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保留瓣下結構二尖瓣置換術36例的效果評價.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保留瓣下結構的二尖瓣置換術并不是新的概念,但是關于該術式的臨床效果,以及采用何種保留瓣下結構的手術方法以獲得更好的短期和長期的臨床效果仍存在爭議。1961年,第一例二尖瓣置換術(Starr-Edwards)被報道,當時是全部切除了二尖瓣瓣葉、腱索及乳頭肌肉的尖部,早期的二尖瓣置換術伴隨了較高的死亡率及術后低心排等嚴重的并發(fā)癥,但是隨著修訂MVR的手術適應癥,改善心肌保護的方法、擴大二尖瓣修復術應用范圍及保留無法修復病例的二尖瓣瓣下結構,

2、術后低心排的發(fā)生率逐漸減低。二尖瓣的瓣下結構包括左室的游離壁,兩個乳頭肌及其腱索。前后乳頭肌發(fā)出的腱索分別連至二尖瓣的前葉和后頁。慢性二尖瓣關閉不全的患者左心室的功能進行性惡化,表現(xiàn)在左心收縮功能的不斷損害和左室舒張期充盈壓的增高。隨后許多對比保留和不保留二尖瓣瓣下結構的臨床試驗都提示:保留瓣下結構的二尖瓣在術后左室破裂、保持左室連續(xù)性。減少瓣周漏以及保持左室的收縮和舒張功能方面都體現(xiàn)了優(yōu)勢。
   目的:總結36例二尖瓣替換術

3、(MVR)保留瓣下結構的方法和技術要點;評價其對術后早期左心室收縮、泵血功能的影響;探討潛在的合并癥。
   方法:選擇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間在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二院接受保留全部瓣下結構的36例手術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齡64-82歲,二尖瓣病變均為慢性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病例,手術全部在體外循環(huán)下進行,心肌保護均采用主動脈根部或直接灌注左、右冠狀動脈4:1含血停跳液,所有病例均置入St.Jude Epi

4、c生物瓣膜(27-29號),術中所有的二尖瓣瓣下結構予以保留,自前瓣12點處距瓣環(huán)2mm切開,向兩側延伸至前后瓣交界,部分切除二尖瓣前葉,分別將殘留前葉及全都腱索和完整后葉及腱索重新縫合、固定在前、后葉原瓣環(huán)上。術后10d應用超聲心動技術觀測左心室舒張末、收縮末容積指數(shù)(LVEDVI,LVESVI),射血分數(shù)(LVEF),峰值排空率(LVPER)、左心室流出道(LVOT)收縮期血流速度和殘留前葉的前向運動(SAM)。
   結果

5、:本組病例無手術死亡或嚴重合并癥。主動脈平均阻斷時間為59.88±22.46min。術后LVEDVI,LVESVI均明顯降低(均為P<001),LVEF和LVPER.明顯高于術前(均為P<005)。術前EDVI為71.71±20.62,術后49.06±16.68,術前ESVI43.86±17.79,術后28.71±11.79,術前EF40.11±9.93,術后43.56±9.54,術前PER2.91±0.50,術后3.45±0.61。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