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隱喻一直倍受學者們的關注,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后,國際學術界出現(xiàn)了一種隱喻狂熱(束定芳,2000∶1)。1980年萊考夫和約翰遜出版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標志著隱喻的認知轉向。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從認知角度對隱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綜觀這些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國內學者更多地側重于個案研究。
  認知語言學認為隱喻來源于人們的體驗與人類的生活經(jīng)驗?;鹪谌祟愡M化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鑒于此,我們可以說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很大程度上來自

2、于對火的認識,這些認識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民族的認知模式。因此對比分析英漢“火”的隱喻能具體且有代表性地揭示英漢民族的認知取向和思維模式的差異。
  通過對英漢“火”的隱喻所作的深入分析,本文最終得出如下結論:
  英漢兩個民族基于相同的身體和生活經(jīng)驗,形成了大體相同的有關“火”的隱喻,但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哲學思想和宗教信仰等因素使兩個民族產(chǎn)生了不同的“火”的隱喻。比如不列顛民族生活在相對艱辛的生活環(huán)境下,更多地認識到火的

3、危害性,而漢民族生活在相對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除了認識到火的危害性以外,還能以比較寬廣的胸懷去欣賞火。
  總之,這些研究發(fā)現(xiàn)進一步驗證了人類的認識來源于身體和生活經(jīng)驗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認知語言學領域內的隱喻研究,揭示了英漢兩個民族思維模式的差異,探詢了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對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意識有一定的意義。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文章的很多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和完善。但這畢竟是筆者學術研究中一次有意義的嘗試。在此基礎上筆者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