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個世紀之前人們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桿狀病毒能夠誘導它們的鱗翅目昆蟲宿主產(chǎn)生異?;钴S的行為。家蠶作為一種典型的鱗翅目昆蟲,在受到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感染后,同樣會出現(xiàn)行為活性增強(enchanced locomotor activity)的現(xiàn)象。關于這其中的分子機制,已有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家蠶桿狀病毒本身,并鑒定到引起家蠶行為異常的桿狀病毒的具體基因,但家蠶自身在分子水平
2、上發(fā)生的變化卻未有報道。基于腦是行為控制中心這一理論,我們首先利用shotgun技術對家蠶腦總蛋白進行鑒定,以了解家蠶腦的蛋白質組成,并對于行為調控相關的蛋白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然后我們對BmNPV感染家蠶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進程以及BmNPV感染后家蠶腦進行了組織和神經(jīng)病理學分析,并進一步利用RNA-Seq技術比較了BmNPV感染前后家蠶腦的轉錄組圖譜,以揭示病毒感染對腦組織轉錄水平上的影響。最后,基于血清素受體調控行為的相關研究,我們從得到的差
3、異基因中選取了家蠶血清素受體基因Bm5-HT4R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它與家蠶運動行為活性的相關性。研究結果如下:
1、利用shotgun技術在家蠶腦中共鑒定到2,210種蛋白質,通過GO和KEGG分析,獲得了與多種行為(運動行為、繁殖行為以及學習行為等)調控和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和功能調控相關的蛋白質。
2、闡明了BmNPV感染家蠶腦組織的具體進程,病毒在感染后的48 h-120 h逐漸從腦周邊入侵至腦內部,最后布滿整個
4、腦組織,BmNPV感染導致家蠶腦中央復合體處的組織形態(tài)以及神經(jīng)形態(tài)出現(xiàn)病變。
3、轉錄組分析表明,與未感染家蠶相比,BmNPV感染的家蠶腦中共獲得742個差異表達基因,包括218個上調基因和524個下調基因。通過GO、KEGG以及COG分析,分別有499、117和144個差異表達基因可以進行GO、KEGGpathway以及COG功能分類。從這些差異基因的功能類別以及信號途徑類別中進行篩選,主要分析了參與家蠶生物鐘節(jié)律、突觸傳遞
5、以及血清素信號途徑的差異基因。這些差異基因在BmNPV感染的家蠶腦中都呈現(xiàn)表達量下調的趨勢,根據(jù)以前的研究報道它們參與調控多種行為模式,因此我們推測它們對于家蠶的運動行為活性也起重要的調控作用,并且參與調控BmNPV誘導家蠶出現(xiàn)運動行為活性增強這一現(xiàn)象。
4、對家蠶血清素受體Bm5-HT4R的研究表明,該受體蛋白含有七個跨膜域,與哺乳動物中已知的5-HT4受體蛋白具有很高的序列同源性,主要分布在家蠶腦組織中,在血淋巴、腹神經(jīng)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蠶桿狀病毒IAP蛋白功能的研究.pdf
- 家蠶幼蟲中腸蛋白質組學分析.pdf
- 家蠶抗核型多角體病毒相關蛋白及雌雄差異蛋白質組學分析.pdf
- 昆蟲桿狀病毒液化家蠶宿主組織的機制研究.pdf
- RNAi技術抑制家蠶桿狀病毒增殖研究.pdf
- 家蠶桿狀病毒vp80,Bm21及家蠶SUMO基因研究.pdf
- 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與家蠶抗病毒相關的蛋白質組分析.pdf
- 家蠶后部絲腺蛋白質組研究.pdf
- 感染濃核病毒的家蠶中腸差異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家蠶蛋白質組表達譜分析及基因組注釋.pdf
- 家蠶蛋白質基因組學分析及新品種比較試驗.pdf
- 家蠶HN1L蛋白在桿狀病毒侵染過程中調控機制的研究.pdf
- BmAGO3的表達研究及新型家蠶桿狀病毒的構建.pdf
- 家蠶桿狀病毒bm64基因功能研究.pdf
- 家蠶桿狀病毒ie0基因功能的研究.pdf
- 家蠶桿狀病毒表達的hGM-CSF的純化及糖基化分析.pdf
- 家蠶血液糖蛋白質組及溫度應激反應研究.pdf
- 重組家蠶桿狀病毒表達魚類生長激素基因.pdf
- 家蠶卵蛋白質組技術平臺的優(yōu)化及有性與孤雌生殖的比較蛋白質組研究.pdf
- 家蠶羽化變態(tài)時期血液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