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 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p><p> [摘要]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利用其國際化語言的有利條件,培養(yǎng)學生的跨國界跨文化意識,不僅是教育工作者的歷史使命,也是英語教學改革中的重大課題。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不斷融合,現(xiàn)行的英語統(tǒng)一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是不利于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因此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極力強化跨文化意識已經(jīng)迫在眉睫。在跨文化交際中,常常由于文化差異使雙方產(chǎn)生誤解、沖突,甚至
2、導致交際失敗。本文分析了文化因素對語言運用的影響,強調(diào)在外語教學中要增強文化意識,增加文化知識的導入。</p><p> 關(guān)鍵詞:跨文化交際; 英語教學; 文化意識; 文化沖突; 跨文化交際能力</p><p><b> 概述</b></p><p> 跨文化交際的研究在中國的歷史比較短暫,人們對跨文化交際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
3、起初研究只是局限于對外語教學和文化與語言之間的關(guān)系的研究,許國璋教授 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一文主要探討了詞的文化內(nèi)涵與翻譯之間的關(guān)系。他在文中指出:可以討論的詞很少,但最重要的是詞與詞只是表面上對等,而兩者的文化內(nèi)涵卻完全不同。因為,一方面,人們對跨文化交際感興趣;另一方面,跨文化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普遍性使人們意識到語言必須與文化緊密聯(lián)系起來學習。如
4、果一個人只是重視語言的形式,而忽略了語言的內(nèi)涵意義,是不會學好外語的。</p><p> 顯而易見,許多語言學家已經(jīng)對跨文化交際進行了研究,而且還有許多巨著。例如:胡文仲的《文化與交際》,許力升的《跨文化交際的探討》,John Condon 和 Fathi Yousef 的合著《跨文化交際簡介》等均是這一論題的探討。但總體來說,有關(guān)這方面的著作還比較少,而且中國的外語教學只注重于對語言,詞匯和寫作的學習,而非文
5、化。</p><p> 本論文主要通過以下三方面來研究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跨文化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跨文化教學的目的與原則;及英語教學中提高跨文化交際意識的方法。為了研究文化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論文還進一步研究了文化知識與文化理解和文化知識與文化應(yīng)運之間的關(guān)系。最后,英語教學中的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意識的重要性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意識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p
6、><p><b> 1.跨文化交際</b></p><p> 由于本篇論文主要研究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這里很有必要先提出什么是跨文化交際?</p><p> 跨文化交際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語言的人們之間的交際,即不同文化之間的對比。主要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對語言、食物、衣著、對時間的態(tài)度、工作習慣、社交行為不同看法。
7、</p><p> 1.1 跨文化交際的定義 </p><p>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不同民族,種族群體和地區(qū)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和大量的人需要與那些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這被稱為跨文化交際。互聯(lián)網(wǎng)的使用,特別是信息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使人們在家里就能感受到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際是指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交流(戴煒棟和何兆雄,2002:141)參與者的文化習俗可能差異
8、很大,容易出現(xiàn)誤解和誤會,甚至導致溝通的失敗??缥幕浑H不僅指母語和非母語之間的交際,也指不同的語言或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溝通。 </p><p> 1.2跨文化交際的研究成果 </p><p> 作為一個新的交叉學科,跨文化交際在20世紀50年代末興起于美國,有關(guān)跨文化交際的書籍已在80年代初問世,目前也已成立跨文化交際研究的綜合系統(tǒng)。在中國,大約有近300篇論文和200篇有關(guān)跨
9、文化交際。例如,王培英的《跨文化交際一覽》。胡文中的《文化的碰撞》。所有這些在這一領(lǐng)域的研究,為正在進行的研究提供了理論指導。</p><p> 2.跨文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p><p> 在跨文化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外語教師已做出不懈努力,積極探討各種積極的方法。然而,他們的艱苦努力,只能帶來小的收獲。許多學生仍然對中國和外國的國家之間不同的區(qū)分能力較差。他們往往簡單地將
10、中國文化的思維模式移植到跨文化交際中,結(jié)果引起了許多語用失誤和溝通失敗。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文化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在這里,我已經(jīng)做了一些調(diào)查和研究,從而得出文化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的結(jié)果。</p><p> 2.1概念問題 </p><p> 概念是人們對世界上的事物的看法,它可以反映他們對事情的認識水平。每一位教師都有他或她對外語教學的獨立概念。教師教學方法,思維
11、方式和教學手段都影響他們的教學理念。關(guān)于跨文化教學的問題,許多教師認為,文化意識是學習一門外語的必然產(chǎn)物。在他們看來,語言知識,自然會導致文化意識,語言的使用者會自動在交流過程中區(qū)別兩種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使他們自覺服從文化規(guī)則,并為他們的背景及其能力提供合適的語境。由于被概念所影響,很多教師非常重視語法,詞匯和文字等語言形式。無論在什么時候,對于文本中的文化知識,他們通常只是進行簡單的介紹,在交際過程中他們幾乎沒有提及文化知識的應(yīng)運。
12、因此,他們給學生一個留下非常膚淺的印象。眾所周知,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一個系統(tǒng)而復雜的過程。一方面,學生需要更多的目標語言(TL)的文化知識,因為只有足夠的積累后,他們才可以形成文化意識。另一方面,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在交際過程中對目標語的重要性要有一個認識。</p><p> 2.2文化交際中的文化知識和應(yīng)用之間的差距 </p><p> 跨文化交際中,人們對中國文化和外來文化的
13、不同和溝通的差異的重要性有很深入的理解。在此條件下,許多外語教師主動肩負傳播文化的責任。在日常教學中,他們已經(jīng)通過文字,語法,詞匯和閱讀材料,引進了很多文化信息,這不僅豐富了課堂內(nèi)容,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許多教師也在他們的努力傳授文化知識的過程中犯下了另一個錯誤:重視教學,但藐視了對知識的應(yīng)用。雖然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很多的文化知識,他們不知道如何在具體的背景和具體情況下用外國語言表達自己。因此,他們在溝通方面存在困難。在文化教學中
14、,我們必須認識到,學習和掌握目標語的文化知識是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基礎(chǔ)。獲取文化知識,并不意味著獲得交際能力。若不了解不同的文化模式或交際原則,將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交流。我們也必須意識到,跨文化交際是有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溝通。由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會習俗,宗教信仰和價值觀念,他們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因此,在溝通過程中人們往往以自己的思維方式理解他們的對話,這可能會導致不正確的結(jié)論。因此,它會產(chǎn)生溝通不暢或相反的效果。例如
15、,假設(shè)一位英國朋友對你說,令人高興的是,“還是叫我爸爸,王先生”。如果你以中國文</p><p> 2.3文化知識和文化的理解之間的差距 </p><p> 文化教學分為文化知識和文化的理解。兩層都有自己不同的含義和自己的重點。在文化知識的階段,目的是幫助學習者掌握目標語的文化知識,這主要源于閱讀。至于教學方法,他們也很簡單。老師幾乎是不停地解釋,而學生只能做吃飽了還被強迫進食的
16、“鴨子”。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老師只是一味地進行機械的教學,學生以被動聽課和記筆記的方式接收消息。很少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和對不同文化知識的學習。課堂上學生很難理解不同文化習俗、宗教信仰、世界觀,從而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時出現(xiàn)困難,從而導致交際失敗。</p><p> 3.跨文化教學的目標與原則</p><p> 隨著人類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的進步和發(fā)展, 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之間的交往日
17、益頻繁,如何避免、消除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誤解以及如何超越文化差異所形成的障礙越來越受到外語教師、語言學家、心理學家、管理學家的普遍關(guān)注。波利茨爾(Politzer) 曾說“: 如果我們在教語言的同時而不教其文化, 那不過是在教那些毫無意義的文字符號或者是那些讓學生產(chǎn)生誤解的文字符號而已。”這句話聽起來雖然有點偏激,但文化教學應(yīng)融于語言教學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學語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交際。人們要實現(xiàn)成功的交際, 除了要正確地使用一種
18、語言的語音、語法、詞匯外,還要使語言得體,即恰當?shù)恼Z言在恰當?shù)膱龊弦郧‘數(shù)姆绞竭M行表達。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 由于接受了不同的文化教育,其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及價值觀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在外語教學中,教師應(yīng)該增強文化意識, 只有充分地認識到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guān)系, 認識到英語交際能力不僅包括語言能力, 同時還包括對文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夠自覺地把文化知識的傳授融入語言教學之中。</p><p> 在
19、英語教學中對文化的學習還要遵守以下幾個原則:實用性原則、適用性原則、階段性原則、英語與中國文化之間的平等原則。</p><p> 4. 培養(yǎng)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意識的方法</p><p> 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要學習異國文化知識的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對該語言文學作品的研究和學習;二是通過對該民族文化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的了解。在具體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我們應(yīng)
20、該做到以下幾點:</p><p> 4.1 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重視深層次的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介紹。</p><p> 價值觀是文化中最深層的部分。一旦形成后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不會輕易地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告誡人們什么是好的和壞的, 什么是真實的和虛假的,什么是應(yīng)該學習的,什么是應(yīng)該恥笑的等等。文化價值觀指導人們的看法和行為。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往往是不同價值觀念發(fā)生對立的時
21、候。眾所周知中國人比較喜歡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意思,一般不喜歡正面沖突。西方人常常為此把中國人說成是“不可捉摸”、“繞圈子”。實際上中國人并不是不可捉摸,也不是繞圈子,只是我們更重視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而西方人卻把轉(zhuǎn)彎子講話看作是思路不清或缺乏誠意。表面上看只是兩種語言表達方式存在差異, 實際上是兩種文化中價值觀的沖突。</p><p> 4.2 重視詞匯文化意義的介紹</p><p>
22、; 語義學把詞匯分為概念意義和文化意義。概念意義就是詞匯的語言意義。文化意義則指詞匯的感情色彩、風格意義和比喻意義。例如,漢語中“狗”與英語中“dog”的詞匯概念意義沒有區(qū)別,但在文化意義上相差甚遠?!肮贰痹跐h語中一般用于貶義,這從漢語中的成語可以看出。如:狗急跳墻、狗仗人勢、狼心狗肺、狗血噴頭、狗頭軍師等。但在英美國家,狗被當作寵物來養(yǎng),狗被視為人類最好的朋友, 他們喜歡狗的某些品質(zhì),如忠誠、可靠、勇敢和聰明等。在英語中狗多屬于中性
23、或含褒義。例如,a lucky dog (幸運兒) ,a gay dog (快樂的人) ,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之時) 等。再如“龍”在中國古代傳說中被視為興云降雨的神奇動物。在封建年代,龍是皇帝的象征。中華民族自稱為“龍”的傳人。在漢語中“龍”一般用于褒義。如:望子成龍,龍飛鳳舞,龍鳳成祥,藏龍臥虎,攀龍附鳳,生龍活虎等。在英語中“, 龍”(dragon) 卻一般用于貶義,代表罪惡、邪惡,令人感到恐怖
24、。在俗語中,指兇狠、嚴厲、飛揚跋扈的人。</p><p><b> 4.3 廣泛閱讀</b></p><p> 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多渠道地獲取文化知識文化不是先天具有的, 而是通過后天習得的。對于學英語的中國學生來說,英美文學作品可以使他們進入另一種文化氛圍, 了解該民族的價值觀、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社會關(guān)系、文化特點等等;報刊、雜志是了解當前英美社會各階層和各種
25、社會問題的最直接的途徑。另外影視作品也可以幫助學生在娛樂的同時獲取豐富的文化知識。</p><p><b> 5. 結(jié)論</b></p><p> 總而言之,跨文化交際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教學中,一定要將語言與文化緊密結(jié)合起來學習。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鏡子。而文化制約著語言的形式, 文化不斷地將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語言之
26、中,成為語言表現(xiàn)的基本內(nèi)容,豐富語言的文化內(nèi)涵。在我國,傳統(tǒng)的外語教育觀目前還深深地束縛一些教師的手腳。中國的學生,從小學直到大學有的還進入博士生階段, 總共學習十多年英語,大部分精力和時間花在查字典、記單詞、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上。聽、說、讀、寫四會能力當然很重要, 它是跨文化交際的重要基礎(chǔ),但它遠遠不是學習外語的全部。語言是文化的產(chǎn)物,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如何說”、“不說什么”,有時比“說什么”更加重要。僅靠語法上正確的外語,并不能成功
27、地與外國人打交道。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語言是與文化、社會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 并把文化知識的傳授融于語言教學之中, 我們的外語教學才能夠有助于培養(yǎng)出具有跨文化交際素質(zhì)的人才。</p><p><b> 參考文獻</b></p><p> [1]杜學增.《中英文化習俗比較》[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8、/p><p> [2]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p><p> [3]許國璋. Culturally 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 《現(xiàn)代外語》,1980,(4).</p><p> The Importance of Fostering Inter
29、cultural Communicative Awareness in English Teaching</p><p><b> Abstract:</b></p><p>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is increasing frequently and the international
30、trade is developing fast. Hence the phenomenon of lea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using foreign language appears. Also many universities set up the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But either from the pr
31、imary school education to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r to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always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improve the competency of passing examina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p><p> KEY WORD: i
32、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English teaching; cultural awarenes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ability</p><p>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p>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n exchange o
33、f ideas, information, etc, betwe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Dai Weidong and He Zhaoxiong, 2002: 141). The cultural conventions of the participants may be widely different, and misinterpretation and mis
34、understanding can easily arise, even leading to a total communication break dow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communication not only between native speakers and non-native speakers but also among people having
35、different langua</p><p>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lso known a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hose cultural perceptions and symbolic systems are distinct enough to alter
36、 the communication event. It is frequently used to refer to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which implies a comparison between cultures.</p><p> It centers 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
37、egarding social relations and concept of univers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uch as language, food, dress, attitude towards time, work habits, social behavior that can cause frustration in communications and contacts.&
38、lt;/p><p> 2. Problems Existing in Intercultural Teaching</p><p> In the process of intercultural teaching, most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have been making endless efforts to have all kind
39、s of positive probes. However, their painstaking efforts have only brought about small values. Many students still have poor ability in discriminat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y tend to h
40、ave a simply transplantation of thinking mode in Chinese culture in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th result in many pragmatic failures and effective</p><p> 3. The Aim and Principles of Intercultural Tea
41、ching</p><p> The goal of cultural teaching is to train the students’sensitivity and tolerance to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their flexibility to deal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 The sensitivity is the correct u
42、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difference, the tolerance is the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foreign culture and the flexibility is reflected in the correct treatment of communicative obstacles caused by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43、 the intercultural angle, the goal of cultural teaching is to enhance intercultural awar</p><p> 4. Approaches to Enhanc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Awareness in English Teaching</p><p> As t
44、o the central aim of this paper: how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educators in both West and China have suggested different approaches. I will make a few suggestion to impr
45、ove the learners’abilities: 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knowledge in class through vocabulary teaching、translation and writing; 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knowledge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which mainly includes: giving
46、lectures、surfing the internet、communicating with foreign</p><p> It is well know that vocabular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language learning because it is the essence of a language. Therefore, in order
47、 to master a language, it is necessary for language learners to learn vocabulary well. But in fact, it seems difficult for most of them to achieve the goal: They are always troubled in the comprehension of English words,
48、 which are culturally different from Chinese ones. Not only is word a kind of language symbol, but it is also possesses many complex cultur</p><p> Role-play is an interactive activity which emphasizes the
49、combinati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volves students in some simulated scenes of daily life involving culture differences, such as interviewing, making an appointment on the phone, giv
50、ing a present, renting a flat, and so on. Role-play, as a form of language output, can reveal learner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expressing their ideas through the target language in practice. As a student-centered
51、 f</p><p> References</p><p> [1] Samovar, L. Porter, R. & Stefani. 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p><p>
52、 [2] Sapir, E. Language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1921</p><p> [3] Seelye, H. Teaching culture: Strategies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ors [M]. Skokie, IL: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1974</p><
53、p> [4] Seelye, H. Teaching Culture: Strategies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Lincolnwood,Ill.: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1984</p><p> [5] Stern, H.H.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54、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p><p> [6] Stern, H.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7</p><p>
55、; [7] Sweet, H. The Practical Study of Languages: A Guide for Teachers and Learners [M].London: Dent, 1899</p><p> [8] Tylor, E.B. Primitive Culture [M]. New York: Harper Torch books, 1958</p><p
56、> [9] Wardhaugh, R.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M].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2</p><p> [10] In J. C. Richards and R. Schmidt (Ed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C]. London: Longman, 198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學英語教學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yǎng).pdf
- 中職商務(wù)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pdf
- 小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 英語教學應(yīng)重視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
- 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pdf
-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pdf
- 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研究.pdf
- 論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pdf
- 高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pdf
-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pdf
-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思考
- 中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pdf
-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研究.pdf
- 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與滲透
- 商務(wù)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pdf
- 中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pdf
- 英語教學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 高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策略研究.pdf
- 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pdf
-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習得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