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個案護理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掌握拇外翻的功能鍛煉,,了解拇外翻解剖特點,,熟悉拇外翻的病因及分型,治療原則,,掌握拇外翻的定義及臨床表現,,,,,,,了解拇外翻治療新進展,教學目標,姓名:朱金蘭性別: 女年齡:55歲床號:11床住院號:201606263診斷:雙足拇囊炎,病史匯報,病史介紹,患者系雙足大腳拐數十年,伴穿鞋困難及行走疼痛7-8年,雙足拇趾外翻進行性加重,足拇趾內側骨凸處穿鞋紅腫,疼痛明顯,左足更重,于2016年3月7日辦理入院。體格

2、檢查:T:36.8℃,P:78次/分 R:20次/分 BP:135/85mmhg??茩z查:雙足拇趾明顯外翻畸形,第一跖骨頭內背側凸起明顯,局部皮膚發(fā)紅無破潰。背側及內側有壓痛(+)。第二足趾近側趾間關節(jié)形成皮膚硬結,壓痛不明顯,騎跨于趾與第三足趾上方,雙足及第二跖趾關節(jié)背面及跖面壓痛(++),足縱弓、橫弓正常。既往史:既往體健,無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史。,3月7日患者入院后予入院知識宣教,積極完善各項檢查。護理評估:疼痛評分4分;

3、自理能力評分105分,Braden評分24分 ;Morse評分0分。3月15日在全麻下行“左足第一跖趾關節(jié)三維截骨矯形+韌帶松解術,右足第一掌跗關節(jié)融合術”,術后于15:45返回病房;雙足拇趾于八字繃帶加壓包扎中、敷料外觀有少許滲血,監(jiān)測:BP 140/95mmhg P:80次/分 R :18次/分;鎮(zhèn)痛泵應用中,抬高患肢,保留導尿暢,醫(yī)囑予囑其禁食水6小時,去枕平臥位6小時,并予抗炎、止痛、止血、護胃、促進骨折愈合、補液等對癥

4、治療。 護理評分:疼痛評分4分;自理能力評分50分; Brade評分20分;Morse評分10分。術后護理重點加強功能鍛煉,消除腫脹并促進切口愈合,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患者切口愈合良好,予3月28日辦理出院。,病史介紹,查 體,一般檢查,局部檢查,一般檢查要觀察足部皮膚的狀態(tài),足部的血運情況,感覺,肌肉的狀態(tài),步態(tài)。,局部檢查要在足非負重和負重狀態(tài)下分別完成。,拇外翻:也叫大腳骨病,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過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種足部畸形,是目前

5、最常見的足病之一。一般認為拇趾的外翻角>15º可診斷為拇外翻。,>15度,一、概 述,,,前后位觀察和測量,拇外翻角(HVA) :拇趾跖骨中軸線與近節(jié)趾骨中軸線之夾角。正常為15°~20° 第1、2跖骨間夾角(IMA): 第1、2跖骨中軸線之夾角。正常為9°,拇外翻時此角通常大于正常。,,A為正常,B圖中拇外翻角約15°,C、D、E的拇外翻角以15°遞增。,

6、術前X片,術前 LHVA 38.15°IMA 15.3°,術前X片,術前 RHVA 45.13°IMA 20.23°,術后X片,術后 LHVA 0.35°IMA 4.18°術后RHVA 10.91°IMA 9.84°,拇趾外翻后,第一跖骨頭內側骨贅形成,與鞋面摩擦,形成滑囊炎,成為拇囊炎。,由于拇外翻后常常伴有足的其他部位病

7、變,如錘狀趾、跖骨痛、小趾滑囊炎、扁平足等,因此,又有人稱拇外翻為“拇外翻復合體”或“拇外翻綜合征”,文獻報道拇外翻發(fā)病率從2%—50%,差別很大女性發(fā)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 約1︰9~1︰15。,近節(jié)拇趾和遠節(jié)拇趾組成趾間關節(jié); 第一跖骨頭與近節(jié)拇趾組成第一跖趾關節(jié); 第一跖趾關節(jié)背側的拇長伸肌腱; 第一跖趾關節(jié)腹側的拇長屈肌腱; 止點在拇趾基底外側、外側籽骨的拇收??; 止點在拇趾基底內側、內側籽骨的

8、拇展肌。,二、解剖,,,跖骨頭關節(jié)面延伸于跖骨頭的跖側,并被一嵴分為兩個斜形關節(jié)面分別與脛、腓側籽骨成關節(jié),第1跖骨頭遠端呈橢圓形,與近節(jié)趾骨基底的凹形關節(jié)面形成關節(jié),拇趾籽骨是組成第1跖趾關節(jié)的重要結構,起著保護屈拇長肌腱和跖骨頭的作用,同時類似一個滑車增加了屈拇長、短肌腱的力量。,,拇趾跖趾關節(jié)周圍有6條肌腱通過或附著,足背側,足底側,拇長伸肌腱通過關節(jié)背側止于遠節(jié)趾骨基底背側。拇短伸肌腱止于近節(jié)趾骨基底背側。拇展肌腱止于近節(jié)趾

9、骨基底內側。,拇長屈肌腱通過內、腓側籽骨間溝,向遠側止于遠節(jié)趾骨基底.拇短屈肌腱在跖趾關節(jié)跖側分為內、外側腱兩部分,分別經籽骨止于近節(jié)趾骨基底內、外側跖面。,一、鞋襪因素拇外翻患者大多出現在人類使用鞋的時代里,穿鞋過緊,前足受壓是拇外翻的一個病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高跟鞋引進日本,但隨之而來的是拇外翻患者快速增多。 中國的研究數據表明穿高跟鞋者拇外翻患病率為不穿高跟鞋的15倍。但穿鞋并不是引起拇外翻的唯一因素。,三、致 病 因 素

10、,致 病 因 素,二、遺傳因素有專家研究報道:69.48%患者有家族史,其中55%的患者在20歲之前就出現了拇外翻至少50%以上的患者在20歲之前就已經發(fā)生拇外翻,三、足部結構異常 第1跖骨內翻 第1跖骨過長 前足或拇趾的旋前 跖趾關節(jié)形態(tài)異常 扁平足,致 病 因 素,致 病 因 素,其他因素(1)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痛風性關節(jié)炎(2)小兒麻痹后遺癥(3)創(chuàng)傷,拇外翻,跖趾關節(jié)半脫位第一跖骨內翻,拇囊炎第2、

11、3跖骨頭胼胝第2趾錘狀指第1跖趾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病 理,鞋的推擠及不平衡的肌力是拇外翻的可能誘因,它們均會加重拇趾外翻、第一跖骨內翻和第一跖骨籽骨關節(jié)脫位。,,,好發(fā)于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癥狀最多為拇囊炎、疼痛第2、3趾錘狀指以及胼胝痛注意:畸形與疼痛不成比例,臨 床 表 現,,1,,外觀拇趾外翻畸形,部分有家族史或長久站立工作或經常穿尖頭鞋史,X線攝片,有拇囊處紅腫,疼痛,穿鞋行走受限,2,(1)拇外翻角&g

12、t;15º,第一、二跖骨夾角>9º以上,(2)第一跖趾關節(jié)內側關節(jié)附近處可有骨贅形成, 嚴重者可產生骨性關節(jié)炎,(3)足拇的跖趾關節(jié)輕度脫位,診 斷,HVA>25º或(和)IMA<13º。拇趾跖趾關節(jié)對合欠佳,拇囊處疼痛。,HVA在25º~35º之間,或(和)IMA在13º~16º之間,拇趾跖趾關節(jié)半脫位,可伴有跖骨頭下胼胝體疼痛,錘狀

13、趾畸形等。,HVA>35º,或(和)IMA>16º,拇趾跖趾關節(jié)脫位,可伴有其趾跖關節(jié)脫位,伴跖骨頭下胼體疼痛,錘狀趾、疊趾畸形等。,分 型,四、治療原則,保守治療: 1. 常規(guī)治療 2.輔助治療 3.按摩療法 4.家庭治療,可以采取溫水足浴或者熱敷,緩解

14、足部疼痛,促進血液循環(huán)。,專業(yè)人員操作可幫助改變變形骨的位置。操作者也可幫助減輕拇囊炎的疼痛,可使患者改變行走的方式。,各種減輕疼痛和炎癥的療法可有效地用于拇囊炎的治療。,醫(yī)生可能建議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止痛藥,或給予特殊的治療解除腫脹和炎癥。,保守治療,減輕局部壓力,穿寬松的鞋。消腫止痛。使用矯形支具。功能鍛煉。能減輕癥狀,但不能糾正已發(fā)生的畸形!,足拇外翻的各種支具治療,手術治療: 目的,糾正拇趾外翻(HAA)。切

15、除第1跖骨頭內側骨贅和拇囊。糾正增大的IMA。穩(wěn)定足的內側序列。重建已有骨關節(jié)破壞的第1跖趾關節(jié)。調整跖骨頭負重,處理外側足趾病變。,手術方式,軟組織手術 1.內側切口:切除拇囊,切除骨突。 2.外側切口:切斷拇收肌腱止點,懸韌 帶和跖間橫韌帶,縱行切開關節(jié)囊。 跖骨遠端Chevron截骨術

16、1.于第1跖骨頭內側作水平位“ V”形截骨,開口向近端 ,截骨后將遠端跖骨頭向外側推移3-5mm,切除多余骨 質,固定截骨面。 2.利用截骨時軸線的變化可以調整跖骨頭位置和第1跖骨長度。,手術方式,Weil截骨術:轉移性跖骨痛。 第一趾骨近節(jié)Akin截骨術:趾骨內側楔形截骨,兩側打孔,閉合截骨面,固定。 適應癥:DMAA增大且跖趾關節(jié)適合者。 可單獨使用,糾正單純趾骨外翻。多于其他手術后拇趾仍 有

17、外翻時合用。不適用于跖趾關節(jié)不適合或半脫位的病人 ,可加重畸形。,第一跖趾關節(jié)融合術:跖趾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對負重行走功能有一定要求者;Keller手術或人工跖趾關節(jié)置換術后失敗的補救手術。,適合關節(jié)手術選擇,不適合關節(jié)手術選擇,如何做好圍手術期的護理,,,,,,,術 前,P1: 3月7日 10:00知識缺乏 缺乏疾病的相關知識 I: 1 、告知患者該疾病的相關知識及治療方法。

18、 2、解釋術前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項。 3、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需要,給予針對性處理。 0: 3月13日 09:00 患者已基本掌握疾病相關知識。,1、疼痛 2、有血液循環(huán)障礙的危險 3、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4、有管道滑脫的危險 5、有切口感染的危險 6、知識缺乏 缺乏術后功能鍛煉相關知識

19、,術后護理診斷,P1:3月15日 17:00 切口疼痛(評分為4分,I: 1、給予患肢抬高,利于靜脈回流。 2、遵醫(yī)囑使用止痛藥物,正確應用鎮(zhèn)痛泵。 (Ns250ml+氯諾昔康8mg) 3、評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及時發(fā)現病情變化,告知患者在疼 痛時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 4、保證病人充足的睡眠緩解疼痛。 5、指導患者采取放松

20、技術,深呼吸、播放音樂,分散患者注 意力。 O: 3月18日 10:00 患者主訴疼痛較前減輕,睡眠不受影響。 (評分為3分) 3月19日 患者主訴主動活動時感到疼痛。(評分為2分),P2:3月15日 17:00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評分50分),I:1、備呼叫器,常用物品置病人床旁易取地方。 2、保持床單元清潔整齊舒適。 3、協(xié)助洗漱、更衣、床上擦浴、洗頭、床上大小

21、便。 4、隨時巡視患者,及時發(fā)現患者的需要,并給予滿足, 鼓勵病人逐步完成各項自理活動。O:3月23日 15:00 患者住院期間生活需要得到滿足 評分為70分,P3:3月15日 16:40 有管道滑脫的危險 評分為3分,I: 1、妥善固定,防止受壓、扭曲、折疊。 2、教育告知病人注意事項。 3、加強巡視,密切觀察管道固定情況。 4、懸掛防脫管標識

22、牌。 5、搬動病人時勿牽拉管道。O: 3月18日 15:00 患者置管期間未出現脫管。,P4:3月16日 09:00 有血液循環(huán)障礙的危險,I: 1、密切觀察肢端顏色、溫度、毛細血管充盈度、足部腫 脹程度。 2、評估患者疼痛的性質; 3、抬高肢體20-30cm,有利于靜脈血液回流,消除腫脹, 不引起壓迫局部組織為原則并鼓勵患者活動非固定關節(jié)。 4

23、、指導患者及時報告麻木、刺痛或疼痛加劇情況。O: 3月23日 患者肢端血運正常,未出現血液循環(huán)障礙。,P5:3月16日 09:00 有切口感染的危險,I: 1、加強傷口護理,傷口滲液多時,及時通知醫(yī)生, 協(xié)助換藥,檢查傷口有無紅、腫、熱、痛癥狀。 2、注意觀察傷口有無滲出,密切觀察傷口周圍皮膚 顏色,保持傷口敷料清潔干燥。 3、密切觀察體溫變化情況,若有異常及時處理。 4

24、、遵醫(yī)囑應用抗生素預防傷口感染 。 (0.9%NS100ml+鹽酸頭孢替安1.0g 靜脈滴入)O: 3月28日 15:00 患者住院期間未發(fā)生切口感染。,3-4,,,,,,I:(1)術后當天為防止損傷血管出血不易活動。 (2)術后24小時即可開始拇趾關節(jié)及踝關節(jié)的主動 功能運動,拇趾關節(jié)的被動進行背伸,趾屈運動, 防止神經肌腱

25、粘連影響功能障礙。 (3)下地后前兩周的活動量以室內活動,生活自理為宜,盡量不要做不必要的行走。 (4)兩周后可增加活動量,術后六周左右一般截骨愈 合,去繃帶固定,穿較寬松鞋,6個月內不允許穿 窄鞋或高跟鞋。,P6: 3月16日 08:00 知識缺乏缺乏術后功能鍛煉相關知識,O:3月23日 16:00 患者基本掌握功能鍛煉的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