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是研究人類、組織和管理的基本分析單位,人類在所有自覺的認識與實踐活動中,都進行著對自身的理解和詮釋。人們總是通過對人性、人的本質等問題的探索,尋求建立一套核心的價值觀念來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和行為方式。管理是伴隨著人類自身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社會的文明進步而不斷發(fā)展演變的人類的類特性。考察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過程,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類正是運用自己的類特性--組織管理,在實踐活動中構造出不同于“自然序”的新的有序性活動。人在自己構建的管理系統(tǒng)
2、中既是管理主體,也是管理客體,管理系統(tǒng)中的其它要素必須通過人的參與才能發(fā)揮其作用,所有管理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對人的本質特性、人的心理、人性需求和行為模式的認識和理解。所以,“人”的問題尤其是“人性”問題是所有管理理論體系和管理思想在哲學和文化觀念層面上最核心的基礎理論,“人性假設”是管理理論的前提假設,人性觀既是管理實踐活動的內(nèi)在理念,更是管理思想演進和管理理論建設的“硬核”。
教育管理是人對人的活動,教育管理科學理論正是
3、對這一實踐活動進行理性思考與探索的結果。“人”是教育管理的“根”,“人”的問題尤其是“人性觀”是教育管理科學理論建設和實踐活動必須回答的核心問題。因此,研究既不局限于考察教育管理實踐活動,也不直擊目前的教育管理科學理論體系,而是以“‘人性觀’、‘人學觀’是教育管理理論建設和實踐探索的邏輯起點”為研究假設,在對教育管理的人學品性進行合法性論證基礎上,剖析教育管理的現(xiàn)代性危機及其根源,透視現(xiàn)代人性在教育管理中的缺位、錯位、越位現(xiàn)象,提出以“
4、人是目的”為教育管理的人學綱領,并通過教育管理中認識人的哲學思維方式--人學范式的轉換,試圖在思想、理念層面為現(xiàn)代教育管理提供一種人學指導,以實現(xiàn)“人”的回歸。圍繞上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論文主要分為導論、正文(共五章)和結語進行研究。
導論部分主要闡明選題緣由和研究現(xiàn)狀,并基于“‘人性觀’、‘人學觀’是教育管理理論建設和實踐探索的邏輯起點”的研究假設,界定了本研究的主要問題域,提出了論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5、 第一章,梳理分析教育管理中的人性論,揭示教育管理的人性邏輯,為教育管理的人學品性進行合法性辯護。任何管理理論體系的建設和管理實踐活動的展開都離不開人、人性、人之本質、人的生存與發(fā)展等關于“人”的最基本、最本質問題的思考與回答。所以,我們認為人類的管理思想史就是人類對自身不斷深入認識的人學研究史。本研究主要通過耙梳分析古今中外教育管理思想和教育管理理論中的人性論,發(fā)掘始終貫穿于人類教育管理思想發(fā)展、管理理論建構和管理實踐活動的邏輯
6、主線--“人的問題”尤其是“人性假設”的研究。所以,“人性問題”是教育管理科學理論建設與教育管理實踐活動展開必須思考的一個重大基本理論問題,教育管理科學具有濃郁的人學品性,教育管理人學作為教育世界中對人的根本問題的思考與回應的基礎理論學科,正是生發(fā)于此。
第二章,研究首先對現(xiàn)代教育管理進行人學審視,剖析教育管理的現(xiàn)代性危機及其結果,診斷教育管理現(xiàn)代性危機之根源。教育管理科學是成人之學,教育管理活動是人之場域。然而,現(xiàn)代教育
7、管理科學建設正面臨著嚴重的困境,理論研究進入沉寂,缺乏建設意識,“亦步亦趨”于“人--物”的企業(yè)管理理論。而且,認真審視教育管理之現(xiàn)實場景,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在最應該彰顯人性和人的價值的教育管理實踐活動中,卻存在著嚴重的對人性的漠視和人的價值的缺失現(xiàn)象。人道的殘缺、民主的遮蔽、公平的戕害、公益的褪隱等,使得當前的教育及其管理活動難以涵養(yǎng)生命,出現(xiàn)人性的荒漠,教育管理失真、失善和失美,正陷入現(xiàn)代性危機。研究以西方主體性哲學、主體間性理論以及
8、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為分析工具,提出:受唯科學主義、工具理性主義的強勢滲透,在“單向度”的“理性經(jīng)濟人”預設下,教育管理走上追求確定性、可計算性和可控制性的“麥當勞”化之路,是其陷入現(xiàn)代性危機之根源。
第三章,新的世紀呼喚新的教育精神,新的時代催生新的教育管理哲學。“人”的問題,是管理哲學研究中永恒的主題。研究指出,因為人的未確定性和開放性,才使人的發(fā)展有了各種可能,才使得哲學對人的研究成為永恒。而人“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
9、”的非特定化、未確定性和不完善性,正是教育管理的存在之基,使人成人才是真正的教育管理之旨。所以,“人是目的”既是人學的根本大法,更是教育管理的最高本體。教育管理應該引出一個有尊嚴意識的、能把握自己命運的人,生成一個有真正主體意識、能超越自己而獨立站起來的人!
第四章,研究以“范式理論”為分析框架,提出受唯科學主義、工具理性主義的強勢滲透,現(xiàn)代教育管理以機械決定論、本體論思維的“物”之“是其所是”的存在向度來追問教育中的人及
10、其存在,完全不顧人的“是其所應是”的可能向度,造成了人的價值理性的式微,使教育管理世界中的人失去了其真實性和豐富性,成為抽象的、異己的、單向性的存在物。而“適合人存在方式的思維方式是哲學的實踐思維方式,是對人的生命存在方式的自覺反思中形成的符合人的本性的認識方式?!彼裕逃芾砜茖W理論建設和實踐活動展開必須實現(xiàn)從機械論、決定論和本體論思維向有機論、生成論和實踐論人學范式的轉換。只有在實踐論教育管理人學范式的觀照下,教育管理才能涵養(yǎng)生命
11、而不再是對生命的一種簡單機械的控制,教育管理系統(tǒng)將呈現(xiàn)出自組織系統(tǒng)的生態(tài)性、生命生成的混沌性與復雜性以及非確定性和不可控制性。
第五章,生命就是活的延續(xù)!個體的生命生成于他與世界的關系和他在生活世界中的活動,任何人的發(fā)展都離不開他的生活世界。研究認為:“是否有利于促進‘人’之生成乃是衡量一切教育理論與教育活動的根本尺度。”要使教育管理成為“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成為“以人
12、為本的社會中最體現(xiàn)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yè)”,教育管理科學理論建設和實踐活動必須直視個體自主的生活世界,建構主體間性的管理實踐觀,走向對話性交往的教育管理實踐!
“人的問題”是支撐教育理論的阿基米德點。因此,研究選取人的問題中的“人性假設”、“人學觀”作為研究教育管理科學理論建設的切入點,以“人”為整個教育管理系統(tǒng)的統(tǒng)帥和靈魂,突出“人性假設研究是整個教育管理理論體系建設的人學基礎和邏輯前提”的教育管理人學范式,有助于促進教育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基礎的反思.pdf
- 藏北牧區(qū)教育管理人性化問題研究.pdf
- 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pdf
- 關于教育管理人性理論的反思與建構
- 共生教育論綱.pdf
- 和平教育論綱.pdf
- 論孔子音樂教育中的人學思想.pdf
- 教育懲罰的人性基礎.pdf
- 音樂審美教育的人學研究.pdf
- 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礎.pdf
- 當代高校公民教育的人學解析
- 學校責任教育論綱.pdf
- 論人性化教育.pdf
- 論孔子的人學.pdf
- 論孔子的人學
- 杜威教育理論的人性思想基礎.pdf
- 生存論教育哲學發(fā)凡—生存本體論教育哲學論綱.pdf
- 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要求.pdf
- 荀子的人性論與人格教育心理思想探析.pdf
- 《物業(yè)管理綜合能力》物業(yè)教育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