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重新理解政治與政治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講 重新理解 “政治”與認識“政治學”,1、政治的內涵與外延:“政治”概念的演變史 2、重新認識政治學:政治學理論的歷史發(fā)展脈絡,政治化的時代——現代社會的歧路,(一)人類社會生活的“政治化” 1.政治權力能夠加以統(tǒng)治和支配的人群范圍已經無限制地得到了擴大。 2.政治權力在越來越高的程度上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之中。 3.政治的影響力正不斷地擴展到政治之外的人類文化的各個領域,如宗教

2、、科學、經濟、藝術、體育等,從而剝奪了它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二)“政治冷淡”的擴大:在現代世界,物質的豐裕導致了精神的貧乏,自由的泛濫導致了對自由的恐怖。 1.現代政治的機制日益復雜,而其規(guī)模則已經擴大到了國際的范圍。 2.社會總體的官僚化和合理化的進展,每一個人所歸屬的機構和組織作為一種非人格化結構的特征日益明顯 。 3.在現代人的思想中,政治自身所具有的“可疑的”與“丑惡的”特性已經根深蒂固。

3、 4.由于大眾傳媒在事實上發(fā)揮了一種把大眾的興趣轉移到那些非政治性的對象上,并且對其加以固定化的功能。 5.現代人過度繁忙的日常生活使他們無暇關心政治。,對政治的誤解:(1)許多人想當然地假定研究政治的學者和教師必然帶有某種偏見,很難相信該學科能夠以不偏不倚、完全客觀的態(tài)度加以研究。(2)人們還往往認為政治是一個骯臟的字眼:一方面讓人聯想到麻煩、混亂甚至暴力,另一方面又與欺騙、操縱和謊言糾纏不清。  1755年英國人塞繆爾&

4、#183;約翰遜就將政治斥為“不過是飛黃騰達的工具而已”,19世紀著名美國歷史學家亨利·亞當斯則將其概括為“仇恨的系統(tǒng)性安排”。 肯尼斯·米諾格認為研究政治的第一步就必須是擺脫現代固有觀念的窠臼。因此,重新理解政治與政治學就必須回歸政治的本源,重新回歸政治與政治學本身。,“政治化與政治冷漠悖論性并存”的事實意味著現代人已經置身于一個十字路口,正面臨著下面的選擇:是全面屈服于支配他們的政治權力,還是主動地克

5、服對政治的冷漠,恢復自己對于政治的主體性地位。政治無論如何都只是人類的行為,人對于政治具有優(yōu)先性和主體性,政治與國家都是人造物,是人類行動的領域的之一。,重新理解現代政治視閾下“人與政治”的關系,,政治本身所具有的灰暗特性:人作為人,總是希望能夠主宰自己的生活;然而政治現象中卻始終存在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它對人的這種意志強加扭曲、并且把它引向認們自己也始料不及的方向。,政治在本質上說意味著一種權力關系,而后者又把暴力作為自己的最后依據

6、,所以人們的行為方式也就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難以避免地被政治的動向所左右。最突出地放映了政治這一特征的,就是戰(zhàn)爭與革命這種政治的極端狀態(tài),它把人們絕對地區(qū)分為敵友兩個陣營。,把生命或者健康這些人的基本價值置于公共權力管理之下的福利國家的實際運作,則是政治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表達。,在人們受到越來越強的政治支配的現實當中,重新創(chuàng)造出一種能夠保證人的優(yōu)先性,并且為人類開創(chuàng)新的未來的充滿生機的政治學,就成為政治學界家們所必須嚴肅面對的諸多課題中最

7、迫切需要加以回答的一個。,現代政治學的起點:重新審視人與政治之間的關系,對政治問題的思考,是對不能由政治所消滅、所擺弄的人的尊嚴的縝密的思考。政治學家應抱有對人所應該具有的合理的生存條件的牢固信念,同時具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那些與人的生存條件直接相關的問題。盡管政治學談不上是什么充滿了樂趣的學問,但它卻擔負著改變人類命運、開創(chuàng)人類未來的使命。,政治現象其內容既是人類的活動本身,同時又因為它具有某種外在于人的力量,從而潛藏著對人類的命運或

8、者生活方式加以主宰的危險傾向。政治學者應該具有政治所具有的左右著人們生與死的關鍵特性的緊張感,政治學具有一門批判性學問的精神特質。,洛克曾言: 我們全部的命運都與政治的方向相關。 “我們不得不與政治活動一同沉浮”。,政治或“政治事物”的本質:全面決定人的生存方式或者人的命運的力量,在人類生活中,必須存在某些能夠抵抗政治支配的價值領域,政治權力是某種從外部侵入人類社會的“惡”。,從根本上說,離開政治,人類同樣也不可

9、能獲得自由。洛克在承認政治不可避免的基礎上,強調必須確立能夠對政治支配加以抵抗的人類價值領域,并由此確立人類對于政治的優(yōu)先性地位。,1、理解人類政治生活的三個重要隱喻:政治與航海;政治與牧人;政治與蜂群。 2、古典時代對“政治”的理解與當代人對政治的理解存在極大的斷裂。(A、古典政治中的“政治”是“人之為人”的本質性活動,現代政治中的“政治”是人的存在條件和安全保障;B、德性的生活——權力和利益的競技) 3、研究

10、政治的第一步是要擺脫現代固有觀念的窠臼。 4、重新理解政治與政治學就必須回歸政治的本源,重新回歸政治與政治學本身。,古典政治:德性的生活,古典政治學理論認為,那使人的靈魂區(qū)別于禽獸靈魂的,使人區(qū)別于禽獸的,乃是語言,或者理性,或者理解力。因此,人份內的工作就在于有思想的生活,在于理解,在于深思熟慮的行動。好的生活就是與人存在的自然秩序相一致的生活,是由秩序良好的或健康的靈魂所流溢出來的生活。善的生活簡單說來,就是人的自然喜好

11、能在最大程度上按照恰當秩序得到滿足的生活,就是人最大程度地保持頭腦清醒的生活,就是人的靈魂中沒有任何東西被虛擲浪費的生活。善的生活就是人性的完美化,它是與自然相一致的生活。,人性的完全實現并不在于公民社會中的某種消極的成員身份,而是在于受到政治家、立法者或創(chuàng)建者的恰當指導的活動中。對于完善一個共同體的鄭重關切,比之對于完善一個個體的鄭重關切,需要一種更高的德性。法官或統(tǒng)治者比之常人有著更加偉大和崇高的機會來正義地行動。好人并不就是好公民

12、,而是在一個好的社會中扮演統(tǒng)治者角色的好公民?!文耸侨祟悆?yōu)異性使自身得到充分發(fā)展的領域,并且在他們的精心培育下,所有形式的優(yōu)異性都會以某種方式相互依賴。 古典政治學家們是從人的完善著眼來看待道德事務和政治事務。政治指的不是一個社會的憲法而是其生活方式。一個社會的特征或者風格,取決于這個社會把什么東西看作是最令人敬重或最值得崇敬的。,柏拉圖筆下的政治與政治家,,一艘船的船長在任何時候都會把他的精力集中在為這艘船和水手們

13、謀取真正的利益。他并沒有制定什么書面規(guī)則,但卻通過實際運用他那適用于航海的知識而提供了一套行為準則。以這樣的方式,他保全了他那條船上的所有人的性命。如果統(tǒng)治者真的明白所謂統(tǒng)治就是運用他們的技藝作為一種比成文法更加強大的力量去謀取幸福,那么一個真正的政治體制不就可以建立起來了嗎?只要統(tǒng)治者具有這種健全的心靈狀態(tài),只要他們能夠堅定地遵循這個偉大的原則,他們就不會犯什么錯誤,這個原則就是:在理智和統(tǒng)治技藝的指引下,始終大公無私地、公正地對待他

14、們的臣民。這樣的話,他們不僅能夠保全臣民的性命,而且也能在人性許可的范圍內改造臣民的性格。,當國王要織造國家之網時,他會有一種清醒的見地。他決不會允許把具有溫和品性的人與具有勇敢品性的人分開,它必須把國家織造得密密實實。首先是在各種不同類型的人心中建立起共同的信念,使公眾的榮譽和勝利服務于這一目的;最后是每一類型的人必須與其他類型的人建立聯系,締結莊嚴的婚約。并把管理國家的各種職司托付給他們,在各種情況下讓他們分擔公務。國王的技藝正是依

15、靠相互和諧與友誼的紐帶把兩種類型的生活織成一種真正的同胞關系,贏得了這種統(tǒng)一。這塊織物成為一切織物中最美好的,最優(yōu)秀的。它把城邦里的所有居民都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無論是奴隸還是自由民。這位國王紡織工保持著他的控制權和監(jiān)督權,這個國家擁有人間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一切。,政治之本源:古希臘的理解,(一)詞源學的分析POLICS:城邦之生活城邦:區(qū)別于家庭與村落之共同體城邦:“人”的活動領域:公共領域(二)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之比較1、兩者

16、的界限與各自的活動形式:勞動、工作;語言、行動2、穿越界限之德性:勇氣3、公共領域之制度安排,公民大會(由年滿18歲的公民組成)(法定人數為6000人,第年開40次)最高權力機關,元老院,500人議事會(為公民大會準備議程,控制財政)(由每部落選50位年滿30歲的公民組成,輪流任席),陪審法庭(最少人數500人),9名最高執(zhí)政官,10名將軍,,,,,,在古希臘,公民在公共領域為實踐他的德性而擔負起了社會責任,通過對話和

17、行動這兩種人類能力的最高體現,在公共活動中充分展現他的德性,創(chuàng)立使他獲得某種永恒的功業(yè)并達致至善的境界。政治的目標是追求至善。在城邦公共生活中,雖然公民在財產、容貌和智力方面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是有德性的人,而有德性的公民之間唯一合理的關系只能是說服。人與人之間在政治關系上是完全平等的,大家都只是服從自己制定的法律,并輪流坐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 古希臘的政治意味著在組織內部服從法律和在成員之間的關系中去除暴力。同時意味著只有在

18、政治領域中人的最高能力才能得以展現,從而也才能實現他超越本能的自由。政治活動其實也就是如何才能做一個好公民的問題,是一個人的生存意義的問題。,小結:政治的本源,1、政治與自由:政治為自由之實現狀態(tài)和公共領域之生活 古典意義上的自由是指在共同體之中充分展現自我之德性與潛能;自由之實現來自于在共同體內部服從法律和在成員之間的關系中去除暴力,此即為有意義的生活,即為政治之本源。2、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 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來自于人

19、是天生的德性動物 政治為人的本質活動,本質為動物本能之超越 人與動物的區(qū)別人是一個有德性的存在者,是自由的追求者3、政治與前政治之差異 政治為一種自由之實現狀態(tài),前政治狀態(tài)為一種暴力和奴役狀態(tài);政治為一種公共生活,前政治為一種私家事務,古羅馬的政治:共和國的事業(yè),1、共和國的真諦:人民的共同事務 2、共和國的構成:信仰、法律、正義、自由 3、共和國的政體:公民大會、元老院、執(zhí)政官、保民官,元

20、老院(決定性的顧問機構)(由擔任過執(zhí)政官的平民和貴族組成),公民大會(婦女、奴隸和外邦人均可參加)但只有行政官和保民官才能發(fā)表演說,百人團(約2000名騎士),兩名執(zhí)政官,,,1-6名副執(zhí)政,,財務官,保民官,,,,羅馬時代的政治也就是共和國的活動。在古羅馬,共和國被理解為是“人民的共同事務”,它不是在某一個地域中的人的偶然聚合,而是一個有機的共同體。因此,由共同的習俗、法和利益而聯合起來的共同體雖然表現為在一定地域范圍中確

21、定的一群人,但疆土、人民、權力統(tǒng)治并不足以構成共和國,共和國之所以是共和國,其首要的理由就是統(tǒng)治的正義性:共和國即人民的事業(yè)。共和國的建立和維持就構成羅馬政治的核心。,古典政治的分裂與中世紀的兩種形態(tài),(一)中世紀的世俗政治:君和大臣們的管理活動1、世俗政治主體:君主及其臣仆2、世俗政治的聯結紐帶:利益3、世俗政治的本質:君主之家政(二)中世紀的精神政治:基督教1、精神生活的公共性2、精神生活的平等性3、精神生活的終極指向

22、4、精神生活之組織形式,(三)兩個世界之比較與關聯,信仰世界:上帝之城(光明的世界)以信仰為紐帶上帝為最高支配者以教堂為活動中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參與的公共生活關注終極生活,世俗世界:地上之城(黑暗的世界)以利益為紐帶君主為最高支配者以城堡為活動中心主仆間的等級關系少數人參加的統(tǒng)治活動關注現世生存,北方蠻族對原始自由的尊崇和部落法的繼承,由領主和封臣構成的等級體系及教會的興起和發(fā)展是中世紀歐洲的三大景觀,不僅

23、架通了古典政治和現代政治的橋梁,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現代政治的基本面貌和主要內涵。 參加政治活動的國王和封臣再也不是基于共同起源、信仰并為實現正義而開展政治活動,共同的利益成了連接他們的共同紐帶。國王與封臣之間也不是基于對自由的追求而平等地參與政治生活,解決問題的手段也不再是對話和說服,暴力和征戰(zhàn)常常伴隨著政治活動。此時的現實政治已經蛻化成一種利益政治,是家長與臣仆之間的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關系,政治活動是私人領域的擴大化。 中世紀

24、的宗教信仰是人生意義追求的另一個公共領域,人的信仰問題還要通過教會來做中介。但隨著中世紀晚期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的宗教改革,進一步將信仰問題交給人的內心,進而倒轉成了現代人的私人領域;而從封建統(tǒng)治下私人世俗領域發(fā)展出的現代政治,則反而成了現代人的公共領域,現代政治也就由此而生發(fā)出來了。,現代政治:權力與利益的競技場,(一)現代政治的形成 1、啟蒙運動、宗教改革與教會的淡出啟蒙所確立的理性原則:人類的理性與本質的一致

25、性;個人是社會和歷史的創(chuàng)造力量;對社會進步的信仰;科學即真理。宗教改革與教權衰落 2、私人領域的擴展與市民社會的形成家政的擴大與商業(yè)的擴展:資產階級的出現新興資產階級與王權的聯姻:貴族的退出政治邊界的確立與國內治理權的取得:主權國家的確立 3、政治革命與君主的退出從君主主權到人民主權公民身份的確立與共和制的確立 4、利益共同體的形成與現代國家的產生,韋伯的“政治”觀,政治是件用力而緩慢穿透

26、硬木板的工作,它同時需要激情和眼光。所有歷史經驗都證明了一條真理:可能之事皆不可得,除非你執(zhí)著地尋覓這個世界的不可能之事。但只有領袖才能做這樣的事,他不但應是領袖,還得是十分平常意義上的英雄。即便是那些既非領袖又非英雄的人,也必須使自己具有一顆強韌的心,以便能夠承受自己全部希望的破滅。他們現在必須做到這一點,不然的話,他們甚至連今天可能做到的事也做不成。一個人得確信,即使這個世界在他看來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為之獻身,他仍然無悔無怨;盡

27、管面對這樣的局面,他仍能夠說:“等著瞧吧!”只有做到了這一步,才能說他聽到了政治的“召喚”。,在現代政治框架下,政府的任務是提供一種規(guī)則和刑罰的框架。在這個框架內,人們在個人利益整合的基礎上構建政治共同體。依照這樣的政治理論,公共被降格為這樣一種領域,在這個領域中,人們?yōu)槠渥畲蠡睦娑偁?,而政府則成為仲裁者。受功利主義哲學影響的政治理論,國家和政府基本上是作為一種多樣性的自我利益的仲裁與控制手段。,自由主義政治觀,在近代占主導地位的

28、自由主義政治理論鼓勵極端的個人主義,反對公共精神,主張相互對立的自我利益集團之間的競爭;他們極力反對公共利益意識,認為人類完全是以自我利益為取向的。自由主義哲學把人類的組織視為一種必要的惡,認為政治是一個能夠依據法律,或多或少地對個人利益和群體利益的沖突加以調和的舞臺。作為一種政府和社會生活的哲學,自由主義既認為人的利益是至高無上的,也認為完善追求這些利益的方法是重要的。極端的自由主義哲學否定意義和價值,甚至否認共同目的的觀念,或者古典

29、意義上的政治。,1、利益政治列寧: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拉斯韋爾:政治:誰得到什么,何時和如何得到 2、權力政治馬基雅維利:政治就是人與人之間爭奪權力的斗爭韋伯: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權力或力求影響權力的分配拉斯韋爾:政治過程是權力的形成、分配和使用過程 3、國家政治伯吉斯:政治即國家,政治活動即國家活動迦納:政治領域等同于國家領域 4、分配政治伊斯頓:政治是價值的權威性分配,現代國家的建立意味著私人利益進入了公共領

30、域,意味著經濟生活對政治生活的駕馭和控制。交換原則從經濟領域擴展到了政治領域,政治生活本身再也不具有獨立的意義,而變成了社會的功能活動之一,政治本身也要從經濟生活中去尋求自己的合法性支持,現代政治的職能也成了維護經濟生活的正常開展。 現代國家政治的另一個特征是以主權為核心的權力政治。馬基雅維利的著作表明:善作為政治價值的核心在新的時代已經失去了意義,新時代的政治活動者們已經不再關注道德問題,政治變成了圍繞著權力的竟取而展開的

31、謀略和陰謀活動。 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對現代政治的影響:作為最高權力的政權和作為民族共同體的國家開始融為一體,國家在政權的基礎上開始具有了民族利益共同體的意義;君主主權開始被人民主權所替代。從此,政治變成了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筑,成了圍繞獲得、保持和奪取權力而展開的活動的總稱。,對“政治”概念的幾種理解,亞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政治成為“最高科學“,即人類試圖改善生活并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活動就是政治。政治首先是一

32、種社會活動,它永遠是雙向的交流,而非個體的獨白。,肯尼斯·米諾格,政治中沒有專制者的位置——研究政治的第一步就必須是擺脫現代固有觀念的窠臼。政治(自由民主政治)與專制的區(qū)別就在于是否承認公共領域與私人生活之間的界限。私人領域是家庭生活以及個人良知的領域——個人良知即個人憑自己的意愿選擇的信仰和興趣。這種私人領域存在的先決條件是:具有統(tǒng)治權威的國家公共領域支持一個維護公民自主關系的法制體系。,萊斯利·里普森《政治學的重

33、大問題》,政治學是“一門可能的藝術”,政治的本質是選擇,它涉及對一套而非另一套價值的謹慎偏好。這些價值本身并不是想當然的,更非遠離政治過程而產生的,努力尋找價值給政治注進了一個目的和基本原理。而政治學的五個重大問題是競爭性價值爭論中的核心點,這些價值的采納與拒絕、執(zhí)行與失敗構成了政治的核心。,政治學的五大重大問題: 1、公民資格的范圍:它是排他的,還是包容的?——(問題的本質)國家成員相互間的權利和義務問題——(解決方案)特

34、權和平等 2、國家的職能:它的活動范圍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政府的職能范圍問題——國家與社會關系、政治與經濟的關系——多元論和一元論國家 3、權威的來源:它來源于人民還是政府?——權威的來源及其合法性問題——獨裁和自由 4、權威的結構:權力應當集中還是分散?——權力的制度化問題——權力的分散和集中 5、國家規(guī)模及其外部關系:什么樣的政治單位更好?什么樣的國際秩序是可取的?——領土和人口的

35、規(guī)模問題——民族國家體系和世界性國家,任何國家都要將其對這些基本問題的回答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來。政治學家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時期都不可能找到不包含解答這些問題的非游牧民族的政治體系。哪里出現了這些問題,哪里就有政治;反過來說,哪里有政治,哪里就有這些問題。這樣的分析用富有彈性的動態(tài)術語來解釋政治過程,因為不存在不變的和最終的解答。任何政府都是暫時的和試驗性的?!螌W的歷史,就是不斷地將替代性的解決方法以新的組合方式試用于基本問題所構成

36、的歷史。,羅伯特·古丁等主編的《政治科學新手冊》,政治以社會權力在約束條件下的行使為基本特征。有關政治的研究,就是這些約束條件的本質、來源以及在既定的約束條件下行使社會權力的技巧。只有政治參與者行動的約束條件以及在這些約束條件下指導他們行動的策略,才構成政治的本質。分析這些約束條件的來源、運作方式,以及政治代理人如何在這些約束條件中進行活動,才是政治研究的核心。,安德魯·海伍德《政治學》,政治是人們制定、維系和修正生

37、活的一般規(guī)則的活動。作為一種社會活動,一方面與多樣性和沖突的存在緊密相連;另一方又與合作和集體行為的意愿頗有關聯。政治是尋求沖突解決的過程,對立的觀點和競爭性利益在此過程中相互妥協(xié),而不是實現解決的目標。多樣性(我們不會完全一樣)和稀缺性(資源從來都不夠分配)不可避免地存在,使政治成為人類狀況的必然特征。,(1)作為政府藝術的政治。政治由“與城邦有關的事務”轉換為其現代形式“與國家有關的事務”,在這種政治觀下,學術研究往往圍繞政府的人事

38、組成和機構展開,研究政治實質上就是研究政府,或者是研究權威的行使。政治與政策相聯,即政治與正式或權威性決定相連,而這些決定確立了共同體的行動計劃。我們的任務,不是清除政客和終結政治,而是要使政治在一個彼此制約、平衡的框架內運作,確保政府權力不被濫用。,(2) 作為公共事務的政治。政治與非政治的劃分,與基本的公共生活領域和可被視為私人生活領域的劃分相吻合。,(3)作為妥協(xié)和共識的政治。政治被看作解決沖突的特定手段,即通過妥協(xié)、調解和談判而

39、非武力和赤裸裸的權力來達到目的。政治被描述為“可能的藝術”。政治的關鍵是權力的廣泛分布,由于沖突難以避免,當社會團體和利益團體占有權力時,一定要相互妥協(xié),政治是選擇調停而非暴力和強制的秩序問題解決之道。,(4)作為權力的政治。最廣義而言,政治涉及社會生活過程中資源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它在本質上是權力——即通過任何手段達到所期望結果的能力。政治與差異性和沖突有關,但本質要素是資源稀缺性的存在:人們的需求和欲望是無窮的,可滿足他們的資源卻永

40、遠是有限的。政治由此可以被視為圍繞稀缺資源的爭斗,權力則是進行爭斗的手段?! ‖F代女性主義者支持這種政治觀,認為“個人的就是政治的”,居家、家庭和個人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并且事實上是其他所有政治斗爭的基礎。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孩子等家庭內部關系,與雇主和工人、政府與公民的關系并無二致,都具有政治性。政治等同于權力控制和支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觀,政治權力“不過是一個階級用以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有組織的暴力”。一切階級斗爭都是政

41、治斗爭。 同時政治權力源于階級制度,列寧認為“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罢尉褪歉麟A級之間的斗爭,政治就是反對世界資產階級而爭取解放的無產階級的關系”;“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活動的形式、任務和內容”;“政治是一種科學,是一種藝術”。,中國人對政治的理解,(一)從“政”的詞源看政治的起源 1、在金文中,“政”字的左側為一人手持棍棒;右側的下部為一人的腳印,表示行走,上部的一短橫,為行走的目標

42、。此即為政字的構義,表示用棍棒驅使他人向既定的目標前行。 2、從“政”字的起源可以看出,政字的最初含義為用武力驅使他人的行為端正。如,孔子所說的“政者,正也”.這說明,古典中國的政治之中兼有暴力和教化的成分在內。 3、此后,政又引申為政權機關實施的政策、法令和治理國家的措施和事務。如,“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禮樂刑政,其極一也” 4、在此基礎上,政又指政權機關及其組成。如政府、政事堂、政務、財

43、政 小結:視政治為一種統(tǒng)治和管理關系;視政治為一種私人關系的放大,而不是與私人關系有著本質區(qū)別的另一種關系。,(二)中國古典政治的特征 1、“政”“治”有別:治是一種安定合諧的治理狀態(tài);統(tǒng)治、治理或管理。治為一種管理和安排活動。這種活動的安排既可用于對國的治理,也可用于對家的治理。 2、“家”“國”同構:組織體系——朝庭與家庭的同構性;治理原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評價標準——道德與穩(wěn)定;理想

44、目標——小康、大同與分配的公平 3、從禮樂刑政看中國古典政治的特征:武力與教化的結合 如果說古希臘人主要將政治看作是統(tǒng)治者內部關系處理的話,古代中國人就主要是將政治看作是是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或者說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關系的處理。前者的主要任務是致力于自由的內部擴展;后者則主要致力于秩序的建立和穩(wěn)定的維系。,(三)現代中國人對政治的理解 1、孫文: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即為政治。

45、 2、毛澤東:政治,不論是革命的反革命的,都是階級對階級的斗爭,不是少數個人的行為。 3、鄧小平:政治就是國內外階級斗爭的大局,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現實斗爭中的根本利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當前最大的政治 4、江澤民:什么叫政治?從根本上說,政治問題主要是指對人民群眾的態(tài)度問題,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5、觀念的轉換與我們的目標:當代中國政治領導人的政治觀念雖然來自于西方:視政治為眾人之事;視政治為階級

46、斗爭;但是其中仍然內含了中國傳統(tǒng)的成分在內:視政治為一種管理活動;每一代領導人對政治的不同理解,都會帶國家的轉型和人民群眾生活方式的改變。 全面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成果,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新政治:從批判性的政治觀走向建設性的政治觀;從單面的政治觀走向雙面的政治觀,防止政治的私有化;借鑒西方文明與開發(fā)傳統(tǒng)資源。,本人理解的政治和“政治學”,1、政治學是高貴的學問,是充滿人文關懷的學問。政治學的基本框架:政治價值體系——政治制度體系

47、——政治活動主體——政治變遷規(guī)律,最終目的是構建良善的人類政治生活,進而實現以個性的充分張揚和人性光輝一面的充分展現為核心的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2、政治——追求至善的生活,政治是內在于人性的根本需求的。因此,政治首先是人類價值體系中各種價值(包括自由、民主、法治、平等、人權、正義、效率、安全、秩序、和平、幸福等)的動態(tài)均衡性配置,各種價值在人類政治生活中都有適當的位置和體現。因為這些價值都是人類需要的,但在終極意義上,這些價

48、值相互又是矛盾和沖突的。因此,政治的要義就在于恰當地配置這些價值,并提出可以使這些價值得以調和的制度性手段,并在培育有效運作這種制度體系的主體力量的歷史進程中,不斷實現人類社會生活的理性化、民主化和文明化。,3、規(guī)范與本源意義上的政治:在規(guī)范與理想意義上,政治都是一種公共生活中的自由實現狀態(tài),此一狀態(tài)既是政治的終極評價標準,也是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實現的共同奮斗目標。也即,理想和規(guī)范意義上的政治,是對人類群體命運的關注和自由的實現程

49、度。,4、現實意義上政治:在現實意義上,政治是一種集體行動中的權力活動,這種權力活動目的是通過價值的權威性分配來保證內部合作,防止外部侵略和維持社會穩(wěn)定,也即通過權力活動實現敵友劃分。 政治與決策:作為一致意見達成過程的政治(集體行動); 政治與權力:作為權力行使過程的政治,通過權力劃分敵友,促使一致意見的達成; 政治與利益分配:價值的權威性分配過程:運用權力分配名譽、地位和物質利益; 政

50、治與秩序:權利義務關系的固定化與社會的穩(wěn)定 。,5、政治的公共性與階級性:規(guī)范與本源意義上的政治都要求政治必須要具有公共性,即公開性、可參與性、共同性和正當性。政治失去了公共性,政治即蛻為化一種腐敗的假政治。但是,在現實之中,政治的公共性又始終伴隨它的私人性( 階級性):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奴役和壓制。而且,迄今為止,公共性始終以階級性為代價。所以,政治始終涉及到兩種關系的處理,即朋友關系與敵我關系。,6、廣義與狹義的政治(現實)在

51、廣泛意義上,凡是有集體決策活動的地方就有權力的行使和價值的分配,因而就有政治現象存在。狹義的政治即為以國家為中心的權力活動,現代國家是一種最明顯的權力集裝器。 7、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古典與現代的不同解讀古典的解讀:人是天生的德性動物中世紀的解讀:人是天生的社會動物現代的解讀:人是天生的利益和權力動物;人生處處難逃權力的監(jiān)控 8、政治的兩個側面政治的公共性與合作要求政治的階級性與斗爭事實民主政治解決

52、這一悖論的方式及其限度:政治的“正”與“反”。,現代政治文明建設蘊含了諸多的價值理念,其中主要包括自由、民主、法治、平等、人權、正義、效率、安全、秩序、和平、幸福等。但從政治學學理看來,這些政治價值之間既可能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也可能相互矛盾,相互之間存在深刻的內在張力。關于政治秩序與政治文明,悲觀者認為這些多元價值之間的沖突代表著對“何為美好政治生活”這一根本問題截然不同和不可調和的態(tài)度,但每一種觀念的主張都有被列為人類最根本利益的同

53、樣權利。在一個價值多元、并且各種價值之間缺乏嚴格等級區(qū)分的時代,我們將研究通過什么樣的調和手段盡可能使這些價值之間的沖突不至于瓦解整個政治文明的基石?以及特定歷史條件下,我們在兼顧這些人類政治價值的同時,如何在適應主流社會偏好和特定歷史發(fā)展階段的基礎之上進行價值排序和制度設計?,政治哲學、政治科學與政治理論,1、政治哲學(Political Philosophy):對政治本質的規(guī)范研究(ought to ) 研究對象——政治

54、價值和理想的政治形態(tài);現實政治的本質;詞匯和概念的意義:自由、民主、正義、公平;研究方法——直覺、思辯、演繹;研究目的——提供理想政治形態(tài)、為現實政治提供評價標準;案例——柏拉圖的《理想國》 2、政治科學(Political Science):對政治現象的經驗研究(what ) 研究對象——政治制度、政治過程與行為、政治文化;研究方法——觀察、實驗、描述、比較;研究目的——描述、解釋和預測現實政治;案例——亨廷

55、頓的《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和《文明的沖突》 3、政治理論或政治學說(Political Theory):系統(tǒng)反映政治的性質和目的的理論或學說(既不同于政治哲學,也不同于政治科學)(how to ) 研究對象——現實的政治制度與改進途徑;研究方法——規(guī)范與經驗的結合;研究目的——評價和改進現存制度;案例——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古典政治學:追求至善的學問,亞里士多德:世上一切學問(知識)和技術,其終極目的各有一

56、善;政治學術本來是一切學術中最重要的學術,其終極目的正是為大家所重視的善德,也就是人間的至善。 托馬斯·阿奎那:政治學涉及人與人之間經過安排的關系,它屬于行為和倫理學的領域。政治學是一切實用科學中最重要的科學,并且是所有那些科學的樞紐;因為它所論述的是人類事務中最崇高的和十全十美的東西。 古典政治學家們是從人的完善著眼來看待道德事務和政治事務。政治指的不是一個社會的憲法而是其生活方式。一個社會的特征或者

57、風格,取決于這個社會把什么東西看作是最令人敬重或最值得崇敬的。,近代政治學:追求和維持權力與秩序的學問,近代政治學已經從關心公共美德轉向了強調權力和秩序。社會契約在理性的自利人的協(xié)議中,找到了政府的起源。驅動人們結合在一起的動機,既不是作為情感的和睦,也不是表現為持有相同政治哲學觀的政治忠誠,而僅僅是對人身與財產安全的焦慮而已。,政治學研究的范式轉換,(一)倫理學世界觀:城邦學 柏拉圖:正義之概念:人生而分等差—各司其職-哲

58、學王、武士與勞動者的分工—保持城邦的方法在于人的天性不惰落 亞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城邦之目的-現實政體各有優(yōu)劣—理想的政體為混合政體 共同特點:視城邦生活為一種理想生活之追求:善與正義;從先驗的人性假設出發(fā)展開思辯演繹。,(二)神學世界觀:神學政治 上帝創(chuàng)造一切;人生而有罪;人不能自我治理;上帝委托教會和君主來管理人民;兩個世界的分工。 特點: 《圣經》成

59、為解釋一切的終極依據; 基督教道德為評價政治之標準; 極力證明精神高于肉體; 教權與王權的關系成為爭論的焦點,(三)法學世界觀,,天賦人權,權力 腐蝕人性,國家的目的在于保護人權,,限制國家權力,,,分權與制衡機制,,(四)社會學世界觀,人是利益動物和社會動物,國家為市民社會之政治組織,,社會為有機體,,國家為協(xié)調組織,社會為沖突體,國家為壓迫組織,,,

60、,當代政治科學的范式轉換,(一)政治科學的產生背景:需要政治科學的理由 1、民主制度與政治科學:政治科學的政治使命 2、政治哲學與政治科學 3、自然科學與政治科學(科學:通過收集證據、對假設進行概括和檢驗、進行實質性推理等系統(tǒng)的研究實踐來逐步累積有關經驗世界的知識 。)政治科學與自然科學分享著共同的目標,即描述、分類、假設-檢驗和預測。這兩種活動都需要系統(tǒng)地收集證據;對經驗證據進行整理;尋求建立可識別

61、的模式;為模式的出現建立和檢驗競爭性的解釋;并建立起更為普遍化的理論。實驗的作用與替代——定律的作用與彌補——人與物的差異 4、經濟學、社會學與政治科學——經濟學與市場經濟:經濟人假設;社會學與市民社會:社會人假設;政治科學的政治國家:政治人假設,(二)政治科學的研究方法 1、政治科學與自然科學 共性:收集和整理證據;概括和檢驗假設;建立理論模式,排除競爭性解釋;建立起更為普遍化的理論(用已知探求未知

62、) 差異:實驗的作用與彌補(比較研究);定律與模式;精確性 2、政治科學與經濟學與社會學:實踐領域 3、政治科學的研究程序與方法:(1)提出問題:界定問題;研究意義;文獻檢索,提出假設;(2)理論推理:邏輯解釋;(3)經驗支持;(4)替代性假設的排除與提出;(5)結論與引論。,傳統(tǒng)政治科學的典型范式,研究對象:政治制度研究方法:觀察、描述與比較研究目的:認識、維持和改進現存的政治制度研究原則:價

63、值與事實的混淆研究特點:歷史、進化和比較研究缺陷:制度與行為;描述與分析;假設與現實,行為主義政治科學,研究對象:政治行為與過程研究方法:自然科學、統(tǒng)計學、心理學實驗、定量分析。研究目的:解釋與分析;模型與理論;比較與預測、模型構建。研究原則:價值中立研究缺陷:價值中立與價值涉入、量化的局限、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區(qū)別、方法論取向,后行為主義政治科學,研究對象:理性、行為、制度、過程、文化研究方法:定性與定量的結合、理論與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