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赤蘚糖醇是一種低熱值、耐受量高、且可以有效防治齲齒的四碳糖醇,因其具備多種優(yōu)良特性,它已經成為國際認可的食品添加劑。在發(fā)酵過程中,球頭三型孢菌(Trichosporonoides oedocephalis ATCC16958)會產生赤蘚糖醇和甘油等醇類物質,通過改變發(fā)酵培養(yǎng)過程的營養(yǎng)物質、無機鹽等的添加,可能影響代謝途徑關鍵酶的活性,從而改變菌株發(fā)酵生產不同多元醇的量。為此,本文研究主要圍繞金屬離子鹽添加、金屬離子鹽與碳源葡萄糖的協(xié)同補
2、料發(fā)酵、以及表面活性劑(兩性離子)等的添加來研究球頭三型孢菌的代謝調控,旨在探明相關的代謝調控機制和提高多元醇(主要是赤蘚糖醇)的產量,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如下:
首先,系統(tǒng)研究了四種金屬離子鹽CuSO4·5H2O,Ni(NO3)2·6H2O,MnSO4·H2O,Al2(SO4)3·18H2O對球頭三型孢菌多元醇產量的影響。搖瓶培養(yǎng)120h后,與對照相比,在30mg/L CuSO4·5H2O作用下的赤蘚糖醇含量增加了86.40%
3、,副產物甘油減少了31.23%。此外,在5-L發(fā)酵罐中分批培養(yǎng)108h后,補充30mg/L CuSO4·5H2O下的赤蘚糖醇產量達到44.27g/L,比對照增加了27.10%。進一步研究表明,培養(yǎng)60h后,與對照相比,在發(fā)酵罐中添加30mg/L CuSO4·5H2O的赤蘚糖還原酶(ER)活性顯著增加,而大多數發(fā)酵時間里3-磷酸甘油脫氫酶(GPDH)活性都在降低。此外,與對照細胞相比,用Cu2+處理的球頭三型孢菌細胞中的NADPH/NAD
4、P比例略低。
其次,在銅離子研究的基礎上,為考察不同發(fā)酵方式下的多元醇生產狀況,我們在5-L發(fā)酵罐中先采用不同濃度的葡萄糖進行分批發(fā)酵,然后用優(yōu)化的葡萄糖濃度并添加CuSO4·5H2O進行發(fā)酵探索。結果表明,初始葡萄糖濃度為300g/L的赤蘚糖醇產量最大為44.52g/L,其體積生產速率為0.371g/(L·h)、產率為0.167g/g。在此濃度葡萄糖的基礎上添加30mg/L的CuSO4·5H2O后,赤蘚糖醇產量達到49.62
5、g/L,提高了11.5%。進一步控制總糖濃度為300g/L,且初始濃度為200g/L,分別進行單獨補糖和協(xié)同補糖與銅離子的補料發(fā)酵,結果赤蘚糖醇產量分別為47.25g/L和55.31g/L,比初始300g/L的葡萄糖分批發(fā)酵分別提高了6.1%和24.2%。特別地,協(xié)同補糖與CuSO4·5H2O后,赤蘚糖還原酶的活性在84h達到最大,為0.152U/mg protein,比單獨補糖時提高了18.8%;通過銅離子鹽和葡萄糖的協(xié)同補料發(fā)酵可顯
6、著提高赤蘚糖醇的產量,最終使赤蘚糖醇生產速率達到0.461g/(L·h)。
最后,我們又考察了不同種類的表面活性劑對球頭三型孢菌發(fā)酵產多元醇的影響。搖瓶發(fā)酵120h后,添加0.5g/L甜菜堿所對應的赤蘚糖醇產量最大,為37.16g/L,比對照提高了50.38%。通過對酶活的分析,發(fā)現(xiàn)發(fā)酵48h后,0.5g/L甜菜堿(0.211U/mg protein)作用下的赤蘚糖還原酶活性略高于對照(0.192U/mg protein),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HOG1抑制劑和環(huán)境因子對球頭三型孢菌產多元醇的影響.pdf
- HOG1缺失型球頭三型孢菌的構建及其發(fā)酵調控研究.pdf
- 產1,3-丙二醇克雷伯氏菌代謝調控的研究.pdf
- 肺炎克雷伯氏菌產2,3-丁二醇的代謝調控研究.pdf
- 銅綠假單孢菌Ⅲ型分泌系統(tǒng)調控機制的研究.pdf
- 球孢白僵菌和金龜子綠僵菌及其代謝產物的抑菌活性研究.pdf
- 營養(yǎng)調控綠僵菌產孢模式轉換機制的初步研究.pdf
- 鞘氨醇單孢菌代謝硫氮氧雜環(huán)化合物機理研究.pdf
- 猴頭菌麥角甾醇高產菌株篩選及代謝調控的研究.pdf
- 三孢布拉霉發(fā)酵產β-胡蘿卜素的代謝調節(jié)研究.pdf
- 蝗綠僵菌MabrlA在產孢調控作用和致病機制中的功能研究.pdf
- 三孢布拉霉發(fā)酵生產番茄紅素的代謝調控研究.pdf
- 黑孢漆斑菌產漆酶的研究.pdf
- 兩株疣孢菌次級代謝產物的研究.pdf
- 蠟蚧輪枝菌固態(tài)發(fā)酵產孢培養(yǎng)的研究.pdf
- 灰葡萄孢菌和紫外誘導葡萄抗毒素白藜蘆醇合成及代謝的研究.pdf
- 氧化脅迫對球孢白僵菌生理及代謝影響的研究.pdf
- 三孢布拉氏霉菌產類胡蘿卜素發(fā)酵調控機理的研究.pdf
- 球孢白僵菌營養(yǎng)親和型的研究.pdf
- 綠僵菌微循環(huán)產孢及相關基因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