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類社會早已經(jīng)完成了從野蠻到文明過渡的過程,文明社會中社會個體得以生存并穩(wěn)定發(fā)展下去的基本前提是享有各種各樣的權利,比如生命權、健康權、財產(chǎn)權等。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法制的不斷完善,個體對于權利的需求以及社會對于個體權利需求的回應也越來越頻繁和默契。權利的內(nèi)容不再限于生命權、健康權、財產(chǎn)權等基本權利,而是擴充了人格權、環(huán)境權、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等多元的權利內(nèi)容。從這個角度而言權利是作為保障社會發(fā)展的“必需品”而存在。刑法對嚴重超出國民容
2、忍度的行為會進行規(guī)制,是調(diào)整社會生活的最嚴厲手段,從這個角度而言,刑法本身也是作為保障社會發(fā)展的“必需品”而存在。權利需求的及時性和法律的滯后性之間必然發(fā)生一定的沖突進而成為一對矛盾。根據(jù)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矛盾的化解方式方式中不是一方被另一方消滅,就是雙方相互妥協(xié),顯然兩個“必需品”任何一方都不能夠被消滅,這時兩個“必需品”之間就需要一個協(xié)調(diào)過程。
權利需求的多元化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權利要轉化為現(xiàn)實離不開行使權利行為。
3、出于法律滯后性以及社會權利保障機制不夠完善等原因,社會個體的部分權利很難全部以平和的方式實現(xiàn),而需要借助于公力救濟或者私力救濟方式,亦或通過稍微偏離法律要求的方式實現(xiàn),其中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就是一個并不罕見的方式。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作為敲詐勒索罪的“新晉成員”和傳統(tǒng)的無事生非要保護費一類的傳統(tǒng)敲詐勒索行為有較大的區(qū)別。將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一律定敲詐勒索罪顯然是矛盾一方消滅另外一方的不妥做法。為了最大程
4、度實現(xiàn)權利需求與刑法穩(wěn)定性之間的協(xié)調(diào),保障個體權利和社會利益最大程度的實現(xiàn),就需要在對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進行刑法評價時,立足客觀解釋的基本立場,對其進行限縮解釋,將部分具備一定條件的行使權利行為進行出罪處理。
全文除引言部分外,總共分為六章,共計15.3萬余字。
第一章對敲詐勒索罪進行了概述并論述了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之限縮理由。在敲詐勒索罪概述部分從比較研究的視野梳理了各國刑法中關于敲詐勒索罪
5、的立法體例。簡要回顧了敲詐勒索罪的發(fā)展歷程,并對當下司法實踐中敲詐勒索罪的發(fā)案情況進行了一個統(tǒng)計分析。之所以對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不采用平義解釋而采用限縮解釋是出于刑法解釋必須以一定價值為指導的考慮。具體而言,由于刑法是權利保障法,因此對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進行刑法評價時不能背離權利保障的宗旨。由于敲詐勒索罪的犯罪模式已經(jīng)有了新的變化,從傳統(tǒng)的憑空收保護費等事由的敲詐勒索擴充了以行使權利為理由的敲詐勒索,因此刑法解釋
6、必須對此做出回應。由于立法者很難想象到敲詐勒索罪的犯罪模式會發(fā)生上述變化,繼續(xù)堅持主觀解釋會導致刑法解釋結論偏離客觀實際的后果,因此應該在堅持客觀解釋的立場的前提下對敲詐勒索罪做出符合時代基本實際情況的解釋。由于權利保護狀況不是很理想,因此應該對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采用限縮解釋的立場,以宣示國家的權利保護立場。在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中,很大一部分是習慣性權利,在對刑法進行解釋時不能忽視習慣的元素。刑法的謙抑性、安定性
7、、司法邏輯的原因都要求對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進行限縮解釋。
第二章從保護法益維度對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進行限縮。法益侵害說誕生之前經(jīng)歷了權利侵害說、財侵害說等學說,法益侵害說是作為批判前面兩張學說而產(chǎn)生的學說,但是法益依然是一個極度抽象的概念,而且其含義含混不清。法益侵害說在我國刑法理論得到了一定的認同,但是還沒有在學界形成一致的認識,且基本上沒有撬動在司法實踐中的社會危害性說的統(tǒng)治地位。片面否定法益侵害說
8、并不可取,堅持宏觀的法益理論也沒有實質(zhì)意義,反而可能重蹈社會危害性的覆轍,正確的路徑是探尋個罪的具體的法益,拋棄宏觀的、統(tǒng)領全部的抽象法益概念。就敲詐勒索罪而言,其保護的具體法益是財產(chǎn)權利,因此行使財產(chǎn)權利的行為就即使使用了威脅手段,也不能一概定性為敲詐勒索罪。
第三章從主觀目的維度對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進行限縮。敲詐勒索罪作為財產(chǎn)犯罪,必須具備非法占有的目的,這也是主要的大陸法系國家刑法和英美刑法的慣例。但是傳統(tǒng)的
9、非法占有目的的內(nèi)涵主要著重于占有意思和排除意思兩點,而容易忽視了“非法”的要素。在對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進行刑法評價時,應該注重非法占有目的之“非法”要素的判斷。具體而言知假買假式維權不應認定為非法占有、不確定的財產(chǎn)性要求不應認定為非法占有。
第四章從行為手段維度對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進行限縮。敲詐勒索罪是復行為犯而不是單行為犯。傳統(tǒng)的敲詐勒索罪行為的認定主要存在維權方式來決定論、數(shù)額決定論、目的決定論、不
10、道德占有目的決定論等四種途徑。這四種路徑并不完全合理,正確的路徑應該是從脅迫行為的程度對敲詐勒索行為進行認定。具體而言,任何脅迫行為都會使對方當事人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影響,這種影響從被害人的角度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程度,不安→猶豫→失去意志自由。從威脅行為人的角度而言,可能達到的對應的客觀效果就有反抗拒絕→反抗困難→反抗不能。尋釁滋事罪中,行為給被害人在主觀上造成的心理狀況就屬于輕微的“不安”,敲詐勒索罪中,行為給被害人在主觀上造成的心理狀況就
11、屬于一般的“猶豫”,搶劫罪中,搶劫行為給被害人在主觀上造成的心理狀況就應該屬于嚴重的“失去意志自由”。在對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進行刑法判斷時有主觀目的決定論、權利基礎決定論、權利性質(zhì)決定論、社會相當性論等四種理論。正確的路徑應該是社會相當性論,具體在判斷中要遵循平均人原則和比例原則,在比例原則之下又要遵循適當性、必要性、均衡性三個子原則。就司法實踐中的案件而言,輕微暴力維權可作為威脅手段而自損維權行為不能構成敲詐勒索的威脅手段
12、。
第五章從行為對象維度對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進行限縮。本章著重探討了敲詐政府的行為。由于上訪行為不能評價為敲詐行為、政府不是權利相對人、政府作為非自然人不會陷入恐懼、政府救助費不能視為敲詐所得等原因,將政府作為敲詐勒索罪對象并不符合教義學的基本理論。敲詐政府存在釣魚執(zhí)法的重大風險,而且釣魚執(zhí)法之出罪存在較大困境,因此從刑事政策角度出發(fā)應該否定政府可以作為敲詐勒索之對象。將政府作為敲詐勒索罪對象實際上是“綜治”思維的
13、產(chǎn)物。具體而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催生了對部分人群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持續(xù)需求,后勞教時代之“綜治”后遺癥導致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之“工具不足”,因此是刑罰而非刑法成為了后勞教時代迫切需要的替代品,敲詐勒索罪只是因為其行為方式的特殊性而被當做了替罪羊。因此將政府作為敲詐勒索對象是出于不合理的社會需要。
第六章從數(shù)額維度對以行使權利相威脅的敲詐勒索行為進行限縮。敲詐勒索罪之數(shù)額的地位存在構成要件說、處罰條件說、既遂條件說等三種學說
14、,但是構成要件說更為合理。敲詐勒索罪的立法體例雖然是數(shù)額較大的概括表達,但是在我國特定的司法環(huán)境之下,司法實踐中實際上奉行的是司法解釋的“數(shù)字制”數(shù)額。敲詐勒索罪之“數(shù)字制”數(shù)額會導致對標的越大的權利保護越不利的悖論。敲詐勒索罪之“數(shù)字制”數(shù)額帶有過于極端的功利主義色彩,也是立法定量模式的產(chǎn)物。為了破解這一悖論,在敲詐勒索罪數(shù)額認定中應該提倡采用數(shù)額比例制:權利基礎明確時,權利人在具有權利基礎的前提下,如果相關法律有明確的索賠規(guī)定則先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權利行使型敲詐勒索行為的定性研究.pdf
- 論敲詐勒索與權利行使
- 打假索賠中“敲詐勒索”行為的定性——以劉江敲詐勒索案為例.pdf
- 論行使權利與敲詐勒索罪的界限.pdf
- 消費維權過程中的“敲詐勒索”行為的定性——以周某、陳某敲詐勒索案為例.pdf
- 以脅迫手段“維權”是否構成敲詐勒索罪——以李某敲詐勒索案為例.pdf
- 敲詐勒索罪行為構造研究.pdf
- 敲詐勒索行為問題研究.pdf
- 關于敲詐勒索罪的定性分析——以張舒娟敲詐勒索一案為例.pdf
- 行使財產(chǎn)權過程中的敲詐勒索行為研究.pdf
- 敲詐勒索罪行為特征研究.pdf
- 論行使權利與敲詐勒索罪的界限——以三種主要爭議類型為視角.pdf
- 敲詐勒索罪定性爭議研究.pdf
- 搶劫罪與敲詐勒索罪的界限——以林某敲詐勒索罪為例.pdf
- 論刑法中的敲詐勒索行為.pdf
- 敲詐勒索罪若干認定問題研析——以葉清益犯敲詐勒索案為中心.pdf
- 職業(yè)打假中正當維權維權與敲詐勒索的界限——以黃某敲詐勒索案為例.pdf
- 敲詐勒索罪與非罪研究.pdf
- 敲詐勒索罪認定研究.pdf
- 論索賠型敲詐勒索行為的司法認定.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