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口腔科學,,,,,廣西中醫(yī)學院附屬瑞康臨床醫(yī)學院,五官科教研室,黃瀾,第一章 口腔頜面部解剖生理,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口腔,內容和要求,目的要求一、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結構。 二、熟悉乳牙列及恒牙列,為書寫口腔病歷奠定基礎 三、掌握牙體組織的結構,了解牙周組織的結構,為學習口腔常見病提供基礎知識。 主要內容 一、一般介紹口腔頜面部的解剖生理結構和特點?! 《?、重點講述乳、恒牙的
2、數目名稱及書寫符號。 三、重點講述牙體組織的結構。,第一節(jié)概述,,,1、口腔的范圍是:2、顏面部的范圍是:3、口腔頜面部的分區(qū)及頜面三等分:4、口腔頜面部的臨床意義:,1、口腔:,前為唇,兩側為頰,上為腭,下為口底,后為咽。由牙齒、頜骨及唇、頰、腭、舌、口底、涎腺等組織器官組成的功能性器官。是上消化道的起端,具有攝食、咀嚼、味覺、吞咽、表情及輔助語言和呼吸等功能。,2、頜面部,上起額部發(fā)際,下至舌骨水平,
3、左右達顳骨乳突垂直線之間的區(qū)域。,,,,口腔頜面部分區(qū),顏面部三等分,第一橫線-兩眉弓中間聯線第二橫線-口裂平行線第三橫線-舌骨平行線 面上部 面中部 面下部 顏面部的中1/3和下1/3兩部分組成的區(qū)域稱為頜面部,口腔頜面部臨床意義:,位置外露,易受外傷;血管豐富,傷口愈合快;血供豐富,組織疏松,受傷后出血較多;結構復雜,損傷后可能會發(fā)生面癱、麻木及涎瘺等并發(fā)癥;顏面部皮紋走向因不同部位而不同,
4、手術切口應沿皮紋,并選擇較隱蔽的區(qū)域作切口。,第二節(jié) 口腔,一、口腔的表面形態(tài),(一)、口腔前庭(二)、 固有口腔,(一).口腔前庭及其外表形態(tài),1. 口腔前庭 為位于唇,頰與牙列及牙槽黏膜之間的蹄鐵形的潛在腔隙. 2 外表形態(tài) 主要的外形標志有,口腔前庭溝:唇,頰與牙列及牙槽黏膜之間的蹄鐵形的潛在腔隙上、下 唇系帶及頰系帶:上、下唇系帶為前庭溝中線上扇形或線形的粘膜小皺襞,腮腺導管口:腮腺導管開口平對于上額
5、第二磨牙牙冠的頰黏膜上,呈乳頭狀突起,腮腺導管口:,磨牙后區(qū):為覆蓋于磨牙后三角表面的軟組織翼下頜皺襞:為伸延于上頜結節(jié)后內方與磨牙后區(qū)之間的粘膜皺襞。,磨牙后區(qū):,翼下頜皺襞:,頰脂墊尖:大張口時,平對上、下頜后牙合面的頰粘膜上有一三角形隆起,是為頰脂墊,其尖稱為頰脂墊尖,頰脂墊尖:,(二) 固有口腔及其外表形態(tài),1. 固有口腔 是口腔的主要部分, 上為硬腭和軟腭,下為舌和口底,前界和兩側界為上、下牙弓, 后界為咽
6、門.,2. 固有口腔的外表形態(tài) 主要為牙冠、腭、舌及口底的外形.,(1)牙冠、牙列或牙弓: 根據部位——前牙、后牙根據功能及形態(tài)——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上、下牙弓或牙列——上、下牙齒連續(xù)排列在牙槽骨上呈一弓形,近中面(面向中 線的牙面)與遠中面(背向中線的面):每個牙均有一個近中面和一個遠中面.近、遠中面統(tǒng)稱為鄰接面.牙合面:上下頜牙相對而發(fā)生咀嚼作用的一面稱牙合面.前牙者稱為切嵴.,唇面(前牙)或頰面(
7、后牙): 舌面(前、后牙)或腭面(上頜牙):,頰面,腭面,頜面,,牙尖:牙冠上突出成尖的部分稱牙尖. 舌面隆突:前牙舌面近緣部的半月形隆突起,稱舌面隆突,系前牙的解剖特征之一. 嵴:牙冠上細長形的牙釉質隆起,稱為嵴.,溝:牙面上細長的線形凹陷部分稱為溝. 點隙:為發(fā)育溝的匯合處或溝的末端處的凹陷.該處牙釉質若鈣化不全,則成為點隙裂.裂溝和點隙裂均是齲的好發(fā)部位. 窩:牙冠面上不規(guī)則
8、的凹陷稱為窩.,牙槽突:上頜牙槽骨向下、下頜牙槽骨向上突起的部分稱為牙槽突.牙齒的牙根位于牙槽突內.齦乳頭:為牙齦位于兩相鄰牙之間突起的呈乳頭狀的部分.齦乳頭填塞于兩鄰牙牙頸部的間隙處.,齦溝:是牙齦的游離齦部分與牙齒根頸部間的溝狀空隙.正常的齦溝深度不超過2mm.,(2)牙槽突、齦溝與齦乳頭,切牙乳頭或腭乳頭:為一粘膜隆起,位于腭中縫前端,左右上頜中切牙間之腭側,其深面為切牙孔,鼻腭神經、血管經此穿出向兩側分布于硬腭前1/3。,(3
9、)硬腭與軟腭:,硬腭被牙弓圍繞呈穹窿狀.軟腭為硬腭向后的延續(xù)部分,末端為向下懸垂的腭垂懸雍垂.,腭皺襞、上頜硬區(qū)及上頜隆突: 腭大孔:位于硬腭后緣前方約0.5厘米處,上頜第三磨牙腭側,約相當于腭中縫至齦緣之外、中1/3處。,肉眼觀察此處粘膜稍顯凹陷為腭大孔,腭前神經及腭大血管經此孔向前分布于硬腭后2/3,該粘膜凹陷為腭大孔麻醉的表面標志。,腭大孔,腭大孔,(4) 口底,舌系帶:為舌部粘膜返折與舌下區(qū)的粘膜相延續(xù)在中
10、線形成的帶狀結構。,舌下肉阜:為舌系帶移行為口底粘膜兩側的一對丘形隆起.其頂部有頜下腺導管和舌下腺導管的共同開口.口底的粘膜自舌下肉阜向兩側的后外方向延伸成一對皺褶,稱舌下皺襞.,口腔組織器官的解剖生理,(一)唇 表面解剖標志:,唇部組織分皮膚、肌和粘膜三層:唇部皮膚有豐富的汗腺、皮脂腺和毛囊,為癤癰好發(fā)部位;唇內面為粘膜,在粘膜下有許多小粘液腺,當其導管受到外傷而引起阻塞時,容易形成粘液腺囊腫;,,(二)頰,頰位于面部兩側,形成
11、口腔前庭的外側壁,主要由皮膚、淺層表情肌、頰脂墊、頰肌和粘膜所構成,(三)牙齒 又稱牙體,由牙冠、牙根和牙頸三部分組成. 牙冠— 牙釉質覆蓋,顯露于口腔的部分 牙根——牙骨質所覆蓋,埋于牙槽窩內的部分 牙頸部——牙冠與牙根交界部分 牙髓腔——牙體內有一與牙體外形大致相似、為牙髓充塞的腔,稱牙髓腔.冠部的稱髓室,根部的稱根管,根管末端的開口稱根尖孔.,牙冠的形態(tài) 功能不同, 形態(tài)各異切牙——尖牙——前磨牙——
12、磨牙——,2.牙根的數目和形態(tài).數目: 單根牙——上下頜前牙及下頜前磨牙及 部份上頜前磨牙?! 筛骂M磨牙及部份上頜前磨牙?! ∪馈项M磨牙,有時下頜第一磨牙 偶有三根。,形態(tài):,上頜切牙和前磨牙—呈圓錐形 下頜切牙和前磨牙—呈扁平形 笫一磨牙和乳磨牙—根分叉大 第二磨牙—根分叉小 了解牙根的數目和形態(tài),對牙髓病的治療和拔牙手術有很重要的臨床意義.,3. 牙齒的組織結構
13、 牙體組織由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三種鈣化的硬組織和牙體髓腔內的軟組織牙髓組成.,牙釉質(enamel),一、理化特性 1、分布:牙冠表面,牙尖部最厚,向牙 頸部漸薄,呈刀刃狀。 臨床意義:磨牙時應注意釉質厚度。 2、顏色:半透明乳白色或淡黃色。鈣化 程度越高,越透明。 3、硬度:鉆石—金剛石—釉質,人體中 最硬的組織,組成:1、無機物:96%-97%,主
14、要成分為鈣、磷,結晶相似于六方晶系的羥磷灰石結晶[Ca(PO4)6(OH)2]2、有機物:1%-,由蛋白質和脂類組成,釉質細胞外基質蛋白主要有釉原蛋白、非釉原蛋白和蛋白酶等三大類3、水:兩種形式,結合水和游離水,二、組織結構:,釉柱 及其他組織結構(施雷格線、釉質生長線、釉板、釉叢、釉梭)釉柱形狀: 縱切—柱狀,直徑4-6um,表面>深面。 橫紋:釉柱上有規(guī)律間隔的橫紋,橫紋之間約距4um,這是釉質發(fā)育期
15、間基質節(jié)律地層積而成,橫紋處的鈣化程度稍低,當牙齒輕度脫鈣時較明顯。 橫切—魚鱗狀 電鏡:球拍樣,頭部較大,近乎圓形,尾部較細,四、牙釉質的代謝:,牙釉質是有生命的組織,但其代謝能力很低。其本身無細胞、血管,但通過牙本質及牙髓來維持其活力。 證據: (1)死髓牙:釉質無光澤,變灰而脆; (2)釉叢、釉板、釉梭等有機物多的結構 為其營養(yǎng)通道; (3)用落射光對新鮮離體
16、牙觀察。 (4)放射性同位素示蹤證明。,牙本質:,牙本質,一、理化特性 1、分布:牙齒的主體,與牙髓合稱為牙髓—牙 本質復合體。 2、顏色:淡黃色,又稱象牙質。 3、硬度:比牙釉質低,比骨組織稍高,有彈性 4、組成 無機物:70%,主要為磷灰石晶體,但其晶體 比釉質的小,與骨及牙骨質的相似。 有機物和水:30%,有機物主要
17、為膠原蛋白。,牙本質主要由牙本質小管、成牙本質細胞突起和細胞間質所組成1、牙本質小管:由牙髓表面放射狀至釉牙本質界,牙尖及根尖處較直,牙頸部呈“ ~ ”狀2、成牙本質細胞突起:成牙本質細胞突起位于牙髓表面,其細胞突深入牙本質小管內,沿途有分支相互吻合3、細胞間質:為鈣化的間質,其膠原纖維排列與牙表面平行而與小管垂直,彼此交織成網。 年齡↑→繼發(fā)性牙本質↑→髓腔↓,二、組織學結構,牙骨質:是覆蓋在牙根表面的一層鈣化結締組織,色淡黃
18、,含無機鹽55%,構成和硬度與骨相似但無哈弗管.牙骨質借牙周膜將牙體固定于牙槽窩內.當牙根表面受到損傷時,牙骨質可新生而有修復功能.,牙骨質,牙髓:,是位于髓腔內的疏松結締組織,其四周為鈣化的牙本質形成的腔壁所包圍.牙髓中有血管、淋巴管、神經、成纖維細胞和成牙本質細胞,其主要功能為營養(yǎng)牙體組織,并形成繼發(fā)牙本質。牙髓神經為無髓鞘纖維,而無定位能力.牙髓的血管由狹窄的根尖孔進去,一旦發(fā)炎,髓腔內的壓力增高,容易造成血循環(huán)障礙,牙髓逐漸壞死
19、,牙本質和牙釉質則得不到營養(yǎng),因而牙齒變色失去光澤 ,牙體變脆,受力稍大較易崩裂.,牙髓,一、組織學結構 一種疏松的結締組織,由細胞、纖維、神經、血管及基質組成牙髓可分為四層:成牙本質細胞層、無細胞層、多細胞層、髓核,(一)細胞:1 、成牙本質細胞: 主要的功能細胞位于牙髓周與前期牙本質相接處,單層排列整齊。牙冠部細胞呈高柱狀,牙根中部為立方狀,根尖部為扁平狀細胞頂端有一長突起位。于牙本質小管內。功能:合成牙本質2 、
20、成纖維細胞(牙髓細胞)牙髓的主要細胞,細胞呈星形,有胞漿突起相互連接。功能:合成膠原3 、組織細胞和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 位于毛細血管周圍,是一種多分化潛能的細胞,受刺激時可分為結締組織中的任一種細胞。,(二)纖維:膠原纖維、嗜銀纖維,無彈力纖維。(三)基質:主要由蛋白多糖的復合物和糖蛋白組成,(四)血管:頜骨牙槽一分支→牙髓(五)淋巴管:與血管神經伴行(六)神經:有髓神經—傳導痛覺;無髓神經—調節(jié)血管的收縮和舒張。
21、 特點:( 1 )只有痛覺; ( 2 )缺乏定位能力。,1 、增齡變化:年齡↑→髓腔↓、細胞數↓、纖維↑、活力↓。2 、功能: ( 1 )營養(yǎng); ( 2 )制造功能; ( 3 )修復,二、臨床意義,4. 牙周組織結構 牙周組織包括牙槽骨、牙周膜及牙齦,是牙齒的支持組織 牙槽骨:是頜骨包圍牙根的部分,骨質較疏松,且富于彈性,是支持牙齒
22、的重要組織。牙根位于牙槽窩內。牙根和牙根之間的骨板,稱牙槽中隔。牙槽骨的游離緣稱為牙槽嵴。當牙齒脫落后,牙槽骨即逐漸萎縮。 牙周膜:是界于牙根與牙槽骨之間的結締組織。其纖維一端埋于牙骨質,另一端埋于牙槽骨和牙頸部之牙齦內,將牙齒固定于牙槽窩內,可以調節(jié)牙齒所承受的咀嚼壓力。其內有纖維結締組織、神經、血管和淋巴,有營養(yǎng)牙體組織的作用。,牙齦:是口腔黏膜覆蓋于牙頸部及牙槽骨的部分,呈粉紅色, 堅韌而有彈性;表面有呈橘皮狀之凹陷小點,稱為點
23、彩. 當牙齦發(fā)炎水腫時,點彩消失.,舌 具有味覺功能,能協助相關的組織器官完成語言,咀嚼,吞咽等功能. 舌前2/3為舌體部,活動度大,其前端為舌尖,上面為舌背,下面為舌腹,兩側為舌緣.舌后1/3為舌根部,活動度小.舌體部和舌根部以人字溝為界,其形態(tài)為倒V形,尖端向后有一凹陷處是甲狀舌管殘跡,稱為舌盲孔.,舌背粘膜有許多乳頭狀突起,當維生素B族缺乏或嚴重貧血時可見乳頭萎縮,舌面光滑.舌乳頭可分為以下四種.,(1) 絲狀乳頭 :為刺狀
24、細小突起,上皮有角化故呈白色,數量較多,遍布于整個舌背面。 (2) 菌狀乳頭 :呈覃狀,色紅,大而圓,散布于絲狀乳頭間,數量比絲狀乳頭少,含有味覺神經末梢。 (3) 輪廓乳頭 :有八~十二個,較大,呈輪狀,沿人字溝排列。乳頭周圍有深溝環(huán)繞,含有味蕾以司味覺。 (4) 葉狀乳頭:位于舌根部兩側緣,為數條平行皺襞。正常時不明顯,炎癥時充血發(fā)紅,突起而疼痛,有時易誤診為癌。,腭
25、 腭構成口腔的上界,且將口腔與鼻腔、鼻咽部分隔開.,前2/3硬腭的骨質部分由兩側上頜骨的腭突和腭骨水平板組成,口腔面覆蓋以致密的粘骨膜組織;后面1/3軟腭為可以活動的肌性部分.,口底,口底又稱舌下部,為位于舌體和口底粘膜之下,下頜舌骨肌和頦舌骨肌之上,下頜骨體內側面與舌根之間的部分.在舌腹正中可見舌系帶,系帶兩旁有呈乳頭狀突起的舌下肉阜,其中有一小孔為下頜下腺導管的開口。,三、乳牙、恒牙的萌出與標識,(一)乳牙1.乳牙的數目、名稱
26、、萌出時間和次序 正常乳牙有20個,上、下頜的左、右側各5個.其名稱從中線起向兩旁,分別為乳中切牙、乳側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乳牙萌出時間和次序見上表.乳牙一般出生后6~8個月開始萌出,至2歲半左右全部萌出.,2. 乳牙的標識與書寫 為便于病歷記錄,常用羅馬數字表示乳牙.乳牙的位置標識,采取面對病人,用“十”將全口牙齒分為上、下、左、右四區(qū).,,,,Ⅴ Ⅳ Ⅲ Ⅱ Ⅰ,Ⅰ
27、 Ⅱ Ⅲ Ⅳ Ⅴ,Ⅴ Ⅳ Ⅲ Ⅱ Ⅰ,Ⅰ Ⅱ Ⅲ Ⅳ Ⅴ,上,下,左,右,(二) 恒牙恒牙的數目、名稱、萌出時間和次序 恒牙共有28~32個,上下頜的左右側各7~8個,從中線起向兩旁分別為中切牙、側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切牙和尖牙位于牙弓前部,統(tǒng)稱為前牙;前磨牙和磨牙位于牙弓后部,統(tǒng)稱為后牙.,(三)乳牙與恒牙的替換 一般從6歲至12歲之間,口腔內乳牙逐漸
28、脫落,恒牙相繼萌出,恒牙和乳牙發(fā)生交替,此時口腔內既有乳牙,又有恒牙,這種乳、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時期稱為混合牙列時期.,2. 恒牙的標識與書寫 為便于病歷記錄,常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恒牙.,,,,8 7 6 5 4 3 2 1,1 2 3 4 5 6 7 8,8 7 6 5 4 3 2 1,1 2 3 4 5 6 7 8,上,下,右,左,,,作業(yè):,1、口腔以牙列
29、為界分為 和 兩部分。,2、牙齒分類如根據部位分為 和 。 根據功能及形態(tài)分為 、 、 和 。,3、下頜磨牙多為三個牙根,是否正確?,4、牙體組織由 、 、 三種鈣化的硬組織和軟組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