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腦動脈硬化和腦出血的影像學診斷,同濟醫(yī)科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 周義成 王承緣,一、概述 腦動脈硬化(Cerebral Atherosclerosis)是指腦部血管彌漫性粥樣硬化、管腔狹窄及小血管閉塞致腦部血供減少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常見病,其臨床特點為進行性腦功能減退,并發(fā)腦梗塞、腦出血以及腦部彌漫性損害。,二、病因年齡與性別:年齡大于40歲者易患,男性多于女性飲食習慣與內容:高熱、高脂、高
2、膽固醇、高糖、高鹽者血液脂質:膽固醇、甘油三酣、磷脂、非飽和脂肪酸高血壓?。?0~70%,主要因素精神緊張:緊張的腦力勞動、易激動、缺乏體力勞動等糖尿病吸煙遺傳因素:家族性其它伴有血脂升高的疾?。喝缯骋核[,腎病綜合征等血流動力學因素:機械性損傷內膜等,表1 腦出血年齡分布年齡段 男 女 合計0~12 3 5 811~20 6
3、 0 621~30 6 6 1231~40 23 7 3041~50 46 34 8051~60 77 39 11661~70 122 55 17771~80 53 21 7481~90 10
4、 3 1391~100 1 0 1,,,,三、動脈硬化和出血的發(fā)病機理與病理 內膜受損,通透性增加,使巨分子低密度脂蛋白、血漿成份滲入內膜下,由單核細胞衍變而成的巨噬細胞和平滑肌細胞補充受損內膜,變成為泡沫細胞,死亡,產生細胞外膽固醇沉積在內膜并形成斑塊,導致血管壁缺血,玻璃樣變、壞死,再引起血管狹窄,閉塞或破裂。,最早期改變?yōu)檠軆饶さ臈l狀脂質浸潤,鏡
5、下為吞噬類脂質的巨噬細胞聚集在內膜下,早期可逆。繼續(xù)發(fā)展,條狀浸潤可演變?yōu)橹鄻影邏K,細胞內脂質形成晶體。進一步發(fā)展,則纖維細胞增多,并形成斑塊,內有鈣鹽沉積,內膜壞死、潰瘍,出血,血栓形成,管腔狹窄,閉塞,斑塊或栓子脫落,引起動脈閉塞。,四、臨床表現(xiàn) ⒈慢性進行性腦功能障礙綜合征:如頭痛、頭暈、焦慮、耳鳴、反應遲鈍。記憶力、分析能力下降,植物神經(jīng)功能失調。 ⒉嚴重的神經(jīng)精神癥狀及體征:TIA、失語、偏盲
6、、中樞性面癱、精神癥狀等。 ⒊慢性腦缺血癥狀:癡呆(Binswanger’s?。ㄏ蛄?、計算力、記憶力嚴重受損。,五、影像學檢查方法,㈠頭顱平片㈡多普勒超聲㈢DSA㈣CT㈤MRI,六、腦動脈硬化的影像學表現(xiàn)㈠頭顱平片⒈大多無陽性改變⒉顱底部見條狀或軌道狀鈣化㈡彩色多普勒超聲⒈可直接顯示頸部動脈的狹窄、閉塞⒉可顯示頸動脈血流量減少,㈢血管造影(DSA、CTA、MRA等)⒈動脈狹窄、閉塞、紆曲、擴張、 側
7、枝形成,逆流灌注等⒉動脈瘤(梭形)⒊動脈出血,間接征象是血管移位、 形成無血管區(qū),㈣CT⒈腦底部動脈鈣化、擴張、紆曲⒉腦萎縮(非特異性)⒊腦白質?、炊喟l(fā)基底節(jié)區(qū)腔隙性腦梗塞或大片腦梗塞灶⒌腦梗塞后遺改變,腦軟化灶、鈣化⒍腦出血后遺改變,腦軟化灶、囊腔、鈣化等,表2 腦出血并存征象并存病變 例數(shù) 百分比軟化灶 34 6.6 %梗塞灶 15
8、0 29 %出血性腦梗塞 4 0.8 %腦萎縮 145 28 %白質腦病 160 31 %腦積水 59 11.4 % * 注:其中高血壓230/517≈44.5%,,,,㈤MRI+MRA腦動脈紆曲、擴張,管壁增厚皮層下無癥狀性腦梗塞 (Subcortical Silent Brain Infa
9、rction, SSBI)局灶性白質T2高信號灶 (Focal White Matter T2 Hyperintensity Lesion, FWT2HL)腦室周圍的高信號灶 (Periventricular Hyperintensity, PVH)腦梗塞、腦出血后遺改變腦萎縮,Subcortical Silent Brain Infarction (SSBI) as a Risk Factor for Clinic
10、al Stroke Incidence of clinical stroke onset was significa ntly higher in the SSBI group (10.1%) subcortical stroke FWT2HL was also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Odds ratios for PVH ( grade 3 ) was 3
11、.06 for hypertension, 3.46 for foe 2.25 for retinal A sclerosis (Shotai Kobayashi, Stroke 97;28:1932),,,,,七、腦出血的影像學表現(xiàn)㈠出血的來源小動脈皮層靜脈硬膜竇,㈡腦出血類型⒈硬膜外 (EDH)⒉硬膜下 (SDH)⒊蛛網(wǎng)膜下腔 (SAH)⒋腦內
12、 (ICH)⒌腦室內 (IVH),㈢出血部位基 底 節(jié) 區(qū)大 腦 各 葉腦 干小 腦蛛 網(wǎng) 膜 下 腔腦 室 內,,,表3 腦出血部位 出血部位:基底節(jié)區(qū) 201 (左側88,右側110,雙側3)基底節(jié)出血 破入腦室 107(左側49,右側57,雙側1)腦葉出血 53腦干出血 17小 腦 11
13、蛛網(wǎng)膜下腔 8腦室內 21(男7人,女14人,并發(fā)蛛 網(wǎng)膜下腔出血者12人)硬膜下出血 12SDH→SAH 1,,,,㈣出血時間出血即刻(<4h)超急性期(4-6h)急性期(12-48h)亞急性血腫(3-14天)慢性血腫(>15天),急性血腫,,㈤血腫的病理生理演變即刻: RBCs+血小板 (<4h)
14、 WBC 血漿血塊 富蛋白血清 95-98%為氧合Hb超急性期:RBCs呈雙凹、含有氧合Hb、 纖維素血塊中葡萄糖耗盡(4-6 h)→圓形血塊中水份下降,蛋白濃度 增加、灶周水腫,,急性期:RBCs明顯脫水、萎縮、棘狀RBCs形成脫氧血紅蛋白出現(xiàn)→ 細胞內形成高濃度的脫氧血紅蛋白灶周水腫,亞急性血腫:分早期和晚期 早期(72h-幾
15、天):脫氧血紅蛋白轉變?yōu)檎F血紅蛋白,由于血塊內缺氧,上述改變先從血塊的外周向中心發(fā)展。 晚期(1周左右):血塊周圍血紅蛋白氧化,RBCs皺縮、溶解,并將正鐵血紅蛋白釋放到細胞外。血塊灶周水腫減輕,血塊腫塊效應減輕。血腫周圍、血管周圍出現(xiàn)炎性的反應,并有巨噬細胞沉積。,慢性血腫:分早期和晚期 早期:血塊周圍蛋白水腫消失,炎性開始消退。血管增生,血腫縮小。灶周反應性星形細胞增生,還有細胞外正鐵血紅蛋白和巨噬
16、細胞,巨噬細胞內含有2種儲鐵物質,鐵蛋白和含鐵血黃素 晚期:血腫囊變期,邊緣有致密的膠原包膜,包括新生毛細胞血管、血管纖維基質、鐵蛋白、含鐵血黃素等。,㈥血腫的影像學表現(xiàn),⒈顱內血腫的CT表現(xiàn)⑴急性期(包括出血即刻,超急性期)①典型CT表現(xiàn)A.腦內高密度灶,CT值50~80HuB.鑄型出血灶C.灶周水腫輕D.血腫大者有占位效應E.窗寬150~250Hu可區(qū)分靠近顱骨的 小血腫與致密的骨質邊緣F.一般不需
17、增強,即使增強亦無強化,②非典型CT表現(xiàn)A.血腫呈等密度,凝血異常,血小板功能不全B.血塊中出現(xiàn)液平,見于凝血機能異常C.血腫密度降低,并見液平,見于溶栓治療D.灶周水腫極明顯,見于腦梗塞后的出血,⑵亞急性血腫(3-14天)①血腫密度漸降低,可呈等密度②溶冰征象,血腫周邊吸收,中心仍 為高密度區(qū)③占位效應由明顯而逐步減輕④增強呈環(huán)形或梭形強化,或“靶征”⑤腦積水,,,⑶慢性出血(>15天)①圓形、類圓形(
18、37%)低密度,或呈囊變②機化血腫邊緣再出血,需與腫瘤相鑒別③增強,環(huán)形強化④囊性病灶,可與腦室穿通⑤血腫鈣化(10%)⑥負效應(病灶周圍)⑦無后遺癥改變(27%),見于小出血灶和兒童,,,⒉MRI 超早期出血(4-6h, OxyHb) 血塊中主要為氧合血紅蛋白 (OxyHb),含有二價鐵,具有透磁性,不影響T1、T2,此時血腫呈等信號,主要是由富有蛋白的水所致。 在超早期血腫的較后階段,由脫氧血
19、紅蛋白造成T2縮短,可能抵消蛋白溶液延長T2,因此在T2WI可呈等信號、不均信號灶或高信號灶。早期階段無灶周水腫,數(shù)小時后可出現(xiàn)。早期占位效應亦輕,除非血腫很大。,急性期出血(1-2天,DeoxyHb) 氧合Hb轉變?yōu)槊撗跹t蛋白(DeoxyHb),含二價鐵,4個不成對電子,具有很強的順磁作用。DeoxyHb不能引起質子、電子偶極——偶極增強,因此不能縮短T1,故呈等信號。與T1相反,DeoxyHb能顯著縮短T2
20、,在T2WI上呈低信號。并見灶周水腫。,亞急性血腫(3-14天,MetHb) 早期:正鐵血紅蛋白(MetHb)仍在完整的RBC內,含5個不成對電子,有很強的順磁作用,T1縮短,因此T1WI為高信號,首先出現(xiàn)在外周,向內發(fā)展,而中心部仍為等信號。質子像和T2WI上仍同急性期一樣呈低信號。 晚期:血腫溶血出現(xiàn),MetHb沉積在細胞外液體中,呈短T1長T2,T1WI和T2WI均呈高信號.,慢性血腫(>15天,含鐵血
21、黃素) 早期: T1WI、T2WI上仍呈高信號。而病灶周繞有含鐵蛋白和含鐵血黃素的富有新生血管的壁,其鐵質不溶于水,所以無T1弛豫縮短,在T1WI等信號,T2WI呈低信號環(huán)。水腫和腫塊效應消失。,晚期:含有鐵的巨噬細胞可在血腫邊緣存在幾年,巨噬細胞不斷吞噬、分解和清除血腫內的血紅蛋白,同時產生大量含鐵血黃色和血色素,形成含蛋白質低,含鐵血黃素高的囊腔,此時在T1WI和T2WI上均為低信號。亦可直接形成典型的類似
22、于腦脊液的囊腔,即長T1長T2腔,但周圍仍可見低信號環(huán)。,血 腫 的 MRI 特 點 出血時間 T1WI T2WI超早期: OxyHb 等信號 等信號 稍后 等信號
23、 不均或高信號急性期: DeoxyHb 等信號,低信號 較低信號(黑)亞急性期: 早(c 內) 等,高信號 低信號(MetHb) 晚(c 外) 高信號 高信號慢性期: 早 高(等信號環(huán)) 高(低信號環(huán)) 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腦出血的影像學診斷
- 乳腺鉬鈀影像學診斷-影像ftp
- 五官影像診斷學影像ftp
-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比較影像學研究.pdf
- 肺間質病變的影像診斷-影像ftp
- 頸動脈硬化性狹窄的比較影像學研究.pdf
- 醫(yī)學影像學復習-影像ftp
- 腦膿腫的影像學診斷
- 腦動脈硬化的防治
- tcd腦動脈硬化的診斷問題高慶春
- 動脈瘤影像學診斷
- 頸動脈硬化聲像圖與冠狀動脈CT影像學表現(xiàn)對比研究.pdf
- 腦出血CT影像的計算機輔助診斷.pdf
- 腦卒中與腦動脈硬化
- 動脈瘤的影像學診斷
- 缺血性骨軟骨炎影像診斷影像ftp
- 淺談肝硬化腹部影像學診斷
- 腦脫髓鞘疾病影像學診斷
- 腦白質病變的影像學鑒別診斷
- 海馬硬化的影像診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