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以靶向性和效應都非常明確的藥物,即心肌細胞β1-腎上腺素能受體(β1-adrenergic receptor,β1-AR)激動劑一鹽酸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Hydrochloride,DH)為探針,觀察針刺大鼠內關穴對DH的增效作用,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對血藥濃度和靶器官藥物濃度的比較分析,以及對穴位針刺后靶器官受體后信號轉導通路上一系列信號成分及其對選擇性藥物反應性的檢測,分析靶器官受體信號轉導通路上哪個
2、或哪些信號成分參與介導了針刺對DH的增效作用,從而系統(tǒng)闡明穴位針刺對藥物增效作用的受體后機制。
方法:
一、針藥結合增效作用的觀察確定
實驗用清潔級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隨機分為正常對照(NC)組、常規(guī)靜脈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Ⅳ)組、常規(guī)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組和電針內關穴+穴位注射(EA-IN)組,各組動物在記錄10
3、min正常對照數(shù)據(jù)后,再分別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給藥。Ⅳ組注射部位為右側股靜脈;IM組注射部位為右后肢臀部肌肉豐厚處;EA-IN組在電針雙側“內關”穴10 min后,穴位注射DH。分別觀察比較同劑量的DH在上述不同途徑給藥及干預下左心室內壓(LVSP)、左室壓力上升最大變化速率(+dp/dtmax)、心率(HR)的變化,以確定穴位針刺對DH的增效作用。
二、不同途徑給藥后血藥濃度的比較研究
采用液質聯(lián)用技術(LC
4、-MS/MS)觀察比較在上述不同途徑給予相同劑量DH后2、5、15 min三個時間點的血藥濃度的差異,以判斷血藥濃度的改變是否是穴位針刺特異性增效作用的機制之一。
三、不同途徑給藥后靶器官藥物濃度的比較研究
采用LC—MS/MS觀察比較在上述不同途徑給予相同劑量DH后2、5、15 min三個時間點時在靶器官-心肌組織中的該藥物濃度差異,以判斷增加藥物靶器官濃度是否是穴位針刺特異性增效作用的機制之一。
5、 四、心肌細胞β1-AR信號轉導途徑在針藥結合增效中的作用分析
在第一部分工作證明EA-IN組增強心臟功能的效應優(yōu)于常規(guī)肌肉注射的基礎上,設正常對照(NC)組、電針內關(EA)組,觀察比較心肌細胞β1-AR的數(shù)量及其反應性、Gs-蛋白含量、腺苷酸環(huán)化酶(AC)的反應性、cAMP含量、蛋白激酶A(PKA)的反應性、L-型Ca2+通道的反應性,來分析靶器官受體信號轉導通路上哪個或哪些信號成分參與介導了不同穴位針刺引起的特異
6、性藥物的增效作用。具體實驗方法如下:
a.采用免疫印跡法(Western Blotting)觀察比較心肌細胞β1-AR的含量,并以熒光染料Fura-2為鈣標記,測量單個心肌細胞內鈣對β1-AR激動劑DH的反應性,以探討穴位針刺是否通過改變其特異性靶器官-心臟β1-AR的數(shù)量或反應性,進而達到對DH的特異性增效作用;
b.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測定心肌細胞Gs-蛋白含量,以探討不同穴位針刺是否
7、通過改變β1-AR后信號成分-Gs-蛋白,進而達到對DH的特異性增效作用;
c.以熒光染料Fura-2為鈣標記,測量單個心肌細胞內鈣對AC激動劑Forskolin的反應性,以探討不同穴位針刺是否通過改變β1-AR后信號成分-AC,進而達到對DH的增效作用;
d.采用ELISA法測定心肌cAMP含量,以探討不同穴位針刺是否通過改變β1-AR后信號成分-cAMP,進而達到對DH的增效作用;
e.以熒
8、光染料Fura-2為鈣標記,測量單個心肌細胞內鈣對PKA激動劑DB—cAMP的反應性,以探討不同穴位針刺是否通過改變β1-AR后信號成分-PKA,進而達到對DH的增效作用;
f.以熒光染料Fura-2為鈣標記,測量單個心肌細胞內鈣對鈣通道激動劑-Bay—K8644的反應性,以探討不同穴位針刺是否通過改變β1-AR后信號成分-鈣通道,進而達到對DH的增效作用。
結果:
一、藥理效應
9、以LVSP、+dp/dtmax、HR為檢測指標,經(jīng)不同途徑給予DH后觀察到:2min時EA-IN組和IV組藥理作用相當(P>0.05),但EA-IN組比Ⅳ組維持時間長(P<0.01),尤其5 min時EA-IN組的作用明顯強于其他各組,給藥15 min時EA-IN組的作用強度與IM組相當(P>0.05),且強于Ⅳ組(P<0.01)。
二、血藥濃度
注射DH后2 min時,Ⅳ組血藥濃度增加最為明顯,EA-IN組
10、血藥濃度雖低于Ⅳ組(P<0.01),但明顯高于IM組(P<0.01)。在注射后5 min時,Ⅳ組血藥濃度下降至2 min時的一半,而EA-IN組血藥濃度與2min時血藥濃度相仿,且高于同時間點IM組的血藥濃度(P<0.01)。在注射后15 min時,Ⅳ組血中DH基本上代謝完畢,而EA-IN組血藥濃度仍維持在較高水平,且明顯高于同時間點IM組血藥濃度的水平(P<0.05)。
三、靶器官-心肌組織藥物濃度
注射D
11、H后2 min時,各組動物心肌組織中的藥物濃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Ⅳ組和EA-IN組增加最為明顯,且明顯高于IM組(P均<0.01)。在注射后5 min時,Ⅳ組心肌組織中的藥物濃度迅速下降,而EA—IN組心肌組織中的藥物濃度與2 min時相比繼續(xù)升高,并高于Ⅳ組和IM組(P<0.01,P<0.05)。在注射后15 min時,EA-IN組和IM組的心肌組織中的藥物濃度基本仍維持在同一較高水平(P>0.05),IM組高于Ⅳ組相應時間點
12、心肌組織中的藥物濃度(P<0.05)。
四、β1-AR后信號轉導途徑分析
電針內關穴后,其心肌細胞膜上β1-AR蛋白水平有增高趨勢,且EA組大鼠分離的單個心肌細胞在DH作用下鈣瞬變的波幅與NC組單個心肌細胞在DH作用下鈣瞬變的波幅比較亦有增加的趨勢,但兩組β1-AR相關指標的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
電針后心肌細胞膜上Gsα蛋白水平與NC組心肌細胞膜Gsα蛋白水平相比有增高趨勢,但兩組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3、;
EA組大鼠分離的單個心肌細胞在Forskolin作用下鈣瞬變的波幅與NC組單個心肌細胞在Forskolin作用下鈣瞬變的波幅比較增加的幅度明顯升高(P<0.05),提示電針內關穴增強了心肌細胞對AC激動劑Forskolin的反應性;
EA組大鼠心肌組織cAMP含量與NC組大鼠心肌組織cAMP含量比較有增加的趨勢,但兩組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
EA組大鼠分離的單個心肌細胞在DB-cAMP作用下鈣瞬
14、變的波幅與NC組單個心肌細胞在DB-cAMP作用下鈣瞬變的波幅比較有增加的趨勢,但兩組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
EA組大鼠分離的單個心肌細胞在Bay K-8644作用下鈣瞬變的波幅與NC組單個心肌細胞在Bay K-8644作用下鈣瞬變的波幅比較亦有增加的趨勢,但兩組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上述結果表明,針刺內關對DH確有增效作用,其機制可能涉及以下三個方面:①針刺穴位能夠通過影響DH的血藥濃度,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Apelin-13對大鼠心肌正性肌力作用的離子通道機制.pdf
- 針刺夾脊穴對防治大鼠胰島素抵抗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針刺“內關”穴對快速性心律失常大鼠心電及心肌Gi、Gs、PKA含量的影響.pdf
- 針刺內關穴調節(jié)延髓NO-NOS系統(tǒng)及其有關神經(jīng)遞質改善大鼠心肌缺血作用機制探討.pdf
- 內關穴對胃生理活動的調節(jié)機制
- 針刺夾脊穴對切口痛大鼠的鎮(zhèn)痛效應及其機制的研究.pdf
- 喹啉酮衍生物PHR0007對家兔心房正性肌力作用及其機制探討.pdf
- Urocortin正性頻率和正性肌力作用以及心臟CRF-R2βmRNA表達的研究.pdf
- 針刺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井穴刺絡對針刺治療急性缺血中風偏癱增效作用的研究.pdf
- 針刺內關穴fMRI研究——可重復性和不同方法針刺比較研究.pdf
- 針刺督脈經(jīng)穴和夾脊穴對脊髓損傷大鼠神經(jīng)干細胞的作用.pdf
- 電針內關穴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自主神經(jīng)機制研究.pdf
- 針刺內關穴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漿中NO、cGMP含量的影響.pdf
- 針刺大鼠“內關”穴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機理的生物化學研究.pdf
- 針刺腧穴對局部及中樞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脊穴點段針刺療法對腦卒中致肢體肌張力增高治療作用的臨床研究.pdf
- 針刺干預對ARF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pdf
- 薯蕷皂苷對大鼠心肌收縮力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 針刺人迎穴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降壓機制及心臟、腎臟保護作用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