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據(jù)WHO 2003年最新統(tǒng)計由于高血壓所造成的死亡占總死亡人數(shù)的18%,每年有710萬人死于與高血壓相關的疾病,而且62%的中風與49%的心血管疾病與高血壓相關。據(jù)估計目前中國有近2億患者。其患病率1959年為5. 11 %,1979~1980年為7. 73%,1991年為11. 88 % ,1959~1979年的20年間,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shù)平均每年增長140萬,而1980~1991年的12年間,我國人群高血壓患病
2、率上升了4.15個百分點,絕對值增長了54%,平均每年增長320萬,并有繼續(xù)上升趨勢。這種疾患對人民的健康已經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經過科研工作者的不斷努力,尤其是隨著HGP計劃的順利進行及人類基因組草圖的發(fā)布,人們已經認識到無論是繼發(fā)性高血壓還是原來認為無明確原因可查的原發(fā)性高血壓,它們都在分子水平存在影響高血壓發(fā)生的重要基因-易感基因。由于疾病發(fā)生中,外因——環(huán)境因素,總是通過機體的內因,即易感基因等起作用,所以,如何從分子水
3、平明確這些“內因”,對于高血壓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血管增殖抑制基因的研究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目的] 血壓是受多種因素決定和調控的,其中有功能的因素如血管平滑肌緊張性增強;結構的因素如細胞增殖、管壁增厚和管腔狹窄;以及調節(jié)的因素如神經、體液和信息傳遞等。這些平衡失調的變化不但是持續(xù)的、長期的,而且是漸進的,并進而導致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初步研究發(fā)現(xiàn)在高血壓動物中,血管增殖抑制基因(H
4、yperplasia Suppressor Gene,HSG)的表達降低,而在正常血壓動物中,該基因的表達正常。因而這種基因是可能是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增生的主要原因。那么原發(fā)性高血壓和非高血壓冠心病搭橋患者在細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上會具有什么樣的差別?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開始了進一步研究,以期得到分子水平上的證據(jù),從而為高血壓的診斷、治療以及預防提供參考。
5、[方法] 本研究按照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選取冠心病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的患者54例為研究對象,分為高血壓搭橋組(n=28)和正常血壓搭橋組(n=26),盡量在病人入組時排除一切干擾研究分析的因素。術前留取兩組患者靜脈血,按照試劑盒要求采血,抗凝,用美國Dimension RL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液生化指標,用放射免疫測定法測定內皮素(Endothelin,ET)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eni
6、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部分血管活性多肽:血漿腎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管緊張素I(Angiotensin I,Ang I)、血管緊張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和醛固酮(Aldosterone,ALD)。術中留取新鮮橋血管,一部分做VSMCs培養(yǎng),一部分放置液氮中凍存。用Trizol一步法提取白細胞,組織和細胞總RNA,
7、Promega公司試劑盒反轉錄(Reverse Transcription,RT),應用Blast程序及Premier Primer 5.0軟件對序列進行檢索、同源性分析,設計HSG引物,在適當條件下行半定量PCR擴增反應,之后進行測序,觀察兩組患者HSG的表達情況。 [結果] 1.對兩組患者的常規(guī)生化指標、血壓等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正常血壓搭橋組和高血壓搭橋組的最大差別在于血壓(P<0.01),其次是BMI(P<0.01
8、),其它指標的差別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的TG均值均高于正常值。對兩組人群血液學相關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表明:BMI與GLU、BMI與SBP、BMI與DBP、CK-MB與LDH、LDH與AST、ALT與AST、ALT與DBP、AST與DBP、GLU與TG、CHO與HDL、CHO與LDL、SBP與DBP、ALD與CHO、ALD與LDL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關,其它指標之間無明顯相關2.PRA、Ang I、Ang II、ALD和ET五種血管活性
9、多肽均存在高血壓搭橋組患者高于正常血壓搭橋組患者的趨勢,雖然這種差別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兩組人群五種血管活性肽進行相關性分析表明,只有PRA與Ang I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關性(P<0.01)。而其它因子之間不存在明顯的相關性。 3.采用半定量PCR,瓊脂糖凝膠電泳,凝膠分析掃描觀察到,HSG在高血壓搭橋患者和正常血壓搭橋患者WBC、血管組織和VSMCs的表達是有差別的:高血壓搭橋組較正常血壓搭橋組低(P<0.05)。相關性分析表明
10、:血管HSG表達與BMI、SBP、DBP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負相關。 [結論] 1.在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和正常血壓冠心病患者之間,無論在WBC、VSMCs還是在血管組織,都存在HSG表達差別。 2.在血管組織中,HSG的表達與BMI、SBP和DBP呈負相關。 3.BMI與GLU、SBP和DBP都有明顯的正相關,提示超重和肥胖在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4.高血壓對心臟、肝臟和腎臟可能會造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鉤藤總堿抗高血壓血管重塑、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研究.pdf
- CDK及p27基因在移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中的作用.pdf
- 張應變調控的ACTH在高血壓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中的作用.pdf
- 大黃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機制研究.pdf
- ORC1基因在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過程中的作用.pdf
- QKI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df
- 通脈Ⅰ號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pdf
- SPHSG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實驗研究.pdf
- 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bFGF基因表達及bFGF反義寡核苷酸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研究.pdf
- 熊果酸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及其機制研究.pdf
- 激活trpv1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
- MicroRNA-130a在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及血管重構中的作用.pdf
- 丹參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和遷移的實驗研究.pdf
- 葛根異黃酮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pdf
- 伴有高血壓的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變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相關基因的研究.pdf
- ROCK亞型在血管平滑肌細胞遷移和增殖中的作用.pdf
- 自噬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的影響.pdf
- 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相關基因的篩選克隆定位與功能研究.pdf
- 皂苷C抑制血管緊張素Ⅱ促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 姜黃素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及其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