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急癥的處理方法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常見急癥的現(xiàn)場處理,常見急癥,中暑觸電急性運動損傷燒傷與燙傷的防護與急救暈厥的急救措施,一、中暑,中暑一般發(fā)生在34攝氏度以上時以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電解質丟失過多為特點的疾病。發(fā)生原因:高溫暴曬、室內悶熱潮濕通風不良、過度疲勞等。根據(jù)病情的嚴重程度,可將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先兆中暑,高溫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下列癥狀:大汗、口渴頭暈、眼花、耳鳴、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無力胸悶、心悸、惡心等體

2、溫正?;蚵愿?,不超過38℃。脫離高溫環(huán)境,短暫休息后,癥狀可消除。,輕度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癥狀;體溫在38℃以上;面色潮紅、皮膚灼熱;有早期周圍循環(huán)衰竭的表現(xiàn),如脈搏細速、血壓下降等;及時有效的處理,3~4h可恢復正常。,重度中暑,根據(jù)發(fā)病機制和臨床表現(xiàn)的不同,常見的重度中暑可分為熱衰竭型和熱痙攣型。熱痙攣型在高溫下進行強體力勞動,大量出汗后突然出現(xiàn)肌肉痙攣,伴有收縮痛。多發(fā)生在四肢肌肉、咀嚼肌、腹直肌,以小腿的腓腸肌最

3、為顯著,常呈對稱性、陣發(fā)性發(fā)生。多見于健康青壯年人。機制:大量出汗后,或飲水量大而未補充鈉鹽,使血Na+濃度嚴重降低,引起短暫、間歇的肌肉痙攣。,熱衰竭型,表現(xiàn):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繼而胸悶、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細速、體位性昏厥、血壓下降和手足抽搐。好發(fā)人群:多見于老年人、兒童或慢性疾病患者。機制:出汗過多,導致失水、失鈉,血液濃縮,脫水。,救護原則,迅速脫離高熱環(huán)境;立即降低體溫;防治并發(fā)癥,保護重要臟器功能。,現(xiàn)

4、場救護措施,1、迅速搬離高熱環(huán)境 安置到陰涼通風處,保持室溫20~25℃,解開外衣,取平臥位。2、物理降溫用冷水擦拭面部、四肢或全身,觀察體溫變化,直至體溫降至38℃以下。涼毛巾、涼水袋、冰袋冷敷。,,3、藥物降溫人丹、藿香正氣丸(水)均可服用;清涼油、風油精涂擦太陽穴處;4、口服補液 緩慢飲入冰鹽水或清涼飲料。5、重度中暑患者、昏迷患者初步急救后迅速轉入醫(yī)院。,中暑后的飲食注意事項,首先不能一次大量飲水。中暑患者

5、應該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fā)生。,中暑后的飲食注意事項,其次不能因為貪涼,大量食用生冷瓜果。中暑后脾胃虛弱,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嚴重者出現(xiàn)腹瀉、腹痛等病癥。,中暑后的飲食注意事項,不能為了急補能量吃大量油膩食物。吃多了油膩食物,

6、使大量血液滯留于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便相對減少,人體會感到疲倦加重,有時候還會出現(xiàn)消化不良的癥狀。,,最后還應指出,不能急于進補。中暑之后,暑氣未消,雖有虛癥,卻不能急于進補。如果過早進補,則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使已經(jīng)逐漸消退的暑熱加重。,觸電,人體組織有60%以上是由含有導電物質的水分組成的,是電的良導體。人體沒有防護,直接接觸帶電物體時,會形成電流回路而觸電。,電流對人體的危害,電流通過人體的最大危害是嚴重心律失常,從而導致心

7、室纖維性顫動,無法有效射血。此外還有對呼吸中樞的抑制、麻痹等。對皮膚能造成電灼傷,形成邊界清楚、口小底大、外淺內深的傷口。電流還能損傷血管壁內膜,造成繼發(fā)性出血和組織的繼發(fā)性壞死。,電流與人體觸電的關系,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電流大小電流通過人體的持續(xù)時間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電流的種類與頻率觸電者的體質和健康狀況等,觸電電流的分類,感知電流:通過人體的交流電達到0. 6~1.5mA時,觸電者感到微麻和刺痛,這一電流值是人對

8、電流有感覺的臨界值,稱為感知電流。感知電流的大小因人而異,成年男性一般為1.1mA,成年女性一般為0.7mA。,擺脫電流,人觸電后能自行擺脫的最大電流,稱為擺脫電流。擺脫電流通過人體時,除有麻酥、針刺感外,主要有疼痛、心律異常等。成年男性一般為16mA,成年女性一般為10.5mA。,不允許電流,超過擺脫電流的電流,稱為不允許電流。通過人體的電流略大于擺脫電流時,人的中樞神經(jīng)會麻痹,呼吸停止。此時若能立即切斷電源,還可能恢復。但

9、若時間較長,則會發(fā)生嚴重后果。,致命電流,人體接觸后便危及生命的電流,稱為致命電流。主要是導致心室纖維性顫動而死亡。約為30~50mA。,搶救原則,盡快脫離電源進行醫(yī)學救援,脫離電源的方法,設法關閉電源開關斬斷電路:使用帶有絕緣把柄的器材。挑開電線:如在野外因觸及垂下或折斷的電線并觸電時,使用干木棒、手套、繩索等絕緣物做工具,挑開電線。,預防雷電擊傷,1、雷雨閃電時,不要撥打、接聽電話,關閉手機。因電話線和手機的電磁波會引入

10、雷電傷人。 2、雷雨閃電時,不要開電視機、VCD機等,應拔掉一切電源插頭,以免傷人及毀壞電器。 3、大雷雨天,不要站在電燈泡下,不要沖涼洗澡。 4、遇暴雷閃電天氣,盡量不要出門,若必須外出,最好穿膠鞋,披雨衣,可起到對電的絕緣作用。 5、大雷雨天,盡量不要開門開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6、乘坐汽車等遇打雷閃電,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 7、不要在大樹下避雨避雷,至少離大樹5米外避雨。  8、不要把晾曬衣服被褥的鐵絲,

11、拉接到窗戶及房門上。 9、不要穿戴濕衣、帽、鞋等在大雷雨下走動。對突來雷電,應立即下蹲降低自己高度,同時將雙腳并攏,以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 10、閃電打雷時,不要接近一切電力設施,如高壓電線變壓電器等。,運動損傷的處理,關節(jié)沒有充分準備時 ,過猛的扭轉 ,超過其正常的活動范圍 ,撕裂附著在關節(jié)外面的關節(jié)囊、韌帶及肌腱 ,就是扭傷 ,俗話稱為“筋傷”。扭傷多由于青少年的運動損傷 ,體力勞動者的工作傷 ,最常見于踝關節(jié)、手腕部及下

12、腰部。扭傷的常見癥狀有疼痛、腫脹、關節(jié)活動受限等 。,腕部、踝部損傷的一般處理,原則:局部制動,先冷敷后熱敷。急性損傷發(fā)生后,應立即停止活動,以減少出血。用冷水沖損傷部位或冰塊冷敷局部。然后覆蓋繃帶或三角巾包扎,防止腫脹并局部固定。韌帶完全斷裂或懷疑并發(fā)骨折的,包扎后必須請醫(y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切忌在扭傷的急性期 ,仍然不休息 ,并有較多活動 ,造成軟組織得不到修復時間 ,新鮮扭傷變成陳傷 ,局部持續(xù)疼痛、瘀腫不退。,經(jīng)過24

13、~48小時后,損傷部位的內出血已停止,這時可用溫熱毛巾熱敷或按摩以消腫和促進血液吸收。在進行溫熱敷時,溫度不要太高,時間不宜太長,按摩時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滲出、水腫或發(fā)生再出血。為了促進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應注意動靜結合,在沒有疼痛感覺的前提下進行早期活動?;救?,應加強關節(jié)周圍肌肉的力量練習,提高關節(jié)的相對穩(wěn)定性。,腰扭傷的處理,治療要點是要靜養(yǎng),不應亂揉腰部。緊急處理措施如下:應立即讓患者平臥硬板床休息,以減輕疼痛和肌肉痙攣

14、。如無硬板床,可直接躺在地上。再設法找到木板等,將患者水平搬上,腰部兩側墊衣物固定,送往醫(yī)院治療。腰肌扭傷,最重要的是安靜,不要慌張亂跑?;呕艔垙埖嘏茚t(yī)院是使病癥加重的原因。如果處理不當 ,會反復發(fā)作 ,可能發(fā)展成椎間盤脫出。,腰扭傷的預防,掌握正確的勞動姿勢??浮⑻е匚飼r盡量讓胸、腰部挺直,髖膝部屈曲,起身應以下肢用力為主,站穩(wěn)后再邁步。搬、提重物時,應取半蹲位,使物體盡量貼近身體。,燒傷與燙傷的防護與急救,燒傷與燙傷 人體被

15、熱力等作用引起的皮膚及深層組織損傷稱燒傷或燙傷。導致燒傷與燙傷的因素 火焰:汽油、煤氣、天然氣、紡織品、木料等各種易燃物品在燃燒時,所產(chǎn)生的有很高溫度的火焰燒到人的皮膚就引起燒傷,這是引起燒傷的常見原因。 高溫度液體:開水、熱粥、沸湯等澆到人的皮膚引起燙傷。 化學物質:強酸、強堿、黃磷、苯酚等化學品澆到人的皮膚引起燒傷。 物理因素:強烈陽光、X線、放射線、交流電、強直流電等作用于人的皮膚引起燒傷。,燒傷與燙傷的防護與急救,分類

16、及相應癥狀和體征 依據(jù)燒、燙傷深度分類 可分為一度燒、燙傷,二度燒、燙傷和三度燒、燙傷三種。 一度燒、燙傷:一度燒、燙傷僅傷及表皮,傷部出現(xiàn)發(fā)斑,有劇烈疼痛,一般2-3日癥狀消退,3-5日痊愈,脫屑,無瘢痕。 二度燒、燙傷:累及真皮,傷部有水皰,疼痛加重,如無并發(fā)感染,2-4周痊愈,短期內有色素沉著,可產(chǎn)生瘢痕。 三度燒、燙傷:傷及皮膚全層,甚至可深達肌肉、骨骼,傷部發(fā)黑或呈棕黃色的焦痂;受傷部位麻木,無疼痛感覺,創(chuàng)面愈合較慢

17、,多數(shù)需要植皮,愈合后遺留瘢痕或畸形。,燒傷與燙傷的防護與急救,依據(jù)燒、燙傷嚴重性分類 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燒、燙傷。 輕度:成人燒、燙傷總面積小于10%,兒童燒、燙傷總面積小于5%,或三度燒、燙傷面積小于1%。以一度和二度燒、燙傷為主,局部有劇烈疼痛和水皰。 中度:成人燒、燙傷總面積在11%-40%,兒童燒、燙傷總面積在5%-40%,或三度燒、燙傷面積在1%-20%。局部有劇烈疼痛和水皰,可能有休克等全身癥狀出現(xiàn)。 重度:燒

18、、燙傷總面積大于40%,或三度燒、燙傷面積大于20%。有嚴重的全身癥狀,可以致死。,燒傷與燙傷的防護與急救,急救處理 迅速使傷員脫離火源,盡快脫去著火或沸液浸泡的衣服。 燒、燙傷部位用冷水浸泡或沖洗20min冷卻,可防止燒、燙傷面積擴大和損傷加重,這是早期處理的有效措施?;瘜W燒傷用流動冷水沖洗至少30min。 燒、燙傷面積很小時可不去醫(yī)院,冷卻處理后可以在局部涂抹燙傷膏藥,若幾日后有加重的趨勢就要去醫(yī)院治療。 中度以上燒、燙傷時

19、,在冷卻處理同時必須撥打“120”急救電話,隨時送醫(yī)院處理,局部不要用任何藥物。另外要檢查是否有危及生命的復合傷,如大出血、窒息、顱腦傷等,若有必須及時搶救。 應在受傷創(chuàng)面上先覆蓋消毒紗布,可用消毒餐巾代替,在進行包扎,對防止感染和止痛是非常有幫助的。,燒傷與燙傷的防護與急救,注意事項 當身上著火來不及脫去衣服時,千萬不能奔跑,要慢慢就地滾動,否則火勢會越燒越旺。 不要強行脫去粘在皮膚上的衣服,否則會引起皮膚撕脫,可以用剪刀剪開。

20、 二度燒、燙傷面的水皰不要擠破。 各類燒、燙傷面上不能抹涂醬油、食油之類的物品,這些物品抹涂在燒、燙處有害無益,并且不利于到醫(yī)院后的確診。,暈厥的急救措施,暈厥又叫昏厥、昏倒,常因大腦暫時缺血、缺氧而引起,有短暫性意識喪失;而昏迷意識障礙歷時較長,常以小時或天計 。,暈厥的急救措施,一、主因   多見血管抑制性暈厥、頸動脈竇性暈、直立性低血壓暈厥、大量失血和失液所致暈厥,或由嚴重心律不齊、心肌梗塞、心瓣膜病、頸椎病、腦血管痙攣和嚴

21、重缺氧、中毒、低血糖、癔癥發(fā)作、癲癇、貧血等原因引起發(fā)病。,暈厥的急救措施,二、主癥   無論哪種暈厥,發(fā)病多突然開始,有頭暈、心慌、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全身無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力,意識模糊持續(xù)數(shù)秒至數(shù)分名自然清醒,隨之周身疲憊無力,稍后自動恢復,一般無抽筋和尿失禁。但常有外傷。,暈厥的急救措施,三、急救   1.使患者平臥,頭放低,松解衣扣。   2.可用手指導引人中、百會、內關、涌泉等穴。   3.血壓低時,可肌肉注射麻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