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肝細胞性結節(jié)的病理學新分型及其CT/MRI診斷進展,楊正漢衛(wèi)生部北京醫(yī)院放射科北京大學 第五臨床醫(yī)學院,金華市2003年學術會議,背景,在肝臟原發(fā)性實性局灶病變中,肝細胞性結節(jié)位居第一,約占所有肝臟原發(fā)實性局灶病灶的75%以上。,,背景,近二十年來,肝臟疾病研究的發(fā)展非常迅速。肝病研究的發(fā)展也產生了許多專業(yè)名詞。這些名稱很多也比較混亂。,,背景,為了標準化肝細胞性結節(jié)的命名,并便于國際交流,1994年世界胃腸病學會組織專家成立一
2、個國際工作小組,對肝細胞性結節(jié)的命名制定了新的標準,并于1995年頒布。,,背景,該命名標準僅僅限于肝細胞源性結節(jié)或腫塊,不包括間葉組織腫瘤和肝母細胞瘤。目前國際影像學界都普遍采用了這一新的命名標準。國內在這方面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肝細胞性結節(jié)的新命名及其舊名稱,第一部分,肝細胞性結節(jié) (1995年世界胃腸病學會頒布),肝細胞結節(jié)分類標準:細胞學改變結節(jié)組織學結構周圍肝臟組織的改變(有無肝細胞壞死、纖維化等)兩大類:肝
3、細胞再生性結節(jié)肝細胞不典型增生或腫瘤性增生結節(jié),,,1 再生性病變1.1 單腺泡再生結節(jié)1.1.1 無纖維間隔的彌漫性結節(jié)增生(結節(jié)性再生性增生)1.1.2 有纖維間隔或發(fā)生于肝硬化的彌漫性結節(jié)增生1.2 多腺泡增生結節(jié)1.3 葉性或段性增生1.4 肝硬化結節(jié)1.4.1 單腺泡肝硬化結節(jié)1.4.2 多腺泡肝硬化結節(jié) 1.5 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1.5.1 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實質型1.5.2 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毛細管擴張型
4、,,表1、肝細胞性結節(jié)的分類(1995年世界胃腸病學會頒布),,,,表1、肝細胞性結節(jié)的分類(1995年世界胃腸病學會頒布),,2 不典型增生性病變或腫瘤性病變2.1 肝細胞腺瘤2.2 不典型增生灶2.3 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2.3.1 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低級2.3.2 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高級 2.4 肝細胞癌,1、再生性結節(jié),由壞死、循環(huán)改變及其他刺激引起的局部肝實質增大,邊界清楚。 多細胞增生的結果,,1.1 單腺泡再生
5、結節(jié),定義:是指僅含有1個以下門脈束的再生結節(jié)。常多發(fā),累及肝臟大部(彌漫性結節(jié)增生,DNH) 亞型1.1.1 結節(jié)性再生性增生(NRH):無明顯纖維間隔1.1.2 伴有纖維間隔或發(fā)生于肝硬化的DNH,,舊名稱粟粒性肝細胞腺瘤病結節(jié)性轉化微結節(jié)轉化大結節(jié)轉化多發(fā)結節(jié)性增生非肝硬化結節(jié)多發(fā)肝細胞腺瘤病,1.1 單腺泡再生結節(jié),,1.2 多腺泡再生結節(jié),定義:含有2個或2個以上門脈束的再生結節(jié)。常合并有肝硬化或門靜脈
6、、肝靜脈及血竇異常。多腺泡再生結節(jié)周圍繞以纖維間隔時,則相當于肝硬化結節(jié)。當多腺泡再生結節(jié)明顯大于周圍的大多數肝硬化結節(jié)時(直徑至少5mm),可稱為大再生結節(jié)。,,1.2 多腺泡再生結節(jié),舊名稱大再生結節(jié)Ⅰ型和Ⅱ型部分性結節(jié)性轉化腺瘤性增生腺瘤樣增生肝硬化性假瘤,,1.3 葉性或段性增生,肝臟一個葉和肝葉的一部分增大;常合并其他肝葉的萎縮、壞死或纖維化;增大的肝葉或肝段的組織學往往正常或基本正常。,,1.4 肝硬化結
7、節(jié),定義:由肝細胞組成的再生結節(jié)大部分或整個被纖維性間隔所包繞。亞型:1.4.1 單腺泡肝硬化結節(jié)(含1個以下門脈束)1.4.2 多腺泡肝硬化結節(jié)(含2個以上門脈束),,1.4 肝硬化結節(jié),以往所稱的小結節(jié)及大結節(jié)仍可使用,但這主要是依據結節(jié)的大小劃分(以直徑3mm為界)與單腺泡肝硬化結節(jié)及多腺泡肝硬化結節(jié)的亞型并不等同,后兩者是依據門脈束數目進行分類的。,,1.5 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FNH)定義為良性表現的肝細胞
8、組成的結節(jié),周圍肝臟組織正?;蚧菊?,病灶由較大的動脈供血,病灶內含有較多的纖維基質,并常形成星形瘢痕。,,1.5 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組織學亞型1.5.1 實質型:內部結構較為均一,除纖維基質外,主要由肝細胞構成,中心區(qū)域供血動脈較粗。1.5.2 毛細管擴張型:在病灶的中心有多發(fā)擴張的血竇腔,類似于海綿狀血管瘤,病灶中心的供血動脈多而細。,,1.5 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臨床亞型孤立性FNH,常為實質型多發(fā)性FNH綜合癥,是指FNH至
9、少2病灶,同時合并有下列病變中的至少一項肝臟海綿狀血管瘤動脈結構缺損中樞神經系統血管畸形腦膜瘤或星形細胞瘤多發(fā)性FNH綜合癥的FNH可以是實質型或毛細管擴張型,也可同一病例有兩種類型的病灶。,,2、不典型增生或腫瘤性結節(jié),結節(jié)中的肝細胞呈現克隆生長,2.1 肝細胞腺瘤,發(fā)生于正?;蚧菊8闻K的由肝細胞組成的良性腫瘤。肝細胞腺瘤常單發(fā),部分病例可多發(fā)甚至形成所謂的肝細胞腺瘤病。 以往的名稱如良性肝細胞瘤等不宜繼續(xù)使用,,2
10、.2 不典型增生灶,不典型增生是指肝細胞群體表現出異常生長的組織學特性,而這種生長是由假定存在或確定存在的細胞遺傳特性改變引起的。不典型增生灶是指直徑小于1mm的不典型增生的一簇肝細胞,這種不典型增生未達到惡性腫瘤的組織學標準。 以往的腺瘤性再生和腺瘤樣增生等名稱不再繼續(xù)使用,,2.3 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dysplastic nodule,DN),直徑大于1mm的不典型增生的肝細胞結節(jié),其不典型增生未達到惡性腫瘤的組織學標準。DN
11、大多發(fā)生于肝硬化,亞型2.3.1 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低級2.3.2 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高級低級DN的細胞和結構異形性比較輕微,而高級DN的細胞和結構異形性至少為中度,但不足以診斷為惡性腫瘤。,,2.3 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DN),大再生結節(jié)增生性結節(jié)不典型大再生結節(jié)再生結節(jié)結節(jié)性增生,腺瘤樣增生普通腺瘤性增生不典型腺瘤性增生腺瘤性再生正常小梁肝細胞癌肝細胞性假瘤,舊名稱,,2.4 肝細胞癌,由不同程度分化的肝細胞組成的惡
12、性腫瘤直徑小于2厘米的病灶定義為小肝細胞癌。早期肝細胞癌、肝細胞瘤、惡性肝細胞瘤及肝癌等名稱不再繼續(xù)使用。,,第二部分,肝細胞性結節(jié)的組織學鑒別要點,表2、區(qū)分大直徑肝細胞性結節(jié)的組織學標準,第三部分,肝細胞性結節(jié)的CT/MRI特點及其病理學特點,肝細胞性結節(jié)的影像學診斷,臨床要點病理學特點影像學特點鑒別診斷,,1、結節(jié)性再生性增生(nodular regenerative hyperplasia,NRH),病因不清,可能與門
13、脈分支異常有關部分病人合并門靜脈缺如、布加綜合癥、血管炎、免疫性疾病彌漫性單腺泡肝細胞再生結節(jié)發(fā)生于沒有肝硬化肝臟常誤診為肝硬化絕大多數病人結節(jié)細小,一般不需要與肝內其他實性結節(jié)鑒別,少數病人的部分結節(jié)可較大。,,臨床特點,大部分病人特別是早期病人沒有癥狀出現癥狀的平均年齡為50歲合并門靜脈缺如或布加綜合癥者出現癥狀較早最常出現的表現為門靜脈高壓(約50%)肝脾腫大靜脈曲張消化道出血可有堿性磷酸酶和r-GT升高,
14、轉氨酶一般不高或僅有輕微升高極少發(fā)生肝功能衰竭治療一般針對門靜脈高壓并發(fā)癥,,肝內彌漫分布結節(jié)較小,少數可達1厘米以上為單腺泡結節(jié)周圍肝組織可有萎縮肝臟沒有肝硬化表現沒有肝細胞壞死沒有明顯的纖維化,病理學,,影像學表現,大部分病變不能顯示大的病灶可以在影像學上顯示CT略低密度,大多增強不明顯,部分病灶有明顯的動脈血供(動脈期易顯示),在門脈期及平衡期常持續(xù)高或等密度(信號)可出現環(huán)狀強化,有時與轉移瘤鑒別困難T
15、1WI等信號或高信號T2WI等信號或略低信號MRI有時可顯示暈征(CT及T1WI低,T2WI高)沒有肝硬化征象,,影像學表現,發(fā)生于肝臟血管異常(如布加綜合癥等)的NRH與大再生結節(jié)(>5mm)難以區(qū)分NRH也屬于一種再生結節(jié)布加綜合癥等的部分結節(jié)常含有多個門脈索,晚期可合并纖維化和肝硬化布加綜合癥等可有NRH與大增生結節(jié)同時存在兩者影像表現相近甚至穿刺活檢也難以區(qū)分兩者目前均被認為良性結節(jié),不屬于癌前病變,,T
16、2WI,T1WI,B超,CT+C,布加綜合癥合并NRH及大再生結節(jié),動脈期,門脈期,T2WI,CT動脈期,T1WI,布加綜合癥合并NRH及大再生結節(jié),動脈期,門脈期,先天性門靜脈缺如合并NRH,動脈期,門脈期,T2WI,布加綜合癥合并NRH及大再生結節(jié),CT+C,CT+C,CT+C,布加綜合癥合并大再生結節(jié),CT-C,CT動脈期,CT門脈期,布加綜合癥合并大再生結節(jié),CT動脈期,CT門脈期,CT-C,T1WI,T2WI,2、局灶性結節(jié)增
17、生(FNH),少見肝臟良性腫瘤無癥狀偶然發(fā)現一般無需治療尸檢檢出率1%好發(fā)于年輕女性發(fā)病與避孕藥無關,部分病人口服避孕藥后腫塊有縮小,部分病人妊娠期間腫瘤可增大大多單發(fā),5-10%病人可多發(fā),,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病理學特點大多小于5cm邊界清楚,5-10%可有假包膜位于肝臟較表淺部位中心瘢痕和放射狀間隔(組織學100%)含枯否細胞并具功能內可含較粗動脈內含不成熟膽管罕有脂肪變、出血和鈣化,,CT、MRI表現C
18、T:等或略低密度T1WI:等信號(50-60%),低信號(30-40%),高信號(5-10%)T2WI:等信號或略高信號,均勻(50-60%),中心小瘢痕高信號(40-50%)增強:動脈期幾乎所有病灶較明顯強化,分隔及中心瘢痕無強化,病灶內可出現扭曲血管;中心瘢痕延時強化(3-5分鐘左右);門靜脈期及延時掃描腫塊動脈期強化部分常呈等信號,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診斷要點CT等密度,T1WI、T2WI等信號中心瘢痕-星型,T2WI高信
19、號,延時強化中心瘢痕內出現扭曲血管(可出現在周邊)病灶內罕有出血、脂肪變、鈣化病灶攝取肝細胞特異性造影劑及網狀內皮細胞造影劑肝細胞特異性造影劑排出延時動態(tài)增強、肝細胞特異性造影劑或枯否細胞特異性造影劑增強掃描有利于中央瘢痕的顯示無肝硬化背景,局灶性結節(jié)增生,,T1WI,T2WI,+C動脈期,+C平衡期,T1WI,T2WI,動脈期,門脈期,平衡期,T1WI,T2WI,動脈期,平衡期,T1WI,T2WI,動脈期,平衡期,平掃,門
20、脈期,延時7分鐘,動脈期,T2WI,SPIO-enhanced T2WI,T2WI,SPIO-enhanced T2WI,Gd-DTPA enhanced T1WI 動脈期,SPIO-enhanced T2WI,T2WI,T1WI,Multihance動脈期,Multihance平衡期,Multihance延時3小時,大體標本,Multihance延時3小時,Multihance動脈期,Multihance延時3小時,Multihanc
21、e動脈期,Multihance 門脈期,CT動脈期,CT門脈期,3、肝細胞腺瘤,中年女性好發(fā),與口服避孕藥有關發(fā)病率1-4/百萬,長期口服避孕藥者發(fā)病率增加到30/百萬一般無癥狀,但可發(fā)生致命出血,部分病人可惡變,因而需要手術治療多發(fā)病變容易惡變和出血糖原沉積癥肝腺瘤病,,肝細胞腺瘤,病理學特點圓形類圓形,1-15cm邊界清楚,幾乎都有假包膜但不完整肝細胞正常,但排列混亂,失去正常小葉結構肝動脈供血,血竇擴大內含枯否
22、細胞,但數量減少,低或無功能有脂質沉積于細胞內或細胞間-黃色外觀常有出血-褐紅色,,CT、MRI診斷要點中青年女性,口服避孕藥史CT等或略低密度,低密度(脂肪變),高密度(出血)T1WI略低信號、等、略高信號(出血、脂肪變)T2WI等或略高信號薄層包膜容易出血動脈期明顯強化,均勻(除出血或壞死),門靜脈期平衡期等或略高或略低攝取肝細胞特異性造影劑略低或正常,但可排空延時攝取網狀內皮細胞造影劑能力較低,肝細胞腺瘤,,
23、動脈期,平衡期,肝細胞腺瘤,CT+C門脈期,CT+C門脈期,多發(fā)肝細胞腺瘤含脂肪,CT,In-phase,Out-of-phase,肝細胞腺瘤合并出血,T1WI,T2WI+FS,T1WI,T2WI,動脈期,平衡期,T1WI,T2WI,動脈期,門脈期,肝細胞腺瘤鈣化,枯否細胞功能下降,CT-C,CT+C,動脈期,FERIDEX,肝細胞腺瘤,肝細胞特異性造影劑攝取能力降低,CT+C,Gd-BOPTA,Gd-DTPA,肝細胞腺瘤病,4、小肝細
24、胞癌,單個病灶直徑小于等于3(2)厘米兩個病灶,其直徑之和小于等于3(2)厘米5年生存率可達50%以上,,小肝細胞癌,小肝癌CT、MRI表現MRI優(yōu)于CTCT平掃等或略低密度T1WI:略低信號(30-40%),等信號(20%),略高信號(40-50%)T2WI:略高信號(90%),等或略低信號(10%)(病灶越小,低信號幾率越高)分化良好者(15%)易出現脂肪變性(化學位移成像)50-70%顯示假包膜CT/MRI增強快
25、進快出強化(85%),強化不均勻動脈血供與HCC分化程度有關,高分化的小肝癌動脈血供較少,并常有門靜脈血供。,,小肝細胞癌,肝細胞癌T1WI高信號的原因脂肪化生荷鐵增加銅增加,,小肝癌診斷要點,肝硬化背景(70-85%)AFP假包膜顯示T1WI略高、等、略低信號T2WI略低、等、略高信號病灶內脂肪變性動脈期強化,快進快出,強化常不均勻不攝取或少攝取SPIO少攝取肝細胞特異性造影劑,但分化好者可有明顯攝取,并出現排
26、空延時,,T1WI,T1WI+FS,T2WI,T1WI+C,肝細胞癌脂肪化生,CT-C,Out-of-phase,In-phase,T1WI,T2WI,動脈期,門脈期,T1WI,T1WI+C動脈期,T1WI+C門脈期,T1WI,T2WI,動脈期,門脈期,T1WI,T2WI,動脈期,門脈期,T1WI,T2WI,大體標本,HE染色,HE染色,HE染色,小肝細胞癌不同信號特點及病理變化,A,B,C,動脈期,門脈期,平衡期,HE染色,CTAP,
27、CTHA,同一病灶內有高分化和中分化HCC,病灶的動脈血供與HCC分化相關,平掃,動脈期,門脈期,,T2WI+FS,SPGR T1WI+FS,動脈期,CT動脈期,,,,,右肝小肝癌,T2WI,SPIO增強T2WI,釓增強T1WI,5、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與小肝癌,我國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高發(fā)地區(qū),10%國人攜帶乙型肝炎病毒。肝炎-肝硬化再生結節(jié)-腺瘤樣增生-不典型腺瘤樣增生-早期肝細胞癌-進展期肝細胞癌,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Dysplas
28、tic Nodule,DN),,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DN),多發(fā)生于肝硬化病人肝硬化病人中15-30%有DN發(fā)生肝細胞癌的肝硬化病人中30-40%有DN部分DN灶中可有肝細胞癌亞灶經活檢證實的DN有12-50%在4個月到4年內發(fā)生癌變越來越多的證據提示DN特別是高級DN是肝細胞癌的癌前病變,,,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DN),是肝硬化向肝細胞癌發(fā)展的中間階段屬癌前期病變以往名稱:大再生結節(jié)、腺瘤樣增生、不典型腺瘤樣增生、肝細胞假瘤等
29、1995年由國際肝病協作組統一命名為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的檢出及隨訪檢測對于肝細胞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MRI是目前最佳的無創(chuàng)方法,,病理學特點,DN定義為直徑1毫米以上的肝細胞異常增生結節(jié)肝細胞呈現克隆增殖具有一定細胞或結構的異形性未達到肝細胞癌的診斷標準臨床比較有意義的DN常在1厘米以上切面上病灶突出于周圍肝組織,并呈現淡黃色,周圍沒有明顯包膜,,低級(low-grade)肝細胞輕度異常但無結構及細胞學
30、的異形性內含門脈索可見非配對動脈,,DN組織病理學分級,HE×100,HE×400,高級(high-grade)結節(jié)內灶性或彌漫性結構及細胞異形性核漿比例增加核濃染可有假腺體形成肝細胞板厚度大于2個細胞荷鐵抵抗內含門脈索可見非配對動脈,,DN組織病理學分級,HE×100,HE×400,DN的血供特點,96%的DN以門靜脈供血為主僅有4%的低級DN可有較明顯的動脈血供32%的
31、高級DN出現動脈血供 90%以上肝細胞癌比周圍組織動脈血供豐富從肝硬化再生結節(jié)向DN、肝細胞癌發(fā)展的過程中正常的門脈及動脈血供逐漸減少,異常動脈血供增加異常動脈血供的增加在組織學上表現為血竇的毛細血管化,以及非配對動脈的增加,,從肝硬化RN向DN、肝細胞癌發(fā)展的過程中正常門脈及動脈血供逐漸減少,異常動脈血供增加,,,,,,,,,,,,,,,,,,肝硬化結節(jié)癌變過程中的血供變化規(guī)律,,正常動脈及門脈血供逐漸減少,異常動脈血供增加,
32、,,,,RN,Low-DN,High-DN,Wd-HCC,Mp-HCC,肝細胞結節(jié)的CD34免疫組化染色,×400。,低級DN,高級DN,肝細胞癌,肝細胞結節(jié)的肌動蛋白免疫組化染色(非配對動脈),高級DN,肝細胞癌,DN的影像學檢查和診斷,MRI檢出并監(jiān)控肝硬化結節(jié),以及在肝硬化背景中檢出小肝癌優(yōu)于螺旋CT動態(tài)增強掃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灶的血供變化。CTAP、CTHA(MRAP、MRHA)可更好地反映病灶的血供變化。
33、肝細胞或枯否細胞特異性造影劑的應用可提供更多的信息DN的目前影像學檢出率30%-50%,,DN與小肝癌的CT表現差別,,DN與小肝癌的信號特點信號差別,低級結節(jié)T1WI高信號(等)T2WI低信號(等)高鐵結節(jié)T1WI低信號T2WI低信號高級結節(jié)T1WI高信號(等)T2WI低信號(等),小肝癌T1WI:略低信號(30-40%),等信號(20%),略高信號(40-50%)T2WI:略高信號(90%),等或略低信號(10
34、%)病灶越小,T1WI高信號,T2WI低信號比例越高,,DN在T2WI不表現為高信號,富鐵低級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T1WI,T2WI,大體標本,普魯士染色,,,,,,,,高級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伴有肝細胞癌亞灶,T1WI,T2WI,大體標本,HE染色,,,CTAP,CTHA,手術病理: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低級),CTAP,CTHA,手術病理: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低級),,,CTAP,CTHA,手術病理:DN(高級),,,手術病理:中分化HCC合并高級D
35、N,CTAP,CTHA,,,DN(高級),動脈期,門脈期,B超,DN(高級),動脈期,門脈期,平衡期,CTAP,CTHA,T1WI,T2WI,,,,,,,,動脈期,門脈期,平衡期,T1WI平掃,T1WI,T2WI,B超,DN(高級),,,,,,,,T1WI信號降低T2WI信號升高T2WI低信號病灶內出現略高信號小結節(jié)(結節(jié)中結節(jié))結節(jié)內出現脂肪化生血供由門靜脈供血為主轉變?yōu)楦蝿用}供血為主病灶內出現動脈期強化結節(jié)枯否細胞數目和
36、功能減低,攝取SPIO能力下降結節(jié)直徑大于3厘米出現假包膜病灶進行性增大,DN癌變危險信息,,MRI檢出并監(jiān)控肝硬化結節(jié),以及在肝硬化背景中檢出小肝癌優(yōu)于螺旋CT,高級DN癌變,CT-C,CT+C動脈期,CT+C門脈期,高級DN癌變,CT+C動脈期,CT+C門脈期,HE×100,CT-C,CT+C動脈期,CT+C門脈期,6個月后CT+C動脈期,B超,CT-C,CT+C,T1WI,T2WI,T1WI,不典型增生結節(jié)(高級)
37、癌變,平掃,動脈期,門脈期,,T2WI+FS,SPGR T1WI+FS,動脈期,CT動脈期,,,,,,,,,,,T2WI,,Multihance 動脈期,Multihance 肝細胞期,碘油CT,肝硬化、右肝小肝癌,T1WI+C動脈期,T1WI+C門脈期,CT+C動脈期,CT+C門脈期,CT-C,CT+C動脈期,CT+C門脈期,T2WI,T1WI,T1WT+C,DN和小肝癌的影像學診斷,兩者間影像學表現有部分重疊T1WI低或等信號,T
38、2WI略高信號(HCC)T1WI、T2WI均為略高信號(HCC)有假包膜(HCC)T1WI高信號、T2WI低信號動態(tài)增強富動脈血供(HCC可能大)動態(tài)增強與肝實質同步(DN可能大)CTHA高,CTAP低(HCC)CTHA低或等,CTAP高或等(DN可能大)SPIO攝取明顯降低(HCC)SPIO攝取與周圍肝臟接近(DN可能大)Mn-DPDP攝取明顯減少或排空延遲(HCC可能大)Mn-DPDP攝取接近周圍肝組織(DN可
39、能大),,DN多發(fā)生于肝硬化DN屬于HCC癌前病變DN目前的檢出率還較低DN與HCC影像學表現有重疊肝硬化特別是DN病人應密切影像學追蹤B超首選,MRI目前最好必要時采用特殊技術(CTHA、CTAP或特異性造影劑),DN和小肝癌的影像學診斷,,6、纖維板層肝細胞癌,肝臟少見惡性腫瘤年輕,20-40歲癥狀輕,常以上腹部不適或腫塊就診往往無肝硬化或其他慢性肝病病史AFP陰性大多可切除病人預后較好,,纖維板層肝細胞癌,
40、病理學特點腫塊單發(fā)、一般較大左葉多見(60-70%)有完整假包膜膠原纖維基質及纖維細胞形成板層樣結構連接及分隔各個瘤巢70%有中央瘢痕和放射狀纖維間隔中央瘢痕中常有鈣化罕有出血、壞死、脂質,,纖維板層肝細胞癌,CT、MRI特點腫塊巨大,常在左葉邊界清楚密度、信號不均勻CT低密度,T1WI低信號,T2WI偏高信號中央大瘢痕及放射狀間隔,T2WI上為低信號中央瘢痕內有常有鈣化腫塊富有動脈血供,但強化很不均勻中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