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下肢缺血肌肉的形態(tài)學及線粒體功能的變化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和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不斷增多,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它不僅會使患者出現(xiàn)間歇性跛行,而且在嚴重缺血時會使患者出現(xiàn)靜息痛、肢體壞死及截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引起肢體缺血后,肌肉組織的形態(tài)會發(fā)生變化,進而影響下肢的功能。線粒體是糖類、脂肪和氨基酸等物質最終氧化釋能的場所,主要功能是進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而缺血后骨骼

2、肌發(fā)生的一系列的變化,比如Ca2+濃度及線粒體通透性轉換孔(MPTP)的開放程度的提高會使線粒體功能異常,引起骨骼肌細胞不可逆性損傷。目前的相關研究多限于研究動物細胞胞漿內的Ca2+濃度及MPTP的變化,對人體下肢缺血肌肉線粒體基質內Ca2+攝取和釋放能力及MPTP開放程度的研究尚未見報導。本研究旨在明確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下肢缺血肌肉的形態(tài)學變化及線粒體功能的變化和意義,尋求治療下肢動脈閉塞性疾病的新靶點。
   實驗方法

3、>   選取2009年12月到2012年1月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血管甲狀腺外科因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導致缺血而截肢的患者,以及骨科非血管病變下肢截肢患者的腓腸肌、比目魚肌、趾長伸肌標本各2處(大小約1cmx1cmx1cm),標本共采集28例,(其中血管甲狀腺外科因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而缺血截肢的肌肉標本20例作為實驗組,骨科非缺血肌肉標本8例作為對照組),將肌肉標本中1份用石蠟包埋后行HE染色,用于光鏡下觀察缺血肌肉的形態(tài)變化;其余部

4、分肌肉標本用錫鉑紙包好放入Eppendorf管中保存于-80℃冰箱中備用,行線粒體游離Ca2+濃度測定及MPTP的開放程度測定。缺血實驗組再按照有無糖尿病分為糖尿病組與非糖尿病亞組,進一步比較兩組線粒體Ca2+濃度及MPTP開放程度。
   實驗結果
   實驗組各肌肉細胞大小不等、形態(tài)不規(guī)則,而對照組各肌肉細胞均勻、飽滿,沒有萎縮的跡象。實驗組中腓腸肌、比目魚肌、趾長伸肌的線粒體Ca2+濃度及MPTP開放程度均顯著高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