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是當今危害人體健康的主要因為之一。急性冠脈綜合征屬于中醫(yī)學“胸痹(心痛)”的范疇,其病機多宗“陽微陰弦”之論。導師根據多年中醫(yī)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急性冠脈綜合征熱證臨床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并結合現(xiàn)代人體質特征及冠心病發(fā)病特點,提出熱結血瘀證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的重要位置。本研究采用回顧的方法,分析了急性冠脈綜合征中醫(yī)證型及多種臨床檢查指標,探討急性冠脈綜合征的中醫(yī)證型分
2、布特征及相關危險因素對中醫(yī)證型的影響,為現(xiàn)代急性冠脈綜合征的中醫(yī)臨床辨證開拓新的思路。
目的
回顧分析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中醫(yī)證型分布特征及相關影響因素與中醫(yī)證型的關系。
方法:
采用回顧性的研究方法,對患者中醫(yī)證型及臨床資料進行記錄及分析?;仡櫿{查2002年1月-2008年12月于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急診(ICU)科住院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住院資料,符合納入標準的共2
3、29例,其中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29例。分析證型分布以及各證型間年齡、性別以及各臨床檢查結果的差異。
結果:
①本研究中,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熱結血瘀證所占比例最高(41%),其次是痰瘀內結證(31%),最少的為氣虛血瘀證(28%)。近年來,我科所收治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例數(shù)逐年上升,熱結血瘀證患者例數(shù)上升尤為明顯。
②性別比較:熱結血瘀證男性患者54例,占57.45%;痰
4、瘀內結證男性患者40例,占32%;氣虛血瘀證男性患者27例,占42.86%。三組患者男女例數(shù)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③年齡比較:熱結血瘀證患者平均年齡最小,為(65.43±11.22)歲,氣虛血瘀證患者年齡最大,為(69.60±11.59)歲,二者相比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④血脂對急性冠脈綜合征中醫(yī)證型有一定影響:痰瘀內結證患者載脂蛋白A1(ApoA1)濃度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
5、L-C)濃度均較低,與熱結血瘀證相比有極顯著差異(P<0.01);痰瘀內結證患者甘油三酯濃度明顯高于氣虛血瘀證患者(P<0.05);痰瘀內結證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明顯高于熱結血瘀證患者(P<0.05);痰瘀內結證患者載脂蛋白B濃度與載脂蛋白A1濃度比值(ApoB/ApoA1)、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比值(LDL-C/HDL-C)、總膽固醇濃度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比值(TC/HDL-C)以及甘油三酯濃度與
6、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比值(TG/HDL-C)均明顯高于與熱結血瘀證患者(P<0.01);熱結血瘀證載脂蛋白B濃度與載脂蛋白A1濃度比值明顯低于氣虛血瘀證患者(P<0.05)。
⑤C-反應蛋白對急性冠脈綜合征中醫(yī)證型有一定影響:CRP濃度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熱結血瘀證亦偏高,與氣虛血瘀證及痰瘀內結證相比亦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CRP濃度在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中,熱結血瘀證仍偏高,與氣虛血瘀證相比具有極明顯統(tǒng)計學差
7、異(P<0.01),與痰瘀內結證相比亦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三組資料中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CRP濃度分別與心肌梗塞患者相比,均偏低,具有極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⑥血常規(guī)對急性冠脈綜合征中醫(yī)證型有一定影響:血白細胞計數(shù)比較,熱結血瘀證患者最高,氣虛血瘀證患者最低,二者相比有極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痰瘀內阻證與氣虛血瘀證相比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性粒細胞比例比較,熱結血瘀證偏高,與氣虛
8、血瘀證及痰瘀內結證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性粒細胞總數(shù)計數(shù)比較,熱結血瘀證亦偏高,與氣虛血瘀證相比有極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⑦超聲心動對急性冠脈綜合征中醫(yī)證型有一定影響:氣虛血瘀證患者左室內徑最大,熱結血瘀證患者左室內徑最小,經統(tǒng)計分析,二者相比有極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1);氣虛血瘀證患者射血分數(shù)最低,與熱結血瘀證及痰瘀內結證相比均有極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⑧甲狀
9、腺功能五項對急性冠脈綜合征中醫(yī)證型有一定影響:熱結血瘀證患者游離T3濃度明顯高于氣虛血瘀證患者,二者相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余經統(tǒng)計分析,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⑨血管活性肽類對急性冠脈綜合征中醫(yī)證型有一定影響:痰瘀內結證患者心鈉素(ANP)濃度低于氣虛血瘀證患者(P<0.05),明顯低于與熱結血瘀證患者(P<0.01);氣虛血瘀證患者血管緊張素Ⅰ(AngⅠ)濃度低于痰瘀內結證患者(P<0.05);熱結血瘀證患者血管緊
10、張素Ⅱ(AngⅡ)濃度低于痰瘀內結證患者(P<0.05);熱結血瘀證患者內皮素(ET—1)濃度低于氣虛血瘀證患者(P<0.01);熱結血瘀證患者醛固酮(ALD)濃度低于痰瘀內結證患者(P<0.05)。
結論:
①近七年于我科住院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中醫(yī)證型分布由高到低分別為熱結血瘀證、痰瘀內阻證及氣虛內阻證,且熱結血瘀證患者年齡偏低,提示已成為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主要中醫(yī)證型之一,于年輕患者中尤為多見。
11、 ②熱結血瘀證患者C-反應蛋白濃度、白細胞計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均偏高,提示熱結血瘀證與炎癥反應密切相關。
③痰瘀內結證患者TC、TG、LDL-C均最高,HDL-C最低,而TC/HDL-C、TG/HDL-C以及LDL-C/HDL-C比值最高,提示血脂水平增高與痰瘀內結證關系密切,而TC/HDL-C、TG/HDL-C以及LDL-C/HDL-C比值增高與痰瘀內結證關系更為顯著。
④氣虛血瘀證患者左室內徑明顯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急性冠脈綜合征介入術后中醫(yī)證型及理化指標的研究.pdf
-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運重建后中醫(yī)證型變化研究.pdf
- 血漿GMP-140與急性冠脈綜合征中醫(yī)證型的相關性研究.pdf
- 急性冠脈綜合征預后及相關因素的單中心研究.pdf
- 急性冠脈綜合征
- 急性冠脈綜合征炎性指標與中醫(yī)證型及近期預后關系的研究.pdf
- 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中醫(yī)證型分布及相關因素的研究.pdf
- 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中醫(yī)證型分布及相關因素的研究.pdf
- 急性冠脈綜合征的遺傳及行為因素分析.pdf
- 急性冠脈綜合征acs
-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冠脈介入治療前后證候研究.pdf
- 健康急性冠脈綜合征
- 急性冠脈綜合征課件
- 急性冠脈綜合征的心電圖
- 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證型分布特點及其相關因素分析.pdf
- 腸易激綜合征腹瀉型中醫(yī)證型分布規(guī)律及相關因素調查.pdf
-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冠脈造影特點及預后的危險因素分析.pdf
- 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診治研究.pdf
- 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診斷及治療
-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冠脈側支循環(huán)形成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