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及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干/祖細胞的研究與造血干細胞(HSC)的研究密不可分。1961年人們提出HSC的概念,開創(chuàng)了干細胞生物學的研究領域,1994年Lapidot等首次通過特異細胞表面標志分離出了人AML的白血病干細胞(LSC),發(fā)現只有LSC才具有不斷自我更新并維持其惡性顯型的作用,證明了腫瘤干細胞(CSC)的客觀存在。研究表明LSC的特異細胞表型為CD34<'+>/CD38<'->或CD34<'+>/HLA-DR<
2、'->。除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以外,幾乎所有的AML亞型均與LSC相關。干細胞(SC)具有自我更新及定向分化的特性。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學者成功使用藥物將APL的原始細胞誘導為成熟細胞,開創(chuàng)了原始白血病細胞分化研究的先河。目前,LSC體外分析方法主要是白血病干/祖細胞集落(CFU-L)形成能力測定法。從SC到祖細胞(PC)及成熟細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在很大程度上是多種細胞因子通過多種形式的相互作用調控的。 本課題研究
3、的目的為觀察白血病細胞在特定的體外培養(yǎng)條件下,通過加入IL-3、IL-6、SCF、GM-CSF及G-CSF等細胞因子誘導髓系白血病干/祖細胞向成熟粒細胞分化。 方法:本實驗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兩個預實驗,均在相同的CF[J—L培養(yǎng)條件下完成,該培養(yǎng)條件是由Agar、McCoy’5A培養(yǎng)基、胎牛血清(FBS)及滋養(yǎng)層細胞(經<'60>CO輻射的正常人外周血白細胞)共同構成的混合體系,簡稱為Agar半固體培養(yǎng)基。
4、 實驗分別為: 1、AML患者骨髓(BM)單個核細胞(MNC)與正常人BM MNC集落生長對照實驗:在上述CFU-L培養(yǎng)條件下,經IL-3、GM-CSF及SCF刺激的AMI,BM MNC與正常人BM MNC進行集落培養(yǎng),分別在培養(yǎng)第0d、2d、5d及7d對集落計數,進行對照研究。 2、新鮮AML BM MNC與液氮凍存AML BM MNC集落生長對照實驗:在相同CFU-L培養(yǎng)條件下,經IL-3、IL-6、SCF、GM
5、-CSF及G-CSF刺激的新鮮AML BM MNC與液氮凍存AML BM MNC進行集落培養(yǎng),分別在培養(yǎng)第0d、2d、5d及7d對集落計數,進行對照研究; 第二部分:髓系白血病干/祖細胞的集落培養(yǎng)實驗: 在IL-3、SCF、GM-CSF等細胞因子的刺激下,AML BM MNC在上述Agar半固體培養(yǎng)基上進行集落培養(yǎng),并對其進行細胞形態(tài)學和細胞免疫分型的鑒定,以確定其是否為CFU-L。 第三部分:髓系白血病干/祖細
6、胞的體外分化實驗: CFU-L的細胞分別接種于含與不含。FBS的McCoy’s5A培養(yǎng)基中,加入IL-3、IL-6、SCF、GM-CSF及G-CSF等細胞因子進行培養(yǎng),誘導其向成熟粒細胞分化,將培養(yǎng)至20d時收獲的細胞進行細胞形態(tài)學和細胞免疫分型的鑒定,以確定其是否為成熟粒細胞。 結果: 第一部分: 1、顯微鏡觀察:正常人BM MNC在Agar半固體培養(yǎng)基上不形成集落,而AML BM MNC可以在培養(yǎng)第2
7、天時開始出現,到第七天時集落數達到300-500個;統計學方法使用一個重復測量的兩因素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兩組集落計數具有明顯統計學差別。 2.顯微鏡觀察:新鮮AML BM MNC與液氮凍存AML BM MNC均在培養(yǎng)第2天開始出現集落,第7天集落數量最高;統計學方法與實驗1相同,結果顯示二者在相同培養(yǎng)條件下形成集落計數無明顯統計學差別。 第二部分:CFU-L為白血病干/祖細胞的集落,其細胞形態(tài)學類似小淋巴細胞,
8、無特異表現,不應具有成熟血細胞或常見的白血病細胞的形態(tài)學特點,本實驗收獲的集落細胞的形態(tài)學符合上述特點;CFU-L的細胞免疫分型的特點為CD34<'+>CD38<'->,其粒系分子表面標志CD13<'+>CD15<'+>CD33<'+>的表達低,本實驗收獲的集落細胞CD34<'+>CD38<'->的表達為16.94%±4.52%;CD13<'+>、CD15<'+>及CD3<'+>的表達分別為5.26%±1.92%、6.72%±1.03%
9、及6.77%±3.58%,符合CFU-L的特點。 第三部分:體外分化實驗最終獲得的細胞,在含與不含FBS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第20天時收獲細胞的平均計數分別為0.98×10<'6>個、90.67×10<'8>個,經成對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存在明顯統計學差別;收獲細胞沒有特殊染色顆粒等成熟粒細胞的形態(tài)學特點,細胞免疫分型的鑒定結果:CD34<'+>CD38<'->、CD13<'+>、CD15<'+>及CD33<'+>表達分別為:0.3
10、0±0.17%、10.73±3.05%、9.67±2.59%及12.35±3.15%,均不符合成熟粒細胞的特點。 結論: 1、在CFU-L的培養(yǎng)條件下,正常人BM MNC不形成集落,可以排除HSC的污染;新鮮AML BM MNC與液氮凍存AML BM MNC形成集落的能力無明顯差別,可以用液氮凍存的AML BM MNC樣本做為實驗樣本的補充。 2、經IL-3、SCF、GM-CSF等細胞因子刺激的AML BM M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樹突狀細胞與神經干-祖細胞共培養(yǎng)促進神經干-祖細胞分化的體外研究.pdf
- NANOG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中的作用研究.pdf
- 低氧及其模擬物誘導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分化機制的研究.pdf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化療后造血干-祖細胞及白血病細胞的變化規(guī)律與機制研究.pdf
- 髓系白血病表達TREM-1及其微環(huán)境調控正常干-祖細胞TREM-1表達的研究.pdf
- 高白細胞急性髓系白血病臨床特點及急性髓系白血病誘導化療后幼稚細胞比例的預后意義.pdf
- 慢性髓細胞白血病
- 辛伐他汀對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的影響.pdf
- JWA基因在人類髓系白血病細胞定向分化調節(jié)中的作用.pdf
- 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體外衍生的樹突狀細胞誘導抗自身白血病特異性T細胞反應.pdf
- 白血病環(huán)境對正常造血干-祖細胞功能的影響.pdf
- 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細胞NOD-SCID小鼠白血病模型的建立.pdf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療
- LNK基因調控STAT3影響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的增殖及青蒿琥酯抗急性髓系白血病作用的研究.pdf
- 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細胞分泌的exosome的抗白血病作用研究.pdf
- 急性髓系白血病誘導緩解治療期殘留白血病細胞比例的預后價值.pdf
- 慢性髓細胞白血病描述
- 自噬調節(jié)全反式維甲酸誘導髓系白血病細胞分化的機制研究.pdf
- 納米銀抑制髓系白血病細胞生長的研究.pdf
- Shh信號通路參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干-祖細胞調控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