跨電位及細胞內ATP和ROS水平變化;分光光度法檢測線粒體呼吸鏈復合物I、II、III和IV的活性;熊果酸30μM作用TC-1細胞6小時后,在透射電鏡下檢測線粒體形態(tài)變化;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線粒體與自噬標志蛋白LC3的位置關系。
結果:
6、 光鏡下可見熊果酸作用24小時,10μM濃度組的細胞形態(tài)沒有明顯改變,而20μM或30μM組的細胞變圓,貼壁松散,分布稀疏,及細胞兩極出現(xiàn)黑色小點,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細胞死亡;MTT實驗結果顯示熊果酸對TC-1癌細胞有顯著的增值抑制作用,并呈時間、劑量依賴,尤其是作用3天后,各組抑制率均達90%以上(P<0.05);當熊果酸作用24小時,陰性象限熒光占總熒光的比例分別為3.1%、3.8%、6.4%、24.7%,陰性象限比例越大線粒體膜跨電
7、位(Δψm)越低,表明Δψm隨著熊果酸作用濃度升高而降低,UA30μM組Δψm降低尤其顯著(P<0.05);線粒體呼吸鏈復合物I、II、III和IV的活性經熊果酸作用24小時均出現(xiàn)明顯抑制,尤其是復合酶IV(P<0.05);經熊果酸作用24小時,10μM組即出現(xiàn)細胞內ATP水平顯著降低;熊果酸30μM分別作用0、4、8、12、24小時,細胞內ATP水平隨作用時間延長逐漸降低,呈時間依賴,并且作用4小時,與對照比ATP水平降低超過50%,
8、12小時后,ATP水平接近0 nmol/mg/protein(P<0.05);細胞內ROS的水平也隨熊果酸作用濃度升高而顯著降低,熊果酸作用24小時細胞內ROS陽性率分別是86.46%、82.52%、69.35%、57.24%(P<0.05)。另外,利用電鏡與熒光顯微鏡檢測線粒體自噬是否存在時,透射電鏡下發(fā)現(xiàn)熊果酸30μM作用6小時,出現(xiàn)線粒體腫脹、嵴斷裂及線粒體碎屑,并在胞漿中散在分布大量的雙層膜結構且包裹損傷的細胞器,在損傷的線粒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丙戊酸誘導前列腺癌細胞自噬的相關機制研究.pdf
- 黃芩素在前列腺癌細胞誘導自噬的相關機制研究.pdf
- 微管作用化療藥物誘導胃癌細胞自噬-自噬性細胞死亡及其與胃癌細胞凋亡敏感性的關系.pdf
- ARHI基因誘導胰腺癌細胞系PANC-1自噬作用及其相關機制初探.pdf
- 腫瘤抑制基因XAF1誘導胃癌細胞自噬性死亡的實驗研究.pdf
- 奇果菌素誘導卵巢癌細胞自噬形式死亡及機制研究.pdf
- 細胞自噬對腺花素誘導肝癌細胞死亡的影響.pdf
- 雌馬酚誘導人乳腺癌細胞MDA-MB-231細胞自噬及相關機制研究.pdf
- 細胞自噬過程中線粒體差異蛋白分析.pdf
- 自噬在HBx誘導肝癌細胞損傷中的作用及其機制探討.pdf
- rBTI誘導Hep G2細胞線粒體自噬的機制研究.pdf
- Crizotinib誘導肺癌細胞保護性自噬及其機制研究.pdf
- 熊果酸誘導子宮內膜癌細胞HHUA凋亡的研究.pdf
- Linifanib誘導肝癌細胞保護性自噬及機制研究.pdf
- Klotho誘導胃癌細胞株凋亡的自噬的相關性研究.pdf
- Compound C誘導人膽管癌細胞發(fā)生自噬的機制.pdf
- 槲皮素誘導MCF-7細胞死亡機制中自噬與凋亡相關性的研究.pdf
- 脂肪基質細胞誘導分化為星形膠質細胞過程中線粒體凋亡與自噬的關系.pdf
- DOC-2在卵巢上皮性腫瘤及人卵巢癌細胞系TC-1中的表達及其對TC-1細胞增殖的影響.pdf
- 酸性微環(huán)境誘導肺癌細胞自噬及其分子機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