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MRI醫(yī)師上崗證考試 輔導材料(六),關節(jié)軟組織MRI診斷,,肩關節(jié)組成:肩胛骨的關節(jié)盂和肱骨頭穩(wěn)定性:崗上肌、崗下肌、肩胛下肌、小圓肌及其肌腱。另:關節(jié)囊、盂肱韌帶、盂唇、肱二頭肌長頭腱,,,斜方肌鎖骨崗上肌喙肱韌帶喙突肱二頭肌長頭肌腱肩胛下肌腱三角肌,崗上肌腱喙肱韌帶喙突肩胛下肌腱,肩峰崗上肌上關節(jié)唇肩胛盂下關節(jié)唇,,鎖骨肩峰喙肱韌帶崗上肌喙突肩胛盂崗下肌前、下后關節(jié)唇喙肱肌小圓肌
2、大圓肌,,肩峰崗上肌肱二頭肌長頭腱喙肩韌帶喙突肩胛下肌腱盂肱下韌帶三角肌,,肩峰崗下肌及肌腱肩胛下肌腱三角肌,肩腱袖撕裂,主要為崗上肌腱撕裂。分三期:1 水腫和出血。 2 退變和纖維化。 3 部分或完全性撕裂。,部分性肩腱袖撕裂,表現(xiàn)為不同深度地累及肩腱袖的關節(jié)面或滑膜面,撕裂位于肌腱內,與肌腱表面不相通T1像:低到中等信號質子像:中等到高信號T2及脂肪抑制像:為高信
3、號,完全性肩腱袖撕裂,當貫穿肩腱袖全層時,肩峰下滑膜囊和盂肱關節(jié)直接相通。表現(xiàn)為:線樣異常信號越過肩腱袖肌腱,從盂肱關節(jié)囊延伸到肩胛下滑膜囊肌腱斷端回縮,可達骨性關節(jié)盂邊緣水平嚴重時可累及其他肌腱,,繼發(fā)征象包括:1 肩胛下滑膜囊積液2 岡上肌脂肪變性3 肩峰下滑膜囊周圍脂肪層被肉芽組織、瘢痕或液體滲出替代,肩腱袖撕裂T2像崗上肌腱撕裂崗上肌腱內 可見條狀高 信號影,脂肪抑制像崗上肌腱內高信號影,冠狀位T2加權像
4、崗上肌腱局部稍高信號,關節(jié)造影T2像岡上肌腱撕裂肌腱內高信號影,岡上肌腱完全性撕裂肌腱斷端回縮至關節(jié)盂水平,肩卡壓綜合征,正常的盂肱關節(jié)、岡上肌腱可在岡上肌出口內自由滑動。岡上肌出口:肱骨頭上方和肩胛下方間的一間隙。肩卡壓綜合征:引起岡上肌出口狹窄,壓迫肩峰下滑囊和岡上肌腱,并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引起肩卡壓綜合征的病變有:1 肩峰下滑膜囊炎2 肩腱袖病變3 骨結構改變,,臨床表現(xiàn):盂肱關節(jié)外展至一定范圍即有肩部和上
5、臂疼痛。,肩峰下滑膜囊炎,MRI表現(xiàn)肩峰下滑膜囊炎:滑膜囊增厚炎性滲出:T1像:低信號。T2像:高信號增生: T1及 T2像:均為低信號,肩峰下滑膜囊炎T2像因炎性滲出和滑膜增生,使滑膜囊增厚,在T2像上為高信號,肩腱袖變性,肩腱袖肌腱變性:瘢痕、纖維化、黏液樣變。肩腱袖變性分為三級:1 肌腱退變但外形腫大,輪廓正常。2 有外形改變,變薄或不規(guī)則。3 同時有外形和信號的改變。肩腱袖變性時,在T1、T2及質子像均呈中等或稍高
6、信號。,,冠狀位T1加權像崗上肌腱變性崗上肌腱局部稍高信號,肩關節(jié)MRI造影T1像關節(jié)囊顯示良好,造影劑無外滲,岡上肌腱鈣化呈小條狀低信號。,骨結構改變,肩卡壓綜合征可由肩峰退行性病變引起肩峰前骨刺壓迫崗上肌腱T1像,骨刺為明顯低信號,盂肱關節(jié)不穩(wěn)定,盂肱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取決于關節(jié)周圍的肌腱和韌帶。最常見為前部不穩(wěn)定,多由盂肱下韌帶病變引起,盂肱下韌帶的前帶形成盂唇前部。盂肱下韌帶和前盂唇從關節(jié)盂邊緣撕脫,稱為Bankart病變,
7、Bankart病變T2像前盂唇(白箭)及盂肱下韌帶前帶(黑箭)撕脫,盂唇病變,盂唇是盂肱韌帶和關節(jié)囊附著于關節(jié)盂緣的纖維性組織盂唇病變包括退變和撕裂退變:表現(xiàn)為盂唇磨損,表面不平整,使關節(jié)摩擦增加及肱骨頭軟骨軟化。可導致盂肱關節(jié)失穩(wěn)和脫位MRI:盂唇嚴重磨損時,表現(xiàn)為盂唇萎縮,,盂唇撕裂分為四種:瓣狀撕裂縱向撕裂上盂唇前向撕裂上盂唇向后撕裂,關節(jié)盂后唇撕裂T2像:后盂唇的多發(fā)性條狀高信號帶提示撕裂,膝關節(jié)各方位解剖顯
8、示 矢狀位圖象 主要顯示半月板和十字韌帶。正常內外側半月板在各脈沖序列的圖象均顯示均勻低信號。半月板表現(xiàn)蝴蝶結形、三角形。十字韌帶前十字為單束或多束,約1CM厚;后十字為弓形帶狀 冠狀位圖象 主要顯示內外側副韌帶 橫軸位圖象 主要顯示髕股關節(jié)結構,半月板損傷 將半月板內高信號抵至半月板的關節(jié)面提示半月板撕裂。,根據其異常信號范圍及嚴重程度進行分度: 0度:正常半月板,其內無異常信號; Ⅰ度:半月板
9、內可見圓形或卵圓形異常信號, 但異常信號未抵至半月板的關節(jié)面; Ⅱ度:半月板內可見線形異常信號,異常信號未抵至半月板的關節(jié)面; Ⅲ度:半月板內可見圓形、卵圓形或線形異常信號,異常信號抵至半月板的關節(jié)面。,十字韌帶損傷 MRI顯示完全撕裂為前、后十字韌帶的連續(xù)性中斷,其內部可見高信號或走行區(qū)不見正常韌帶結構,代之以云霧狀或模糊的高信號。,側副韌帶損傷以冠狀位觀察為好。分三度Ⅰ輕度損傷;韌帶內側見積液或出血樣信號Ⅱ
10、部分撕裂;韌帶內部或周圍見積液或出血樣信號,走行失常Ⅲ完全撕裂。韌帶連續(xù)性中斷,韌帶增粗,形態(tài)扭曲,急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局限性骨膿腫,慢性硬化性骨髓炎,,長骨不典型骨髓炎,化膿性關節(jié)炎,,骨結核綜合片,結核,軟組織病變,腫瘤 1、間葉組織 4、纖維類 2、脈管類 5、肌肉 3、神經類 6、滑膜出血炎癥,脂肪瘤,1、是最常見的間葉組織來源的軟組織腫瘤2、好發(fā)年齡:50-6
11、0歲3、分類 按深淺:淺表型、深部型 按組織結構:肌肉內及肌間脂肪瘤;腱鞘 和關節(jié)脂肪瘤;椎管、顱內;胸腔、心包4、脂肪瘤?。憾嘁娪變?,全身散發(fā)多個瘤灶,右前臂肌肉間脂肪瘤 T1WI,T2WI,STIR脂肪抑制,左側腋部肌間脂肪瘤,T1WI,T2WI,縱隔脂肪瘤,,左大腿前外側骨旁脂肪瘤,腹部多發(fā)脂肪瘤部分惡變,左側三角區(qū)侵襲性脂肪瘤脂肪組織與橫紋肌
12、并存,脂肪肉瘤,來源:原始間質細胞,惡性。病理分型:脂肪瘤樣型(切面灰黃色) 黏液樣型(膠凍樣) 圓形細胞型(腦髓樣) 多形性(魚肉樣,出血壞死囊變 ),右大腿前內側黏液樣脂肪肉瘤 T1WI,T2WI,血管瘤,先天性疾病,多見于青年期,占良性腫瘤7%。按照血管腔及血管內皮的類型:
13、 毛細血管型、海綿型、靜脈型、混合型;按照發(fā)生部位:皮膚、皮下、肌間、滑膜;但多為混合型, 廣泛蔓延性生長。MR特點:形態(tài)不規(guī)則,信號不均勻,流空血管影,左膝前外側皮下血管瘤T1WI:低信號,流空;T2WI:高信號;STIR:扭曲的管狀結構。3D DEC MRA:叢蔓狀,左小腿下段外側血管瘤,右前臂血管脂肪瘤特點:脂肪與流空血管均可見,左前臂血管瘤,頭枕部皮下血管瘤,右髂部皮下AVM,右頸部
14、海綿狀血管瘤,STIR,淋巴管瘤,1、類似于正常的淋巴管,含內皮細胞及支持結 締組織,脂肪,纖維組織,平滑肌等。2、原因:先天發(fā)育畸形或引流梗阻的繼發(fā)表現(xiàn)。3、分類:單純性(毛細血管性)淋巴管瘤、海綿狀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囊性水瘤)。4、可逐漸增大,合并感染、出血、破裂時常急診就醫(yī)。5、好發(fā)部位:口底、顏面、涎腺、肌間隔;頸部、腋部、上臂。6、MR特點:結締組織內多個囊性影,T2WI明顯高于水信號;典型者沿淋巴
15、引流方向分布。,右肘部皮下囊性淋巴管瘤,頸部淋巴管瘤,,周圍性神經源性腫瘤,分類:神經纖維瘤、神經鞘瘤(雪旺氏瘤)。神經纖維瘤:20-40歲,常見于皮膚神經;MR信號特點:T1WI與骨骼肌信號相仿,T2WI呈“靶征”:中心稍低信號(腫瘤實質區(qū)),周圍高信號(結構較疏松的黏液樣組織),增強掃描中心見強化。,,神經鞘瘤:20-50歲,分布較廣,通常具有較完整的包膜;MR信號特點:T1WI低或等信號,T2WI不均勻高信號,中心甚至明亮高信號
16、(出血、壞死、囊變),增強掃描中心無強化。,右大腿后部神經纖維瘤,,右側頸部神經纖維瘤,增強掃描中心強化,T2WI中心低信號,左腓骨神經鞘瘤,T2WI信號不均勻,增強中心無強化,右大腿后部神經鞘瘤,,增強中心無強化,神經纖維肉瘤,來源:常由神經纖維瘤惡變而來。罕見;14-62歲;頭頸部、四肢、腹膜后。病理:腫瘤細胞胖梭形為主,核扭曲,分裂;病理分型:梭形細胞型、上皮型、腺型、黑色素型、異質化生型。MR 特點:腫瘤大,結節(jié)狀、分葉
17、狀或不規(guī)則,邊界清楚,常有假包膜,常有出血壞死。,右側頸背部神經纖維肉瘤,硬纖維瘤病,來源:筋膜、腱膜;侵襲性。分類:深部型:腹外、腹壁、腹內; 表淺型:手掌、足底之腱膜。MR特點:T1WI及T2WI均呈不均勻中等信號或梢高于肌肉信號,邊緣不規(guī)則,增強可有中等或明顯的強化。,左小腿硬纖維瘤病,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常見;成分多行性,包括組織細胞、纖維母細胞、巨細胞、黃色瘤細胞臨床:50-70歲,位于肢體深筋膜、骨骼
18、肌及皮下;軟組織腫塊,局部疼痛,病程長短不一病理:結節(jié)狀,可有假包膜,質地較軟;如膠原纖維多則質地硬,血管豐富,可有出血壞死,偶有鈣化,侵襲性MR:腫瘤多邊界清楚,浸潤者邊界不清,T1WI中等信號,T2WI高信號,不均勻。增強掃描強化不均勻。,,MR之優(yōu)勢:明確腫瘤范圍,與周邊血管關系,評價手術效果及隨訪,左小腿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平滑肌肉瘤,可發(fā)生與軟組織的任何部位,腹膜后,腸系膜,四肢臨床:疼痛性腫塊,生長快病理:圓形或結節(jié)狀
19、,界限一般清楚,似有假包膜,質地硬,可有出血壞死囊變;核異型MR:邊界較清楚,形態(tài)較規(guī)則,T1WI等信號(肌肉),T2WI高信號,信號均勻,強化不均勻,左肘外側平滑肌肉瘤,滑膜肉瘤,起源:具有向滑膜細胞分化潛能的間葉細胞,與關節(jié)囊內的滑膜組織無直接關系,通常與肌腱、腱鞘有關,多見于20-40歲。好發(fā)于四肢關節(jié)周圍,靠近腱鞘、滑膜、關節(jié)囊。臨床:起病隱襲,軟組織內無痛或痛性腫塊,腫瘤惡性程度與病程有關,浸潤性生長,易復發(fā),易發(fā)生血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骨關節(jié)疾病的康復軟組織損傷
- 磁共振成像診斷骨、關節(jié)及軟組織疾病
- 老年人骨關節(jié)及軟組織疾病的康復
- 腰關節(jié)滑脫軟組織
- 軟組織損傷和疾病
- 膝關節(jié)軟組織平衡
- 軟組織及骨關節(jié)損傷康復護理
- 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軟組織平衡
- 骨關節(jié)病和軟組織損傷的中醫(yī)綜合治療
- 軟組織病變
- 軟組織肉瘤
- 磁共振成像對骨關節(jié)軟組織腫瘤的診斷價值.pdf
- 關節(jié)疾病
- 軟組織損傷急救
- 軟組織損傷康復
- 軟組織挫傷記錄
- 軟組織損傷穴
- 軟組織挫傷記錄
- 上崗考試強化訓練試題第七季(含答案)
- 高頻超聲對肩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損傷的臨床應用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