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V超強毒株GX8-99株VP3基因及其A節(jié)段3’端非編碼區(qū)基因與致病性的關系.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傳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病,是危害世界養(yǎng)禽業(yè)的主要傳染病之一。IBDV主要侵害雛雞的中樞免疫器官(法氏囊),導致免疫抑制。1957年本病首次在美國的特拉華州的甘布羅鎮(zhèn)(Gumboro)的肉雞群中發(fā)生,20世紀80年代美國又發(fā)現(xiàn)了變異株,歐洲國家首先報道有超強毒株(vvIBDV)出現(xiàn),90年代初vvlBDV傳至中國及亞洲其它國家和地區(qū)。IBD給養(yǎng)雞業(yè)帶來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為探討。vvI

2、BDV基因變異與致病性之間的關系,本研究以vvIBDVGX8/99株為研究對象,將vvlBDV GX8/99株進行傳代,研究從原始毒(雞源毒)→雞胚毒→細胞適應毒→細胞克隆化毒→回傳SPFX鳥傳代毒(雞源毒)→個輪回各代次毒VP3、A節(jié)段3’非編碼區(qū)核苷酸及氨基酸與致病性之間的關系,這將為進一步構建含有人工突變的特定基因片段或基因位點的IBDV傳染性克隆,從而反證與IBDV毒力基因相關的位點提供依據(jù)。 本研究共分2部分:

3、 一、GX8/99株原始毒及傳代毒VP3基因與致病性的關系: 為了研究超強毒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vIBDV)的致病性與其VP3基因變化的關系,將vvIBDV GX8/99株囊毒在SPF雞胚連傳10代后,再在雞胚成纖維細胞(CEF)上連續(xù)盲傳至23代時開始引發(fā)CEF細胞病變,隨之用無限稀釋法連續(xù)克隆2次后獲得病毒克隆,再將該克隆化病毒分別連續(xù)回傳3~5周齡SPF雞20代。分別比較細胞毒及其克隆化毒回傳SPF雞后不同傳代毒中VP

4、3氨基酸分子的變化。結果表明:相對于原始囊毒,細胞毒(C25)在測序的VP3區(qū)域中有4個位點發(fā)生突變,并且變得與疫苗毒D78完全一致。而在回雞的過程中,4個突變位點中的大多數(shù)氨基酸不再發(fā)生變化,而第228位氨基酸在細胞致弱過程中由P突變?yōu)榧毎m應毒的L后,在回雞過程中又變回P(B15)。這初步揭示了VP3中的氨基酸變異與病毒的致病性有一定關系,而且也可能與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及SPF雞傳代過程中組織的親和性有一定的關系。 二、 Gx8

5、/99株原始毒及傳代毒A節(jié)段3,端非編碼區(qū)基因與致病性的關系: 為了研究超強毒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vIBDV)的致病性與其A節(jié)段3’端非編碼區(qū)基因變化的關系,本試驗對vvIBDV GX8/99株各代次毒中A節(jié)段3’端非編碼區(qū)氨基酸序列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與超強毒HK46、D6948和GX株相比, GX8/99株的第20位氨基酸L為特有的,而與Cu-1M、P2、CEF94等弱毒株一致,且該位點在整個傳代過程中比較穩(wěn)定、沒有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