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病中醫(yī)護理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衰?。ㄐ牧λソ撸?,一、常見證候要點(一)慢性穩(wěn)定期1.心肺氣虛、血瘀飲停證:胸悶氣喘,心悸,活動后誘發(fā)或加重,神疲乏力,咳嗽,咯白痰,面色蒼白,或有紫紺。舌質淡或邊有齒痕,或紫暗、有瘀點、瘀斑,脈沉細、虛數(shù)或澀、結代。2.氣陰兩虛、心血瘀阻證:胸悶氣喘,心悸,動則加重,乏力自汗,兩顴泛紅,口燥咽干,五心煩熱,失眠多夢,或有紫紺。舌紅少苔,或紫暗、有瘀點、瘀斑,脈沉細、虛數(shù)或澀、結代。,,3.陽氣虧虛、血瘀水停證:胸悶氣喘、

2、心悸、咳嗽、咯稀白痰,肢冷、畏寒,尿少浮腫,自汗,汗出濕冷。舌質暗淡或絳紫,苔白膩,脈沉細或澀、結代。 4.腎精虧損、陰陽兩虛證:心悸,動輒氣短,時尿少浮腫。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四肢不溫,步履無力,或口干咽燥。舌淡紅質胖,苔少,或舌紅胖,苔薄白乏津,脈沉細無力或數(shù),或結代。,,(二)急性加重期 1.陽虛水泛證:喘促氣急,痰涎上涌,咳嗽,吐粉紅色泡沫樣痰,口唇青紫,汗出肢冷,煩躁不安,舌質暗紅,苔白膩,脈細促。 2.陽虛喘脫證:面

3、色晦暗,喘悸不休,煩躁不安,或額汗如油,四肢厥冷,尿少肢腫,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微細欲絕或疾數(shù)無力。,,3.痰濁壅肺證:咳喘痰多,或發(fā)熱形寒,倚息不得平臥;心悸氣短,胸悶,動則尤甚,尿少肢腫,或頸脈顯露。舌淡或略青,苔白膩,脈沉或弦滑。,,(一)喘促 1.觀察患者面色、血壓、心率、心律、脈象及心電示波變化,慎防喘脫危象。(張口抬肩、稍動則咳喘欲絕,煩躁不安,面色灰白或面青唇紫,汗出肢冷,咳吐粉紅色泡沫樣痰)。 2.遵醫(yī)囑控制輸液速

4、度及總量。 3.遵醫(yī)囑準確使用解痙平喘藥物。使用強心藥物后,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出現(xiàn)納差、惡心、嘔吐、頭痛、乏力、黃視、綠視及各型心律失常等洋地黃中毒的癥狀。,,4.穴位按摩風門、肺俞、合谷等以助宣肺定喘。 5.喘脫的護理 (1)立即通知醫(yī)師,配合搶救,安慰患者,穩(wěn)定患者恐懼情緒。 (2)給予端坐位或雙下肢下垂坐位,遵醫(yī)囑予20%~30%乙醇濕化、中高流量面罩吸氧。 (3)遵醫(yī)囑準確使用鎮(zhèn)靜、強心藥,如嗎啡、洋地黃類藥物等。,,(

5、二)胸悶、心悸 1.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臥位,加強生活護理,限制探視,減少氣血耗損,保證充足的睡眠。 2.予間斷低流量吸氧,觀察吸氧后的效果。 3.囑患者平淡情志,勿七情過極。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焦慮、緊張及過度興奮。 4.做好患者心理護理,消除其恐懼感,避免不良的情緒刺激,必要時讓親屬陪伴,給予親情支持。,,(三)神疲乏力 1.臥床休息,限制活動量;減少交談,限制探視,減少氣血耗損。 2.加強生活護理,勤巡視,將常用物品放置患者隨

6、手可及的地方。注意患者安全。如:加設床擋,外出檢查時有人陪同,防跌倒、墜床等。 3.大便秘結時,可鼓勵多食蜂蜜、水果、粗纖維蔬菜。予腹部按摩中脘、中極、關元等穴位,促進腸蠕動,幫助排便。必要時遵醫(yī)囑使用緩瀉藥。,,(四)尿少肢腫 1.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限制攝入量(入量比出量少200~300ml),正確測量每日晨起體重(晨起排空大小便,穿輕薄衣服,空腹狀態(tài))。 2.遵醫(yī)囑給予少鹽、易消化、高維生素、高膳食纖維飲食,忌飽餐。

7、選用有利尿作用的食品,如芹菜、海帶、赤小豆、西瓜等,也可用玉米須煎水代茶飲。,,3.做好皮膚護理,保持床單位整潔干燥,定時翻身,協(xié)助患者正確變換體位,避免推、拉、扯等動作,預防壓瘡??墒褂脺p壓墊、氣墊床、翻身枕等預防壓瘡的輔助工具。溫水清潔皮膚,勤換內衣褲、勤剪指甲。會陰部水腫患者做好會陰清洗,防止尿路感染,男性患者可予吊帶托起陰囊防止摩擦,減輕水腫。下肢水腫者,可抬高雙下肢,利于血液回流。,,4.應用利尿劑后觀察用藥后效果,定期復查電

8、解質,觀察有無水、電解質紊亂。 5.形寒肢冷者注意保溫,可艾葉煎水浴足,溫陽通脈促進血液循環(huán)。 6.中藥湯劑宜濃煎,少量多次溫服,攻下逐水藥宜白天空腹服用。,,三、中醫(yī)特色治療護理: (一)藥物治療 1.內服中藥 (1)根據(jù)醫(yī)師診療要求,辨證施護指導中藥湯劑及中成藥服用方法,湯劑宜濃煎,每劑100ml分上下午服用。服藥期間不宜進食辛辣刺激之品,以免影響藥效。紅參、西洋參宜另煎,宜上午服用。,,(2)中成藥適用于慢性穩(wěn)定期患者,

9、宜飯后半小時服用,以減少胃粘膜的刺激,服藥期間根據(jù)治療藥物服用注意事項、禁忌,做好飲食調整。 (3)內服中藥,,2.注射給藥 (1)根據(jù)醫(yī)囑辨證選擇適宜中藥輸注的靜脈。用藥前詢問患者過敏史。 (2)輸液過程加強巡視,嚴格遵醫(yī)囑控制液體的入量及輸入速度。 (3)執(zhí)行藥物注射給藥。,,(二)特色技術 1.中藥泡洗 (1)適宜心衰病穩(wěn)定期。 (2)方藥遵醫(yī)囑執(zhí)行。如氣虛、血瘀者可選用:紅花、銀花、當歸、玄參、澤瀉、生甘草等。

10、陽虛、水停者可選用經驗方(足療老中醫(yī)袁海波)桂枝、雞血藤、鳳仙草、食鹽、芒硝等。,,2.耳穴貼壓(耳穴埋豆) (1)遵醫(yī)囑耳穴貼壓(耳穴埋豆),隨癥配穴。如:心悸主穴:心、小腸、皮質下,配穴:心臟點、交感、胸、肺、肝。水腫主穴:腎、腎俞、輸尿管、膀胱,配穴:交感、腎上腺、神門、三焦、內分泌。便秘主穴:大腸、三焦、脾、皮質下,配穴:肺、便秘點等。,,3.灸法(1)遵醫(yī)囑取穴,隨癥配穴。如:心俞、足三里、肺俞、百會、內關、腎俞、三焦俞、

11、關元等。,,4.穴位貼敷 (1)適宜心衰病穩(wěn)定期。 (2)遵醫(yī)囑準確選定穴位,按藥方將研末好藥物用食醋調成糊狀,貼敷于選定穴位,每日1次,每次6~8小時。 (3)穴位和藥物組方按醫(yī)囑執(zhí)行。,,5.中醫(yī)特色鍛煉 (1)太極拳:每天1次,每次20分鐘??筛纳撇涣夹睦頎顟B(tài),疏通經絡氣血,具有保精、養(yǎng)氣和存神的作用。,,(2)根據(jù)患者個體差異,可按醫(yī)囑進行“三伏貼”、“三九貼”療法,減少慢性心力衰竭復發(fā)率。指導患者在貼敷后注意: ①局

12、部避免擠壓。 ②貼藥后皮膚產生的輕度灼熱感為正?,F(xiàn)象。 ③無特別治療要求者,可在3~4小時后可將藥物自行除去,切忌貼藥時間過長。 ④貼藥當日禁食生冷寒涼辛辣之物,忌食海鮮、鵝、鴨等。并用溫水洗澡。 ⑤此療法對皮膚有較強烈的刺激,孕婦、年老體弱、皮膚過敏者慎用。,,四、健康指導 (一)生活起居 1.指導患者制定適宜的作息時間表,在保證夜間睡眠時間的基礎上,盡量安排有規(guī)律的起床和入睡時間,最好在上午、下午各有一次臥床休息或短暫睡眠

13、的時間,以30分鐘為宜,不宜超過1小時。,,2.強調動靜結合,根據(jù)心功能情況,進行適當活動和鍛煉。活動中若出現(xiàn)明顯胸悶、氣促、眩暈、面色蒼白、紫紺、汗出、極度疲乏時,應停止活動,就地休息。,,(1)心功能Ⅰ級:不限制一般的體力活動,但必須避免重體力活動。增加午睡和晚上睡眠時間,全天控制在10小時內為宜。(2)心功能Ⅱ級:多臥床休息,中度限制一般的體力活動,避免比較重的活動。室外步行,自行上1層樓梯,逐步過渡到通過步行測驗,制定步行處方

14、。在日常生活活動能自行站位沐浴,蹲廁大小便,輕松文娛活動,如廣播操、健身操、太極拳等。,,(3)心功能Ⅳ級者:絕對臥床休息。1~2天病情穩(wěn)定后從被動運動方式活動各關節(jié)到床上主動活動,再到協(xié)助下床坐直背扶手椅,逐步增加時間。在日常生活活動方面,幫助床上進食、洗漱、翻身、坐盆大小便等。 (4)心功能Ⅲ級:臥床休息,嚴格限制一般的體力活動。床邊站立,移步,扶持步行練習到反復床邊步行,室內步行。在日常生活活動方面,幫助床邊進餐,坐椅,上廁所,

15、坐式沐浴到患者自行順利完成。,,3.恢復期可采用靜坐調息法。有助降低基礎代謝率,減少心臟耗氧量的功能。方法:患者取坐位,雙手伸開,平放于大腿上,雙腳分開與肩等寬,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勻成90度沉肩墜肘,含胸收腹雙眼微閉,全身放松。病重者可盤坐于床上。有意識的調整呼吸,采用自然腹式呼吸,要求呼吸做到深、長、細、勻、穩(wěn)、悠。呼氣時輕輕用力,使腹肌收縮,膈肌上抬。呼氣完畢后不要憋氣,立即吸氣,使胸廓膨脹,膈肌下移,腹壁鼓起,要求做到自然柔和,緩慢松

16、弛,避免緊張。呼氣和吸氣時間之比為3:2,每分鐘呼氣10~15次,療程視病情而定。,,(二)飲食指導 1.飲食調節(jié)原則:低鹽、低脂、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1)心肺氣虛、血瘀飲停證:飲食宜甘溫,忌生冷肥膩之品。宜食補益心肺、活血化瘀之品,如蓮子、大棗、蜂蜜、花生等??蛇x食紅糖銀耳羹等。 (2)氣陰兩虛,心血瘀阻證:宜食甘涼,忌食辛辣、溫燥、動火之食物。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之品,如山藥、銀耳、百合、蓮子、枸杞子等

17、。,,(3)陽氣虧虛、血瘀水停證:宜食溫熱,忌生冷、寒涼、粘膩食物。宜益氣溫陽、化瘀利水之品,如海參、雞肉、羊肉、桃仁、木耳、大棗、冬瓜、玉米須等。可選食蓮子山藥飯等。 (4)腎精虧虛、陰陽兩虛證:宜食溫,忌辛辣寒涼之物。填精化氣、益陰通陽之品,如:芝麻、黑豆、枸杞、鵪鶉、牡蠣、鴿肉、桑椹等??蛇x食山藥雞蛋羹等。,,(5)陽虛水泛證:宜食溫陽利水、瀉肺平喘之品,如牛鞭、海參、羊肉、冬瓜等。 (6)痰濁壅肺證:宜食宣肺化痰之品,如橘皮

18、薏苡仁粥等。,,2.控制液體攝入量:減輕心臟負荷,24小時入量比出量少200~300ml為宜。 3.控制鈉鹽攝入量:限制量視心衰的程度而定。遵醫(yī)囑輕度者每日供給食鹽不超過5克,中度者每日不超過3克,重度者每日不超過1克。 4.進食的次數(shù):宜少量多餐,每日進餐4~6次,每晚進食宜少,避免飽餐。,,(三)情志調理 1.指導患者注意調攝情志,宜平淡靜志,避免七情過激和外界不良刺激,不宜用腦過度,避免情緒波動。2.告知患者誘發(fā)心力衰竭的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