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蠶和野桑蠶對有機磷農藥抗性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家蠶(Bombyx mori)和野桑蠶(Bombyx mandarina)具有共同的起源,家蠶的人工馴化歷史已經有5700多年,經過長期的人工選擇,家蠶的產絲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出現了退化的趨勢;野桑蠶長期棲息在野外的桑樹上,經過自然選擇和農藥的壓力選擇,其對野外環(huán)境的抗性,特別是對農藥的抗性表現增強的趨勢。一方面,家蠶由于對農藥的抗性弱,每年都造成大量的農藥中毒現象,有的蠶區(qū)已經放棄秋蠶的飼養(yǎng);另一方面,野桑蠶由于

2、對農藥的抗性在增強,嚴重危害桑葉的生產,成為制約蠶絲業(yè)健康發(fā)展的一對矛盾。為了比較研究家蠶和野桑蠶對有機磷農藥抗性差異的分子基礎,本文以家蠶品種大造和蘇州系統的野桑蠶為研究材料,比較研究了家蠶和野桑蠶對辛硫磷農藥的敏感性、乙酰膽堿酯酶(AChE)的活性、兩種類型乙酰膽堿酯酶基因(ace)的結構、ace在農藥誘導下的表達特征及家蠶和野桑蠶的ace2的體外表達產物對毒扁豆堿的敏感性。 以家蠶和野桑蠶的各齡起蠶為實驗材料,采用浸葉法,

3、研究了1~5齡家蠶和野桑蠶對辛硫磷農藥的抗性的差異。結果表明,小蠶期家蠶和野桑蠶對辛硫磷的敏感性差異相對較小,隨著齡期的增大,家蠶和野桑蠶對辛硫磷農藥的敏感性差異較大,野桑蠶4齡LC50為家蠶的4.43倍,5齡為家蠶的4.02倍。 為了研究家蠶和野桑蠶的AChE的活性及毒扁豆堿對其抑制中量(I50)差異,本文以家蠶和野桑蠶2齡起蠶及5齡第3 d的頭、中腸、脂肪體和絲腺為實驗材料,測定了AChE的酶活性和I50。結果表明,野桑蠶2

4、齡起蠶的酶活是家蠶的1.65倍;5齡第3 d野桑蠶和家蠶的頭、中腸、脂肪體和絲腺的酶活之比分別為:1.90倍、2.23倍、2.76倍、2.78倍;毒扁豆堿對家蠶和野桑蠶AChE的I50分別為5.02×10-7M和5.23×10-7M。 構建了野桑蠶腦組織的cDNA文庫,經鑒定文庫的滴度達3.5×105 pfu/mL,文庫插入片段的平均大小為1.2 kb。從文庫的測序結果中獲得野桑蠶化學感受蛋白基因(CSP3)完整的開放閱讀框(登

5、錄號:EU439267)并對其進行了序列分析。結果表明:該基因讀碼框由384個核苷酸組成,編碼127個氨基酸,分子量為14.6 kD。通過對該基因編碼的氨基酸和其它17種昆蟲的CSP編碼的氨基酸進行進化分析,發(fā)現該基因與家蠶的CSP3的同源性最高,達96.85%。該基因的發(fā)現對于研究家蠶和野桑蠶對化學農藥的敏感性具有重要意義。 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家蠶乙酰膽堿酯酶基因(Bm-ace1、Bm-ace2)。序列分析表明:Bm

6、-acel的ORF包含堿基2025 bp,編碼683個氨基酸,推導其表達蛋白的分子量為76.955 kD,等電點(pI)為6.36;Bm-ace2的ORF包含堿基1917 bp,編碼638個氨基酸,推導其表達蛋白的分子量為71.675 kD,等電點(pI)為5.49;Bm-ace1和Bm-ace2均具有乙酰膽堿酯酶基因(ace)的特征性區(qū)域。進化分析表明:Bm-ace1(ABY50088)和來源于中國野桑蠶的Bmm-ace1(ABM66

7、370)的同源性最高,達99.71%,Bm-ace2(ABY50089)和來源于中國家蠶的Bm-ace2(NP001037366)的同源關系最近,為99.84%。依據家蠶基因組信息,將Bm-acel和Bm-ace2分別定位于第15號和第9號染色體,為深入研究家蠶對有機磷農藥的抗性機制打下基礎。 為了進一步研究野桑蠶和家蠶對辛硫磷農藥的抗性差異的分子基礎,采用了RT-PCR、RACE方法,克隆了野桑蠶兩種AChE基因的cDNA全長

8、,命名為Bmm-ace1和Bmm-ace2,對其進行了序列分析。研究結果表明:Bmm-ace1和家蠶ace1(Bm-ace1)編碼的氨基酸數均為681,同源性達99.71%,存在2個氨基酸的突變(G664S、S307P),野桑蠶ace2(Brain-ace2)和家蠶ace2(Bin-ace2)編碼的氨基酸數為634,同源性達99.37%,存在4個氨基酸的突變(M18I、N233S、I310V、G621S)。進化分析表明,ace2在物種之

9、間相對保守。分析Bmm-ace1的cDNA5'翻譯序列(5UTR)區(qū)域,與家蠶ace1基因(Bm-ace1)的cDNA5'UTR(242個堿基)相比,Bmm-acel的5'UTR包含有231個堿基,存在2個位點的點突變和一段連續(xù)11個堿基的缺失。通過克隆和測序分析野桑蠶基因組中Bmm-ace1的5'UTR片段,表明野桑蠶和家蠶ace1基因的RNA剪切都遵循GT-AG規(guī)則,但在其cDNA5'UTR的RNA剪接過程中存在差異,野桑蠶在其cD

10、NA上游+33處存在比家蠶少剪接的序列TGATTTGAAGG,而在其基因組中5'UTR的TGATTTGAAGG序列下游一4位點缺失ACAGA序列。研究結果可為深入探討ace1基因和抗藥性的關系提供新的信息。 為了比較研究家蠶和野桑蠶ace1和ace2基因在幼蟲各發(fā)育階段、各組織及其在辛硫磷農藥誘導后的表達特征。本實驗采用了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ace1、ace2在野桑蠶和家蠶的1~5齡各發(fā)育階段、5齡第3 d的血淋巴、腦

11、組織、中腸、脂肪體和絲腺各組織的表達特點;并且研究了在不同濃度的辛硫磷添食后的表達特征,并研究了高于致死中量濃度的辛硫磷誘導后,ace1和ace2在各組織的表達特點。發(fā)育表達分析表明,從1齡到5齡家蠶Bm-ace1和Bm-ace2的表達量都表現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其中Bm-ace1的最低表達量在3齡、Bm-ace2的最低表達量在2齡,野桑蠶從1齡到5齡Bmm-ace1和Bmm-ace2的表達量都表現逐步下降的趨勢,其中Bmm-ace1的

12、下降趨勢較Bmm-ace2明顯,和家蠶呈現不同的表達特征。組織表達分析表明,ace1只在家蠶和野桑蠶的腦組織和脂肪體中表達,ace2在家蠶和野桑蠶的所研究的組織中都有表達,ace1和ace2在腦組織和脂肪體內過量表達;ace1在家蠶和野桑蠶的腦組織表達量一致,而ace2在野桑蠶的腦組織表達量為家蠶的4.17倍。辛硫磷添食后的表達表明,2齡家蠶和野桑蠶在小于致死中量濃度時,隨著濃度的上升,ace1的表達量都在增加,ace2在家蠶體內有增加

13、的趨勢,但在野桑蠶體內維持較高的表達量,總體表達量在不斷下降;在高于致死中量的辛硫磷誘導下,ace1和ace2的表達量都在減少,但Bmm-ace2的減少量較少。高于致死中量的辛硫磷誘導后的組織表達分析表明,在脂肪體的表達量都存在減少的趨勢,Bmm-ace1、Bm-ace1、Bm-ace2分別減少了82.67%、81.11%、84.50%,Bmm-ace2的表達減少程度較低,只有30.56%。 為了比較研究Bm-ace2和Bmm-

14、ace2基因的表達產物的生物活性及其對農藥代謝的差異,分別將Bm-ace2和Bmm-ace2克隆至桿狀病毒轉移載體pFastBacHTB中獲得pFast-Bm-ace2和pFast-Bmm-ace2,分別將其轉化DH10Bac感受態(tài)細胞后,用PCR方法檢測證實所分離的重組病毒DNA中含有目的片段的基因。用脂質體法轉染家蠶BmN細胞,分別獲得重組病毒。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Bm-ace2和Bmm-ace2均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