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FBP-rP1在結直腸癌細胞上皮間質轉化中的作用及相關機制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結直腸癌是一類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存的惡性腫瘤,從世界范圍看,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居男性惡性腫瘤的第三位,女性第二位。在我國,隨著居民生活方式和膳食結構的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上升趨勢明顯。盡管近年來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及治療手段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中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生存率并沒有得到實質性改善,而轉移和復發(fā)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積極開展對結直腸癌轉移機制的研究,尋找新的關鍵分子和治療靶點,對結直腸癌的干預和

2、治療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一種基本的生理病理現(xiàn)象,最早在胚胎發(fā)育的相關研究領域中提出。一般認為EMT是指上皮細胞在特定的生理和病理情況下向間質細胞轉化的現(xiàn)象,在這個過程中,上皮細胞失去極性,細胞間連接消失,上皮標記物表達下調或缺失,而逐漸獲得間質細胞形態(tài)特征及相關標記物,并且細胞的遷移侵襲能力增強,EMT也可使細胞獲得一些干細胞的生物學

3、特性,抵抗凋亡和衰老。同時,在一定的條件下,具有間質表型的腫瘤細胞又可轉化為具有上皮表型特征的腫瘤細胞,即間質上皮轉化(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從結直腸癌經典形態(tài)學觀察發(fā)現(xiàn),在腫瘤浸潤轉移過程中存在形態(tài)學的可逆性變化,免疫組織化學標記和分子生物學研究證明,結直腸癌細胞存在EMT和MET的過程。在20-40%的結直腸癌組織中所觀察到的腫瘤芽被認為是EMT在結直腸癌組織形態(tài)上的表現(xiàn)。目前

4、普遍認為EMT在結直腸癌的轉移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有關EMT發(fā)生的分子機制及其復雜,細胞內外的多種分子和信號通路參與其中。一些生長因子如TGF-β、FGF、EGF、IGF、HGF、PDGF等通過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激活胞內不同的信號通路,各種信號通路相互交錯形成復雜的網(wǎng)絡調控著EMT的發(fā)生。其中,TGF-β信號通路研究的最為充分詳盡。TGF-β是目前最為常用的EMT誘導因子,在體外實驗中,大多數(shù)學者采用TGF-β作為誘導腫瘤細胞發(fā)生E

5、MT的重要手段。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相關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protein-related protein1,IGFBP-rP1)也稱為IGFBP7,與傳統(tǒng)的IGFBP1-6不同,其與IGF結合能力較低,而與胰島素的結合能力較強,因此,IGFBP-rP1可能具有不同于傳統(tǒng)IGFBP家族成員的新的生物學功能。IGFBP-rP1在不同實驗室通過不同的差減文庫被篩選到,

6、由于其來源及功能的不同,具有多個不同的命名。我們實驗室自從應用抑制性差減雜交法篩選出IGFBP-rP1后,一直致力于其生物學效應和分子機制的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IGFBP-rP1的過表達可抑制結直腸癌細胞的生長,降低其軟瓊脂克隆形成能力,誘導細胞凋亡和衰老,在結直腸癌中發(fā)揮著潛在的抑癌作用,這在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等腫瘤細胞中也得到了驗證。最近一些體內外的研究發(fā)現(xiàn),IGFBP-rP1可影響細胞的遷移侵襲能力,我們前期實驗也發(fā)現(xiàn)在結直

7、腸癌細胞中采用去甲基化藥物5-aza-dC處理恢復IGFBP-rP1的表達后,細胞的遷移侵襲能力減弱。因此,本課題的目的是明確IGFBP-rP1在結直腸癌細胞EMT中的作用,并探討相關的分子機制。
  我們在不同的無內源性表達IGFBP-rP1的結直腸癌細胞SW620、CW2及HT29中分別建立了穩(wěn)定表達IGFBP-rP1的單克隆細胞株,通過Western blot、 Real-timeRT-PCR、細胞免疫熒光、細胞劃痕以及Tr

8、answell小室等方法,分析IGFBP-rP1對結直腸癌細胞EMT的影響。我們發(fā)現(xiàn),在結直腸癌細胞中過表達IGFBP-rP1后可上調上皮標記物E-cadherin的表達,其主要分布在細胞膜及細胞漿;而間質標記物N-cadherin,vimentin,MMP9的表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調,EMT相關轉錄因子ZEB1和Snail的表達也顯著降低。細胞劃痕和Transwell小室遷移實驗顯示IGFBP-rP1過表達可顯著抑制結直腸癌細胞的遷移能

9、力。在無內源性表達IGFBP-rP1的結直腸癌細胞中外源性加入IGFBP-rP1重組蛋白(rhIGFBP-rP1)也可以觀察到與轉染相似的結果,rhIGFBP-rP1可細微上調上皮標記物的表達,而下調間質標記物的表達。由此可見,在結直腸癌細胞中過表達IGFBP-rP1可抑制EMT過程,也進一步說明IGFBP-rP1可通過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徑而發(fā)揮作用。
  我們進一步選取IGFBP-rP1表達陽性的結直腸癌細胞SW480,采用shR

10、NA干擾的方法沉默IGFBP-rP1的表達,進一步分析IGFBP-rP1與EMT的關系。我們從上海吉瑪制藥技術有限公司訂購了pGPU6/GFP/Neo shRNA Expression Vector Kit,采用Lipofectamine2000試劑進行轉染,通過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對干擾效果進行驗證,并篩選到穩(wěn)定干擾IGFBP-rP1的單克隆細胞株,我們選取兩個單克隆進行后續(xù)的實驗。Western blot結果

11、顯示,在SW480細胞中沉默IGFBP-rP1的表達后可顯著下調上皮標記物ZO-1的表達,上調間質標記物N-cadherin,vimentin及MMP9的表達。另外,EMT相關轉錄因子ZEB1和Snail的表達在IGFBP-rP1沉默之后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細胞劃痕和Transwell小室實驗也證明,在SW480細胞中沉默IGFBP-rP1表達后可顯著增強細胞的遷移侵襲能力。以上結果說明,在結直腸癌細胞中沉默IGFBP-rP1表達可促進

12、EMT的發(fā)生。另外,我們在穩(wěn)定干擾IGFBP-rP1的單克隆細胞株中瞬時轉染表達載體PcDNA3.1(IGFBP-rP1)或外源性加入rhIGFBP-rP1,觀察恢復IGFBP-rP1表達是否可以逆轉其沉默所誘導的EMT過程。我們發(fā)現(xiàn)恢復IGFBP-rP1表達后可逆轉IGFBP-rP1沉默所引起的EMT標記物的表達變化及細胞遷移能力的增加,進一步證明IGFBP-rP1可阻止EMT的發(fā)生。
  復雜的EMT過程也會涉及細胞骨架的變化

13、,我們采用熒光素標記的鬼筆環(huán)肽對細胞染色,在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下直接觀察IGFBP-rP1過表達對結直腸癌細胞骨架(F-actin)的影響。結果顯示,在原始SW620細胞中,F(xiàn)-actin排列紊亂,無規(guī)則,在細胞周邊有明顯的板狀及絲狀偽足伸出;空載體對照細胞中也觀察到類似現(xiàn)象,而在穩(wěn)定轉染過表達IGFBP-rP1的細胞中,F(xiàn)-actin排列規(guī)則,細胞周圍無明顯偽足形成,這與轉染細胞株較弱的遷移能力是相一致的。
  TGF-β1是

14、最常用的EMT誘導因子,我們以10ng/ml TGF-β1刺激HT29細胞之后,TGF-β/Smad信號通路激活,Smad2/3的磷酸化水平明顯增加,HT29細胞在TGF-β1處理之后也出現(xiàn)EMT特征,間質標記物表達上調,細胞遷移能力增加。而外源性加入rhIGFBP-rP1則可逆轉TGF-β1所誘導的EMT現(xiàn)象,進一步說明IGFBP-rP1在結直腸癌細胞發(fā)生EMT的過程中發(fā)揮著抑制作用。同時,rhIGFBP-rP1可抑制TGF-β/Sm

15、ad信號通路的活性,p-Smad2/3水平明顯降低。在結直腸癌細胞中過表達IGFBP-rP1可下調Smad2的磷酸化水平,而沉默IGFBP-rP1后則可上調Smad2的磷酸化水平,這均提示IGFBP-rP1可能通過影響TGF-β/Smad信號通路發(fā)揮作用。
  我們也初步分析了IGFBP-rP1對Wnt干言號通路的影響。首先檢測了Wnt信號通路中的關鍵因子β-catenin,發(fā)現(xiàn)在結直腸癌細胞中過表達或沉默IGFBP-rP1并不影

16、響β-catenin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的表達變化,且Wnt信號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D1及survivin也未見明顯改變,可見IGFBP-rP1對Wnt信號通路并無顯著影響。然而采用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觀察β-catenin在細胞中定位情況發(fā)現(xiàn),過表達IGFBP-rP1后可明顯減少β-catenin在細胞核中的分布,提取胞核蛋白,采用Westernblot檢測也發(fā)現(xiàn)過表達IGFBP-rP1可減少β-catenin在胞

17、核中的表達。雖然IGFBP-rP1對β-catenin的表達水平沒有顯著影響,但其可能通過某些機制影響β-catenin在細胞中的分布,利于其粘附功能的發(fā)揮而維持上皮細胞表型。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在結直腸癌細胞中,IGFBP-rP1誘導上皮標記物的表達,下調間質標記物的表達,同時降低細胞的遷移侵襲能力,在EMT過程中發(fā)揮抑制作用。
  2.在結直腸癌細胞中,IGFBP-rP1可能通過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