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從客觀歸因到主觀歸責從客觀歸因到主觀歸責關鍵詞:因果關系體系分析客觀歸因主觀歸責內容提要:在中國現行刑法的明文規(guī)定和犯罪構成四要件的解說體系下,對因果關系及刑事責任的確定應遵循從客觀歸因到主觀歸責的分析進路。所謂客觀歸因,即對因果關系的判斷只是確定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的客觀基礎,故采用“條件說”即能以最簡捷方法予以解決,不需要引入見仁見智的各式規(guī)范判斷學說至于由此而導致的責任范圍過于寬泛的問題,則可以通過對主觀罪過的精確界定予以解決,在
2、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更高層面最終解決對行為人是否歸責的問題。一、難解之結: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刑法上之因果關系問題,歷來被認為是刑法學犯罪論中最復雜的問題之一。復雜之根源在于世界上萬事萬物均處于普遍的聯系之中,事物之間各自的物質作用力縱橫交錯、重疊擠壓。由于因果關系本身的復雜,故過去的刑法理論為解決“危害結果是由何種原因引起及其歸責問題”,而引入諸多哲學范疇——必然與偶然、直接與間接、主要與次要、條件與原因等等。⑴殊不知如此一來非但不能真正說明并
3、解決問題,反而使對任何疑難事案的解說,最終呈一種論說各方自取一隅視角、各有其理、難以定論的局面(當然,最終在處斷方面由終極權力掌控終極結論)。研究刑法之因果關系首先須明確其研究的意義何在,以及對其在研究結論上必然存在之多可狀態(tài)進行說明。就研究意義而言,生活中絕大多數案件在因果關系方面其實并不存在問題。清楚簡單屬于不證自明之常識性認識,訴訟中不必論及也無須專門舉證,如甲放火燒毀一座房子、乙3果不消失,這個行為就不能從思想上趕走,那么這個結
4、果就由這個行為所引起”。⑶以形式邏輯必要條件的公式表述,即“無前必無后”——如果沒有該危害行為,則必然沒有該危害結果如果行為人“不偷就醫(yī)款”或“不打一拳”,則肯定不會發(fā)生前述之危害結果。于是可以認為:“偷”或“打”的行為同危害結果之間具有必要條件(事實)意義的因果關系。如此認識,便大大收縮和簡化了刑法因果關系之識別范圍及證明要求。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德國刑法學家梅茲格指出:“條件論在刑法學中也是唯一的因果關系理論”。⑷(二)域外學說之論說
5、爭點——規(guī)范判斷根據“條件說”認定的因果關系范圍自然極為寬泛,如雷雨天勸人去野外散步而致他人被雷電擊死的行為(不勸則肯定不會出現死亡結果),也會認為存在刑法上的因果聯系。為防止無端擴大刑事責任的范圍,故出現了各種從法規(guī)范之評價角度對條件式因果關系進行限制的學說。在美國刑法理論中,對屬于第一層次的“事實原因”予以限制和補充的是:第二層次的“法律原因”——從事實原因中篩選出法律所關注的部分,以此作為刑事責任的客觀基礎至于篩選的標準,有側重于
6、客觀情況的近因說、側重于行為人主觀認識的預見說及側重于刑罰目的和刑事政策的刑罰功能說之爭。⑸而在大陸法系學說史上,則先后主要歷經了原因說、相當因果關系說與客觀歸責理論之變遷。原因說所強調的原因,是在眾多條件中對結果的發(fā)生具有重要作用之因素但對“重要作用”的判斷仍然眾說紛紜,很大程度上屬于一種個性化、具象化的判斷而難以稱之為基本標準,故該理論在學說史上只是曇花一現。相當因果關系說則引入社會生活中一般人的經驗,認為在通常情況下某種行為產生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主觀歸責從arz客觀歸因arz到
- 從客觀到主觀理解邏輯證明得出新真理
- 淺議客觀歸責理論
- 主觀符合客觀
- 主觀與客觀
- 從想象的客觀到有節(jié)制的主觀-有關翻譯活動中動態(tài)關系的研究.pdf
- 刑法中的客觀歸責論
- There的主觀化——從指示到存在.pdf
- 調和主觀和客觀
- 主觀必須符合客觀
- 客觀歸責論基本構造的辨析
- 刑法中的客觀歸責理論.pdf
- 從客觀再現到主觀表現——論20世紀80年代中國攝影的觀念轉型
- 主觀必須符合客觀學案
- 客觀喜歡和主觀喜歡
- 客觀差異與主觀差異
- 論客觀歸責理論的體系定位.pdf
- 危險接受的客觀歸責理論詮釋.pdf
- 客觀歸責理論的批判與重構.pdf
- 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